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学生计算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1/4/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1月第2期   作者:赵迪晖
[导读] 小学是义务教育的基础环节,学生在各个学科学习探究的过程中,有效获取课程知识
        赵迪晖
        宁波国家高新区实验学校 315000
        摘要:小学是义务教育的基础环节,学生在各个学科学习探究的过程中,有效获取课程知识,能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知识网络,给未来的学习发展奠定良好条件。现如今核心素养培养工作要求逐渐增多,小学数学教师推进课程教学活动面临不小的压力。计算核心素养培养是基础,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诉求,将完善的课程教学体系构建,为学生的发展进步创造有利条件。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核心素养
        引言:计算是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重点,是教师优化课程教学策略的突破口。在低年级小学生教育教学指导期间,要优化课程教学策略,明确学生计算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点,优化课程教学策略,为小学生的发展进步奠定基础。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反思以往的教学经验,探索有效培养学生计算核心素养的途径,优化小学数学课堂。
        一、小学低年级学生培养计算核心素养的价值
        核心素养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涉及训练、实践等诸多方面,学生有道德修养、创新实践能力发展的机会,必然要在各个学科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经验。培养小学生的计算核心素养,是小学数学教师的基础工作,不仅对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有积极作用,也能给小学生强化知识学习能力创造条件[1]。因此教师要围绕学生的数学学习发展能力所需,在强化学生思想认知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学生的计算核心能力。教师给学生提供学习思路,帮助学生创新学习思想,以计算能力发展为基础,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学习兴趣明显增强,有效完成数学课程学习目标。
        二、小学低年级学生计算核心素养发展策略
        (一)实现个性化教学,发展学生兴趣
        现如今小学数学课程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要求逐渐增多,教师要调整课程教学策略,解决传统课程教学期间的各类问题。培养学生的计算核心素养是一个新思路,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提升学生的课程学习专注度。使得小学生在计算期间掌握有效地学习思路,必然能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经过深入性地沟通交流以及互动,教师更能明确核心素养培养的要素,有效调整课程教学策略[2]。
        小学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计算核心素养期间,要应用个性化教学方案。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学习基础,但是在题型复杂的数学知识分析期间,个人的信息获取能力有限。所以教师在实践教学阶段,可以应用比较简单的知识,帮助学生强化课程学习兴趣,体会计算带来的快乐。加法交换结合的计算题如“578+142+23+77”这一题目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578+142”后计算“23+77”让学生分析这种计算方法的优势,通过整数相加的途径降低自己的解题出错率。换一种思路解析数学问题,能够帮助学生发展学习兴趣,为学生提升计算核心素养奠定基础。
        (二)优化教学策略,做好学生监督管理
        小学数学教师在实践教学阶段,注重学生的监督管理极其必要。

确定教学战略方针,改进课程教学方法,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低年级小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期间,会有一些比较明显的解题错误,教师教学可以将这方面的内容视为重点,优化教学监督管理环节,在空余时间给学生提供优化学习过程的有效途径[3]。在课堂学习与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合作互动的环节,帮助学生确立学习思想,在实践中确定发展思路。学生彼此之间加强互动交流,能更好地理解课程知识,这个过程离不开教师的有效监督,因为小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管理能力十分有限,很难专注于课程学习过程。教师确立计算核心素养培养要求,给低年级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意见,而不过分干涉学生的数学知识探究行为,保障课程教学的有效性、针对性。
        三位数乘两位数相关题目解析,如“108*25”教师在空闲时间,可以与学生一起探讨学习策略。这种题型会出现在学生的课后作业之中,此时教师加强监督管理,要求学生按照步骤做解答题目,帮助学生以此为基础,优化学习策略,系统性的探究数学知识,就能实现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目的。
        (三)整合教学资源,拓宽教学渠道
        教师在开展课程教学活动期间,要实现优秀教学策略的应用。根据课程教学策略要求,将教师团队建设目标有效达成,提升教师自身的教学素养,有效把控各个教学环节。目前在核心素养培养期间,教师能够应用的实践经验或战略方针有限,教师整体的素养也有限,因此在课程教学期间教师往往会丧失主动权。
        教师整合应用数学课程教学资源,就需要以计算核心素养培养为基础,改善课程教学的整体素质,有更好的专业基础去应对课程教学活动。教师应用课程教学策略期间,可以将不同难度的计算题罗列出来,给学生设置一个闯关项目,在其中找出更适合发展学生计算核心素养的线路,使得学生解析数学题目的过程中,能掌握更多的主动权。此时学校教育专业性提升,低年级学生的计算核心素养按计划进行,教师在过程中也能有效发展自我的专业实力。
        三、结束语: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基础阶段,教师在实践教学期间,要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帮助学生有效掌握课程基础知识,从计算核心素养培养开始较为普遍。在数学课程教学期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分配学生更加适宜的计算题目,帮助小学低年级学生逐步突破课程学习要点,通过不断地创新实践以及改进优化,学生的计算能力不断提升,在未来的学习与实践期间,给学生提供更多地发展学习兴趣与爱好的机会,不断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卢坚晓.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低年级运算能力的培养策略[J].中国新通信,2020,v.22(10):206-206.
        [2]廖惊梅.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研究[J].速读(上旬),2019,000(006):216.
        [3]全明华.试析小学低年级数学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15):79-79.
作者简介:赵迪晖,1978年5月,男,汉族,籍贯浙江宁波,中级教师,小学数学教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