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乾江
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团结小学 611830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作业是不可或缺的。如果数学作业设计的不合理,不仅不能帮助学生,还会降低他们学习的效率。因此,教师应该重视数学作业的设计,不断优化数学作业的设计,以此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本文主要针对优化作业设计提高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进行具体说明。
关键词:作业设计;小学数学;有效性
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贯彻落实,小学数学教育有了很大的变化,也产生了许多新型的教学模式和教育理念,课堂的教学效率也有了显著的提升。但是在数学作业的设计方面教师仍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因为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通常会采用题海战术,对于设计作业并不熟悉,这样难以保证数学作业的有效性。
一、设计趣味性作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过去的数学教学中,教师通常使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不能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而且会让他们产生压力,只能被动学习。而且小学生的性格特点是爱玩、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所以,我们应该在设计作业时加入趣味性的内容,以此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参与度,让他们在玩乐中学习,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例如,教师在教授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乘法》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设计作业时加入趣味性的内容,以此提高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我们可以在作业中设计不同的场景,从而激发他们的解题兴趣。比如,小明和妈妈去文具店买笔和本,一个本子5元钱,一支笔2元钱,小明需要3个本子和4支笔,那么小明买本子花了多少钱,买笔花了多少钱?教师还可以让家长配合,在家中实景演出,对学生售卖笔和本,通过趣味游戏的方式让他们掌握乘法。这种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而且可以缓解他们的压力,提高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将学习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学会将数学知识灵活运用,在实际问题中锻炼他们的各项能力[1]。
二、设计对比性作业,提高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在小学教育中,小学生因为年龄的原因能力和思维的发展都比较局限,学生在学习时很容易出现遗忘或记混的现象,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该加入对比性的内容,这样他们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也能巩固旧知识,利用归纳、分析、比较的方式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起来,这样他们会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通过反复的练习强化他们的记忆。例如,教师在教授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圆柱与圆锥》这一课时,学生需要掌握圆柱和圆锥的面积公式、体积公式,在此之前,学生需要先回忆出圆的周长公式、面积公式以及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这样才能学习本节课的知识。而且在练习的过程中,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该求圆柱的表面积,什么时候该求圆柱的体积等等,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设计出对比性的作业,让他们学会区分问题。
我们可以在设计问题时先问圆的面积是多少,之后给出高,再问圆锥和圆柱的体积是多少。这样不仅可以巩固课堂的知识,而且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2]。
三、设计层次性作业,提高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每个同学的生长环境、理解能力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他们的数学基础和掌握情况也有所不同,教师如果使用过去的作业形式不会带来很好的效果,一些同学会因为作业简单而不用心,一些同学会因为作业困难而放弃,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在设计作业时采取分层的方式,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布置适合他们的作业,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让他们在作业中得到锻炼,这样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该学会因材施教,设计出不同的作业方案,我们可以将学生分为三个等级,根据不同等级的同学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让每名同学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有所进步,这样才能提高他们的整体水平。每隔一段时间,教师都应该对他们进行新的评估,这样才能更加准确地掌握他们的学习情况,从而调整他们的等级,及时修改作业方案。
四、设计探究性作业,开发学生的思维
教师设计作业的目的不仅是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因此,教师应该在设计作业时加入探究性的内容,让学生学会研究与分析。我们在设计作业时不能单单依靠教材中的内容,应该进行拓展和延伸,我们可以在网络中寻找有探究意义的数学题型,为学生设计开放性的作业,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例如,教师在教授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不熟悉的图形,让他们自己思考如何用已知的公式计算该图形的面积,比如直角梯形,一些同学将直角梯形分成了两部分,一个长方形和一个三角形,分别求面积,之后将长方形面积与三角形面积求和得出直角梯形的面积。一些同学认为直角梯形是长方形减去三角形,不论用哪种方法都是学生的一种思维方式,教师可以在设计作业时多出一些不规则图形,让他们进行分解与计算,这样可以有效开发他们的思维,让他们学会创新,找到自己的解题思维[3]。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应该不断优化小学数学的作业设计,提高作业对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教师应该对作业设计有明确的认知,我们应该提高数学作业的趣味性,激发他们的兴趣。在班级中分层次布置作业,让学生有针对性的练习。教师还应该提高作业的探究性和对比性,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只有提高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学生才能更好的练习。
参考文献
[1]王爱娥.谈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问题与策略[J].学周刊,2019(29):35.
[2]严勤芳.精心设计作业,提高数学练习的有效性[J].小学教学研究,2019(25):86-87.
[3]姚亚琼. 浅谈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研究[C].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