李超杰
克拉玛依市陪伴教育 834000
摘要:物理学科对于我国科技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性的影响,因此在我国的教育工作当中,物理教学工作备受重视。然而物理学科也是一门学习难度较大的学科,并不是所有学生在进行物理学习的时候,都能够稳步掌握知识,并且迅速跟进教师的课程进度的。相反的,有很多学生常常会在物理学习的过程当中,由于受到各种原因的局限,导致学生的物理成绩掉队,最终仍为物理学困生。基于此本文立足于高二年级的物理学困生辅导策略探索,探究如何进一步提高高二物理学困生的物理成绩。
关键词:高二;物理;学困生;辅导
物理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必须要致力于提升全班学生的综合物理成绩,因此教师才需要去注重弥补学困生的短板,以此来促进全班学生综合物理学习水平的提升。接下来本文将从高二物理学困生形成的主要原因追溯,以及如何进一步提高高二物理学困生的物理成绩,这两个方面分别展开探索。
一、高二物理学困生的主要形成原因分析
首先,高二阶段的物理学习内容难度陡增,相较于高一阶段又有了一个较高层次的提升,所以很多学生在进入高二阶段的物理学习过程时,都会有一个较长的适应期。有些学生由于物理能力较为薄弱,所以他们在这个较长的适应期当中就逐渐落后,最终沦为了物理学困生。第二,物理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物理成绩也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比如说,如果物理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当中,总是采取强制性的知识灌输方式,或者是实施精英化的教学模式,这些都非常不利于物理学困生综合成绩的提高。除此之外学生自身对于物理学科的态度和看法,也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物理成绩提升。比如说,有的学生认为物理是一门较难的学科,因此他们在进行物理学习的时候,常常背负着较大的心理压力。这种畏难情绪对于物理学困生来讲是最为致命的,明明一些非常简单的物理问题,只需要学生能够破除自我的内心壁垒,就能够对这些物流问题进行合理的解决。但是一些学生偏偏不能破除这种心理层面的障碍,所以导致了物理成绩一降再降。还有的学生,自身对于物理学习的态度非常松懈,并不认为物理学习影响到自己的总体成绩,甚至在物理学习的过程当中,常常存在走马观花,心不在焉的不良情况。久而久之,这些学生的物理成绩就会掉队,成绩一旦掉,对学生的学习信心又会受到进一步的磋商,最终学生就陷入了这样的恶性循环当中。以上提到的这些都是高二阶段物理学困生形成的主要原因,下面本文将针对这些主要原因开展物理学科学困生的辅导策略探索。
二、如何进行高二物理学困生的有效辅导
(一)注重增强对于学生的心理压力疏导
高二学困生在物理学习的过程当中往往面临着非常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一方面是学生自身物理成绩久久难以提高,导致了学生具备非常大的压力。另一方面,学生自身常常会认为物理学科的学习非常困难,所以在学习过程当中总是受到畏难情绪的影响。所以说物理教师要想实现对高二物理学困生的有效辅导,那么就必须要破除学生这种不良的心理压力,帮助学生去进行心理压力的疏导。在这一方面,物理教师可以采取合作学习的模式,即将那些物理成绩较差的学生组合成了一个小组,由物理教师对这个小组的学生进行集中的辅导。比如说,物理教师发现这一个小组当中,学生物理成绩差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他们的物理基础较为薄弱。那么教师就可以将这一个小组的学生单独提炼出来,利用课余时间或者是自习时间对他们进行物理基础的二次夯实。同时在物理教师引导这些学困生的过程当中,也需要去对他们进行大力的鼓励和表扬。久而久之,学生自己也能感受到物理基础逐渐提升,物理学习的信心也将进一步提高。甩掉了心理层面的包袱,才能真正帮助学生去进行高效的物理学习。并且由教师对这些学生进行单独的辅导,也有利于构建良性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进一步破除与教师之间的隔阂,善于向教师提问。
(二)采用竞争激励的方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物理能力
学生在物理学习的过程当中,同样需要一定的成就感和获得感,这样学生才能够逐渐坚定物理学习的信心。因此教师在针对物理学困生进行辅导的时候,同样要注重合理运用竞争激励的形式,进一步增强学生物理学习的成就感和获得感。比如说,针对学困生物理小组内部的成员,物理教师就可以出台竞争学习的机制。将学生每一次的物理考试成绩进行汇总,那些物理成绩提高较快的学困生,就能够获得教师相应的奖励。通过这样的方式,物理学困生之间也能够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在这种良性竞争的引导之下,学生也将会更加投入物理学习,寻找各种各样的办法来进行自我物理能力的提升。
结语:总而言之,在针对高二物理学困生进行辅导的时候,一定要注重对他们心理压力的疏导,这样才能够确保学生在相对松弛的心态下进行物理学习,进一步提升物理学习的效率。除此之外教师还要适当采用竞争激励的方式,让学困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获得更多的成就感,以此来促进学生进行持续性的物理学习。参考文献:
[1]李少君. 基于高二现象的高中物理教学探讨[J].科技信息,2013(02):364.
[2]王晓红.浅谈高中物理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4(0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