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美术课堂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发表时间:2021/4/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1月第2期   作者:张馨明月
[导读] 科学技术呈现突飞猛进的发展趋势,与教育教学改革紧密的结合起来,促使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得以真正的提升
        张馨 明月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2018级  重庆  400700
        摘要:科学技术呈现突飞猛进的发展趋势,与教育教学改革紧密的结合起来,促使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得以真正的提升。作为小学美术专业的学生,要根据自己所接受到的理论知识,全面研究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的方式,并对此种教学策略进行综合性的考察,形成强大的吸引力,完善课堂教学的体系,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课程的开发和探索,增强课堂教学本身的独特魅力,让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从而全面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小学美术  课堂  信息技术  整合
        新时期下科技革命的变革速度之快,为整体课堂教学的全面开展打开一个新的空间,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之间的融合速度之快,为学生探索和寻找课堂教学内容,提供广阔的路径。对于目前的小学美术课程来说,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在运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并没有真正体现课程的时代特色,导致知识的写手和掌握尤为艰难,学生在自主创作的过程中举步维艰,影响整体素质体和能力的提升。面对这种情况,积极的探索和更新教学方法,实现小学美术课堂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尤为必要。在实际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实践中,运用不同的策略和手段,探索现代化技术的运用方式,激发学生探索美术课程的热情,以不断的改进课堂教学环境,成为当务之急。下面,就以小学美术课堂为例,就运用信息技术的教育价值以及有效策略,进行如下分析:
        一、小学美术课堂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积极意义和价值
        当下科学技术不断创新先进教学思想,这一灵活的运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越来越密切,为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发展提供广阔的方向。从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实践入手,积极的研究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方法和策略,能够搭建广阔的平台,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保障。在此过程中,我们发现,小学美术课堂与信息技术整合,所产生的教育教学优势特别的明显,最大化的激发学生潜在的创作动力,无限制的输送丰富的信息,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促使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得以真正的提升。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课堂整合的积极影响表现在:
        (一)有助于创设广阔的交流平台
        师生互动交流,是课堂教学改革深入的重要形式,也是积极探索有效教学资源的重要路径,而想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需要运用信息技术搭建与学生交流的平台,让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实际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实践中,运用信息技术,能够与学生携手共同解析作品的内涵,通过主动交流和探索分析作品的真谛,并挖掘其中丰富的情感,为学生的自由创作打开空间。
        (二)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美术综合素质
为了帮助学生更全面的掌握美术知识的内涵,理解和提取对自己有意义的内容,熟练的进行绘画,更需要通过信息技术来实现。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为了引导学生学好美术课程,需要通过信息技术构建强大的知识脉络,加强课内外实践的联系,把丰富的教材资源与学生所需要的材料进行有机的结合,开发学生的创作能力,让学生的思考水平得以全面的增加,从而为学生美术综合素质的提升创造条件。
        二、小学美术课堂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具体方法和策略
        课堂教学的形式在不断的更新信息技术的整合力度不断的加大,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和水平也在不断的提升。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实践需要通过信息技术的力量,切实有效的改善教学环境,通过智能化的系统引领学生进行课程的深度探索,把学生带入到积极宽松的学习环境中,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参与的能力,让学生的美术思维得以全面的发展,真正找到与学生学习有关的具体策略和方法,从而不断的延伸课程资源,顺利的达成素质教育的目标。
        (一)灵巧的运用信息技术,发展学生的美术素养
传统的小学美术课堂中,单一的方式,对于学生来说几乎没有什么吸引力,而学生的美术思维也受到严重的限制,课堂教学的形式枯燥乏味,不能形成高效的教学体制,导致整体的课堂教学效果受到影响。在这样的状况下,运用信息技术探索有效的内容,挖掘教材中的内涵,并对美术作品进行适当的加工和改造,添加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能够自主的进行选择,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以形象生动的方式提供精彩的内容,顺利的实现学生美术素养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比如在进行《春天的色彩》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一段《春天在哪里》的歌曲视频,然后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观看春天优美的景色,潜移默化地调动学生内心强烈的探索欲望,让学生形象地描述出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和体会,接着运用各种各样的颜色进行春天的描绘。这样以来,就能让学生真正把握春天的韵味,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展学生的审美视野,发展学生的美术素养。
        (二)巧妙的利用信息技术,激活学生的想象思维
        信息技术拥有强大的音频和视频效果,能够带给学生无限的想象,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动态发展之中。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实践中,运用信息技术实现话音的密切结合,能够完美的展现教材知识,把静止的内容变得充满活力和生机,通过有效的教学契机,加强学生美术思维的发展,不断的改进学生的创作方法,激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生动的画面下自主的发挥,从而展现每个学生的独特优势。比如在进行《让美术动起来》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组织教学创新,形象的呈现课程内容,向学生们展示一些不同色彩对比度下相同的图片,同时,还为不同的画面效果加入不同的背景音乐。学生们通过画面和音乐的有机结合,能够很快感觉到,色彩对比弱的画面,背景音乐也比较舒缓,给人一种平静舒适的感觉,指导学生在美术创作中表达自己的情感,丰富和刺激学生的美术想象力,能够激发学生的美术创造能力,从而创作出色彩跳跃的作品。
        (三)灵活的借助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美术水平
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正处于不断的发展之中,富有生命力和新鲜感教学手段,更能刺激他们的感觉,逐渐消除他们的抵触情绪,以促使他们更加积极的投入到课程的开发之中。对于小学美术可能来说,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与学生的心理进行有机的结合,重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形象的讲解课程内容,让学生的学习意识更为强烈,相应的美术创作的能力和水平也会得到明显的提升。例如在讲解动物世界时,老师可以提供几个动物进行绘画的选择,如狮子、老虎、熊猫,然后运用信息技术播放与之相关的视频,并形象的展现他们的生活纪录片,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熟悉自己所喜欢的动物,加强对动物的了解。与此同时可以让学生对其所画的小动物进行填色,培养学生的色彩感觉,增加学生的创造力。另外,还可以在绘画过程中,进行趣味性的游戏,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引导学生进行分组比赛,看看哪组学生组画的小动物最多,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合作能力,以促使整体小学美术创新水平的不断提升。?
总的来说,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课堂的整合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能够深深的刺激学生的感觉和视觉,更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的想象力得以全面的发展,让学生真正喜欢上美术课堂。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实践中要意识到与信息技术整合的重要性,并通过以上教学方法,不断的拓展学生学习美术的空间,加强对课程的探索和更新,开阔学生学习美术的眼界,让学生身心愉悦的掌握美术课程,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从而推动小学美术课堂进入到一个新的教学境界。
参考文献:?
[1]王茂山.关于小学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学科深度融合的思考[J].学周刊,2019(10):156?
[2]欧阳帆.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信息记录材料,2019(09):168-169.?
[3]宋长波.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美术教学[J].学周刊,2019(28):164-1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