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背景下初中美术高效课堂的构建探究

发表时间:2021/4/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1月第2期   作者:林鑫
[导读] 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创新观念,更是要将理论实践相结合
        林鑫
        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克州阿克陶镇学校 835000
        摘要: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创新观念,更是要将理论实践相结合,在立德树人背景下,打造高效课堂。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还要培养正确的三观,让情感教育融入到美术课堂中,在绘画的过程中体会到不同的生命背景,在不同的背景下,体会复杂的情感融入,美术教育对学生思想情感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立德树人背景下;初中美术;高效课堂;构建探究
        引言:立德树人作为初中的教育的任务,不仅培养学生道德素养,在美术课堂的教学中,也是一种艺术形式的体现。作为教师,要探索出一套合理的教学方案,让道德素养与美术专业知识有效融合,提升艺术审美,做一个德智美全面发展的学生。
        一、立德树人背景下初中美术课堂存在的问题
        1.传统教学中教师过分追求知识的传授,却忽视了道德素养的融入,不能真正理解立德树人的教学观念,还有的教师过分追求形式化,导致教学课堂偏离学生实际情况,从而失去对美术学科的积极性,不利于教学。
        2.教材内容陈旧化,需要教师进行创新整改。随着时代的日新月异,艺术形式的东西都大放异彩,吸引着美术爱好者。而初中美术教材相对落后,不能与时俱进,教师要将原有的基础知识内容保留,在传授过程中,加入创新的形式,贴合现代潮流元素,实现内容形式的改革。
        3.教师不够重视立德树人的培养,加上综合素养不够,不能润物细无声地将道德素养融入专业知识中。美术本身就是特殊的艺术,加入道德素养就破坏了美感,这种错误的观念让道德素养被孤立对待,或者简单将立德树人推卸给家庭教育。立德树人背景下,初中美术课堂将道德素养融入课堂,将会给作品增加人性光芒,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1]。
        二、立德树人背景下如何构建初中美术高效课堂
1.注重课堂导入,培养合作性教学模式
    对于任何一门学科,课堂导入内容是否精彩,决定着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决定着课堂的效率,教师要将美术知识,通过学生生活中熟悉的内容导入德育。美术课堂要求教师对学生传授基本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协作能力。德育素养的导入是新教改在各学科的尝试,不仅可以让学生之间加强沟通交流,培养合作精神,针对问题进行深度探讨,从而达到高效课堂。
        教师在导入德育内容时,结合教材内容,比如学习 时,为学生提供一些比较经典的人物形象,介绍他们的故事,通过这些人身上的闪光点进行德育教育。


美术课堂还要注重对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组成小组的形式,每个人寻找身边或课外读物中感人的素材,将知识和立德树人有效结合,相互之间探讨、沟通合作,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团队协作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加强情感融入,培养学习的积极性
        在初中美术课中,融入德育教育不能是简单的说教,因为对叛逆期的初中生来说,太过简单直接的教育方式,让他们反感,不利于教学。课堂上首先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课堂学习气氛更浓郁,师生有效的互动,会让课堂教学效率更高[2]。
        教师除了加强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外,还要培养自身的德育素养。吸引学生爱上课堂的原因,还有教师自身魅力,学识学养,对世界的认知,以及沟通能力等,道德素养高的教师,能将专业教学知识与社会现象和做人做事有效融合,并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总结。比如,在学习人教版的《中国园林艺术》时,可以先让学生观看颐和园、苏州园林等代表性影片,发表看法各抒己见,并用专业的角度给与指点,通过视频引入爱国教育,课下让学生画一幅相关作品,融入自己的情感,通过多媒体的展示,让知识更生动化。
3.定期组织活动,开展相关艺术比赛
        初中学生对各项新事物充满着好奇,教师要定期组织活动,策划与道德素养相关的艺术展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精神文化素养。学校应每学期邀请学术专家走进校园,为大家展开创意性讲座,可以融入部分爱国素材的教育,或者让学生将自己最好的作品展示,通过专家点评,提升美术专业素养。
        教师要将课堂设计丰富多彩,可以将德育内容加入课堂活动中,如竞争评比、小游戏设置等,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可以让学生直接参与到活动的策划执行中,教师引导活动的主旨与德育统一,通过创意性表达诠释观点,对教材内容有更深的延伸和挖掘。在活动中,不能片面追求形式,要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加作品的趣味性和探索性。
        三、结束语
        兴趣能让坚持走得更远,所以教师在美术专业课中融入立德树人的理念时,要注意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不能造成学生的排斥心理,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制定出一套合理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这门学科的探索中。教师要经常分享名家的作品,带领学生一起鉴赏,通过对画家的生平、经历的剖析,学习画家身上优秀的品质,以及作品中对家乡、对生命和生活的热爱,让立德树人潜移默化影响到学生,让美术课堂更高效。
        参考文献
        [1]张倩.中学美术课堂高效探究[J].中国素质教育,2017.(8):87—88
        [2]胡一杰.立德树人背景下中学美术高效课堂的构建[J]中国美术,2016(11).68—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