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群、徐礼峥
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 100010
摘要:新型疫情的悄然而至,让每一个人的生命安全都有所危及。2020年2月初,教育部提出“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的号召,线上教学成为顺应时代、顺应形势的教学方式,对于我们小学体育教学,如何让学生居家也获得体能的增强,提升身体免疫力,值得探索。本文结合小学体育教学实践,对疫情下的线上体育教学的有效性的问题谈几点思考。
关键词:小学体育;?疫情;?线上教学;?有效性;?策略;
体育教学的目的是全面锻炼身体,促进正常的生长发育。在疫情下,促进孩子们的生长发育,提高学生的身体免疫力,让学生获得抵御这场疾病的身体,更见其必要性,凸显重要性。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人们措手不及,“停课”、“停工”等的背景下,教育部提出“线上教学”的号召,号召“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在这个局势下,小学体育更应积极响应,积极探讨线上教学的有效途径,为线上教学增加趣味性,让学生居家也自主训练,发展技能,提升身体素质。
一、小学体育教学网课实施情况和效果。
疫情的影响使得学校开学时间延长,为了保障学生在停课期间居家能够正常学习、锻炼,增强身体免疫力,采取因材施教、因势利导的模式,依托各学校微信工作群和班级家长微信群等,积极开展“家庭体育课堂”学习模式,提倡自主学习,做到“停课不停学”、防疫学习两不误。一方面,开设体育网课,既可以完成教学任务,还可以督促学生宅家期间进行适度锻炼,保持身体健康。另一方面,通过简单易行、生动有趣的体育网课,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坚持体育锻炼的锻炼目标。
但由于体育教学的特殊性和现实情况的制约,体育网课存在着一些“硬伤”。在上网课初期,家长反馈一些跳跃类的项目对邻居有影响,随即根据家长意见调整了课程内容。在学校上体育课,往往会以跑、跳、投等教学内容为主,但是上体育网课期间这样的内容就要尽量避免,因为跑、跳等动作会打扰其他居民。因而只能选择一些动作幅度小、在小空间、床上或者垫子上就能进行的技巧、体操等运动教给学生们。并且隔着屏幕,老师看不到学生的动作完成情况,特别担心学生因动作不正确发生损伤,如此体育网课教学逐渐成为形式化的锻炼,影响小学生体育健康发展。
二、线上体育课教学的有效手段
1、从问题入手,严格线上教学管理
疫情下的线上教学的开展和落实,由于小学生文化课的课业负担重,作业多,又由于孩子们爱玩、禁不住网络游戏的诱惑,而放弃了室外活动,不能按照计划和要求锻炼,家长于是采取放弃的态度等。基于这些问题,应强化线上教学的行为约束,根据不同的问题,采用积极有效的方法,让线上教学有效开展,让孩子们居家不忘锻炼,强化强身健体的意识,让锻炼成为一件乐事。并且为了更好地监管学生居家自主锻炼的意识,可以通过定期定时打卡、微视频录制、照片分享等形式了解学术的体育网课效果,如此形成宅家自主锻炼的氛围。
2、从趣味着手,激活线上教学氛围
疫情蔓延、不断升温的情境下,多数家长和小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停课不停学”的效果不尽人意,尤其是体育线上教学,由于小学生的种种原因,缺乏自主锻炼的习惯。这就要求体育线上教学,应融入趣味性、竞技性、愉悦性,激活体育线上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自主锻炼意识,让学生疫情下不停体育锻炼,体育锻炼形成习惯。
此外,由于小学生缺乏自主锻炼意识,而疫情下居家的体育锻炼,需要家长的配合和参与。为此,笔者也经常性组织“亲子”活动以及“大手拉小手”室内活动,让家长承担起监督孩子锻炼的角色,并与孩子们一起积极参与体育项目的练习,增强疫情期间的体育教学的实效性,也让体育线上教学更科学更合理。
为了激发家长和学生体育锻炼的主动性,笔者将搜集到的家长、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以归纳和整理,分门别类给以回答,制作为微视频,发送到班级群,与大家分享和交流,并将家长录制的亲子活动的视频,进行剪辑和编辑,加上教师的评价等制作为微课、微视频,推动到线上教学的平台,让家长和学校结合微课,开展辅助教学,增强学生体质。
3、从丰富资源入手,提升线上教学效度
疫情下的体育教学,除了任课教师录制视频进行线上教学、融入趣味性活动之外,教师还应借助于丰富的网络资源,让学生了解体育精神,掌握健康知识,发展体育技能,从而提升线上教学的有效性。
如疫情期间,笔者推荐学生一些名师名优课,让学生观看,如推荐给学生《北京体育教研》、《教视网》,推荐学生《小学体育名师工作室优秀课例示范教学实录》等,这些微视频、微课的观看,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在的年级选择相应的视频进行针对性地观看,从而发展体育文化,掌握体育技能。如《小学体育名师工作室优秀课例示范教学实录》中,仅仅对于“篮球”的教学,笔者为学生选择针对性的课例进行,如要求四年级学生观看《篮球原地运球》以及《篮球行进间直线运球》五年级的学生观看《三门球的传与接》、六年级学生观看《篮球行进间运球》等课例的视频,通过这些微课的观看,置身于情境中,感觉老师在授课一样,边看边思、边看边“做”,篮球的传球与运球,通过课例的观看和分析,而掌握了技能,发展了体育素养。
此外,笔者在疫情下,也制作微视频、微课等,发布到网站或者学习软件上,并将链接发给学生,让学生线上学习相关的知识。如笔者在制作微课时,分为三大块,主要包括:(1)体育锻炼的技巧,以视频的方式展示;(2)体育知识的微视频、微课,以体育健康知识为主;(3)体育精神,以韦伯、乔丹、姚明、泰森等的事迹为主。这些微课、微视频的制作和利用,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获得精神养料,促学生全面发展,让线上的体育学习、体育锻炼落到实处。
总之,线上教学是疫情下的主要教学形式,突破了空间限制,师生间无时差对接,但是,全民居家防护、场地受限的条件下,体育线上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是我们面临的新问题。作为一线的体育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摸索、探讨、改进,发挥线上教学的优势,不仅在疫情下推动体育走向高效,也可以推广到以后的寒暑假、双休日等,让学生体育锻炼成为习惯,促进学生体育素养的发展,促进教师体育教学能力的提升,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宏彬.网络多媒体技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与思考[J].小学教学研究,2019(12):70-72
[2]俞国滨.“微时代”下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策略[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20(Z1):68-70
[3]李俊.新时期小学体育翻转教学的实施对策[J].当代体育科技,2018,8(06):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