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浅谈

发表时间:2021/4/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1月第2期   作者:彭鹏
[导读] 在新课改教育理念的引导下,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讲解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将德育教育渗透到课堂中,
        彭鹏
        广西南宁市明秀东路小学 530000
        摘要:在新课改教育理念的引导下,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讲解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将德育教育渗透到课堂中,促使学生高效掌握知识的同时综合能力不断增强,为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打基础。在本篇文章中,笔者将站在小学班主任和语文教师双重身份中阐述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
        关键词:小学;教学;德育;渗透策略
        在新形式下,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也成为辅助教育的一种新风向,教师们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也随之升高。小学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性较强的学科,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因此教师们十分关注语文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渗透使得语文教师开始重视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并在基础知识传授过程中进行合理地德育教育,促使学生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的同时完成或者实现教学目标。
        一、通过阅读潜移默化渗透德育内容
        语文教材所涉及到的内容较为广泛,蕴含的思想情感非常丰富,在阅读材料中其实也包含了很多的蕴含着大量德育内容的知识点,因此教师可以将此作为一种教育资源,以此促使学生的德育水平随着知识的学习不断提升。为此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挖掘课本中的一些德育素材,在进行课文教学时要能够利用课文对学生的心灵进行启发,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能够接受道德的洗礼。而这种教学绝对不是将德育思想和课文进行生搬硬套,而是要达到一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教师在让学生阅读前可以让学生先进行思考和感知,然后进行阅读技巧的指导,让学生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去阅读,让学生真切体会到文章想要表达的情感。例如,学习《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时,我们需要让学生通过阅读体会到文章中所凸显出了五壮士的英勇壮举和奉献谨慎,这种直接的情感体验和情绪感受,对学生品格的内化有重要意义。
        二、通过写作改变思维
        写作对于学生并不陌生,不仅是知识的一种检验,还是能力的一种突破方式,写作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思维的改变也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此外,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通过写作的方式将德育渗透到写作中,促使学生在练笔的同时形成一定的优良品质。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引导学生在书写祖国大好河山时感悟到中国共产党带领我们一路向前的大无畏精神,还可以再引导学生记录生活中的一件小事的过程中感受到故事主人翁身上的优良品格,同时也可以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让学生自主感知大自然,让学生将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表达出来。于此同时,教师还可通过布置日记作业的方法,让学生能够把自己的真实想法一一记录下来,这一点正体现了做人求真的理念。同时很多学生在日记中曾对丑恶的现象进行扦击,对于一些真善美则进行赞扬,通过写日记的方式对自身也无形中进行了德育教育。所以教师要学会使用写作来帮助学生改变他们的固有思维,进行有效的自我教育。


        三、通过文字渗透德育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不明白教师为什么在带领自己解读文章时抠字眼,在他们心目中,抠字眼的过程中自己可以阅读更多的文章,学习更多的知识点。殊不知,文字是促进学生高效理解文章的重要形式,一字可以多音,也可以多意,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解释。学生在学习文字、词语乃至段落的过程中可以将其中包含的德育内容也渗透其中,以此提升他们的分析和理解能力。以《开国大典》一课为例,首先,由教师可以通过国歌和视频的方式导入课堂,促使学生对新中国的成立这一伟大历史时刻感兴趣,并鼓励学生阅读文章,促使在字里行间感悟到开国大典前后人们心情的变化。在讲解文章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通过字、词、句的分析,促使学生把握文章大意,并在学习过程中增强爱国热情。
        四、通过表达述说想法
        语文本身就是一个增强学生交流和沟通的有效工具。想要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地渗透德育教育,就需要教师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表达,进而增强对学生的了解,对于学生一些不正确的理念可以进行及时的纠正。这种方式可以借助于语文教学中的口语交际课来实现。口语交际课是教师借助于一个话题让学生进行交流并且从中获得启发的课程。在该课程中也会涉及到一些德育的内容。例如,口语交际课中“演讲”活动的开展,不仅有利于学生表达能力和思维水平等快速提升,还有利于学生从演讲的话题中找到一些情感共鸣,对其未来性格的养成以及品德的培养具有深远的意义。
        五、通过活动身体力行
        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一些德育思想,教师应组织学生多进行一些实践活动。比如语文教材中涉及了辩论赛的内容,教师可以借助于一个社会的公德话题让学生进行辩论,或是可以让学生就某个社会热点话题进行演讲比赛。也可以组织学生进入社区体验志愿者等活动实践。通过活动实践让学生去体会德育思想,做到身体力行,学生的感受会更加强烈。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教师们除了要促使学生学好基础语文知识以外,还可以结合学生学习现状采取合适的方法渗透德育,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的基础知识学习过程中德育水平快速提升和发展,同时为其未来的成长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梅. 德育无处不在——从生活中挖掘德育资源[J]. 学周刊, 2016.
        [2]石雪琴. 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 2017(7).
        [3]鲍炳章.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J]. 新课程(小学), 2012, 000(002):57-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