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长贵
福建省宁德寿宁县第二中学 355501
摘要:笔者简要阐述闽东地区的乡土资源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作用,后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提出几点乡土资源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措施,希望借此文和业内展开有效交流,以促进中学美术教学水平得以共同提升。
关键词:闽东;乡土资源;中学美术
闽东是中国东南沿海休闲度假和生态旅游的胜地,素有“海上天湖,佛国仙都,百里画廊”之美誉。境内的民间传统工艺众多,各地均有,以竹编为最。据史书记载,上个世纪以来,古田县竹编编工精制,典雅美观,其花篮、花筐、提盒等曾被编入《福建工艺美术选集》;蕉城区马记竹枕是宁德三大传统竹艺品之一,其黑白蔑条拼织的吉祥字画图案,甚为典雅;寿宁县竹编做工精细,工艺精湛;屏南县竹编设计新颖,制作精细,色彩鲜艳。此外,霞浦县贝雕和软木画为旅游工艺品,制作精美,极具特色。故境内美术乡土资源优厚,足可在教学中广泛运用。
中学阶段美术教学中施以地方乡土资源对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及学生未来综合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影响,可以起到培养学生美术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自己家乡之情等的重要作用。
一、闽东乡土资源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作用
乡土资源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作用主要有:(1)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因乡土资源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可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进而起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学习兴趣。(2)弥补课程教育资源短缺。通过运用不同的乡土资源,可以让学生体会走出课堂、走进家乡的感受,可以将家乡自然景观、生态资源以及校园资源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从而弥补课本中教育资源的短缺与局限问题,有效充实美术课程内容,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3)促进民间艺术的弘扬与传承。在闽东乡土美术资源中,包含多种民间艺术、民间特色美术内容,教师通过运用乡土资源内容,让学生了解这类乡土民间艺术,可以起到弘扬与传承积极的促进作用[1]。
二、闽东乡土资源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措施
(一)借助闽东传统节日,组织特色教学活动
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很多民族、地域均具有自身的传统节日。如每年的清明节“扫墓”、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中元节“祭祖”等等节日活动都是很好的题材资源。闽东是全国畲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畲族人口占全国的40%,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日,畲族群众都会组织开展“畲族对歌”等系列活动。各类民间传统节日都是教师组织开展美术乡土特色教学活动的重要支撑。对此,美术教师就可以依据此题材活动收集、整合此类相关资料信息,并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进行展示,组织学生开展合作讨论交流,也可以让学生设计制作与展示“畲族服装服饰”等活动,进而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美术教学活动。
(二)利用闽东文物古迹,实施体验审美教学
教师可以以学生生活为主要切入点,可对学校以及周边的乡土美术资源进行全面考量,积极利用当地的文物古迹,对美术教学内容改良与创新,实施体验审美教学活动。
如在初中《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家乡的老牌坊》或高中《进入历史》、《各异的风土人情》等课时,可以融入闽东地区被号之为江南单体建筑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福鼎清代“翠郊古民居”的建筑元素,仅其木雕元素就有梁、柱、窗、门的人物、花卉、祥禽、瑞兽等,以及石刻元素、彩绘元素、楹联元素等,此外该建筑还有苏轼亲笔题字的笔简、清代宫灯等,这些元素均可以彰显民风民俗及历史文化。与此同时,闽东地区可利用的古代宗教建筑很多,如始建于唐代的古田县“临水宫”、福鼎市“资国寺”及始建于宋代的宁德市“支提寺”、寿宁县千年古刹“三峰禅寺”、福安市“种德禅寺”等,此外多地还有规模宏大的“尚书第”、“进士第”、“大夫第”等大型府第,以及粗犷雄伟的土楼、土堡,还有许多坐落在山坳林间的民间小舍,如霞浦县“半月里畲族古民居”等等古建筑元素。教师可以选择实地考察、多媒体展示或是借助VR设备展示等多种方式,也可以开展速写风景写生、写观后感、游记等,结合历史、语文、政治等多学科,体会古建筑的造型结构美的同时培养学生鉴赏、文学能力、道德情操,表达自身心中最美的家乡建筑,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技能应用能力[2]。
(三)应用闽东乡土素材,开展美术创作活动
1.创作乡土绘本
在中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欣赏家乡景色,引导学生创作乡土绘本。以初中《关注身边的美术遗存》教学为例,课前可布置学生以小组形式收集竹编传统工艺、贝雕和软木画、民间彩绘、泥塑或自身感兴趣的家乡景色、遗存美术资料等(文献资料、画作描绘、拍摄照片等),后让学生开展讨论活动,完成绘本框架设计和绘本创作活动,并对学生优秀作品予以展示。利用此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绘本创作知识,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学会欣赏家乡之美,开展热爱家乡思想教育。
2.创作海报设计
海报设计是中学美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海报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家乡乡土资源,提高教学生动性。如在《展示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融入众多的闽东特产:宁德黄鱼、福鼎四季柚、寿宁高山茶、古田香菇、柘荣太子参以及海鲜干货、槟榔芋、光饼、米糕、烤肉、扁肉、地瓜干、鼠粬饼等具有地域特色的闽东特色小吃,让学生针对个人喜欢家乡特产进行分组,展开探讨活动,进行海报设计创作活动。利用此种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创作美术手账
闽东拥有1个世界地质公园、2个5A级景区、3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7个省级风景名胜区,2个国家级森林公园,4个省级森林公园,1个国家级湿地公园,所能运用的自然景观与人文资源极其丰富。如“太姥山”、“白水洋”、“鸳鸯溪”、“白云山”、三都澳、九龙际、鲤鱼溪、木栱廊桥等,依托闽东的山海礁石、峰林岩洞、茂林修竹、珍禽异鸟,以峻峰、奇石、幽谷、异洞、秀溪、险滩、急瀑、幻云等自然景观,以及古寺石雕、摩崖碑刻等丰富的人文景观,都可以成为学生创作美术手账作品的重要资源。美术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开展美术手账等美术创作活动。
结束语:
“教无定法,学无定式”,教学资源与教学方法的选择是无止境的,中学美术教师应积极观察和充分利用身边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借助传统节日、文物古迹等乡土资源,开拓创新开展美术教学活动,体验审美教学,组织特色教学与创作活动,进而提升中学美术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明亮.乡土文化融入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策略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8(21):175.
[2]郑灵燕.浅谈乡土美术资源走进中小学美术课堂[J].美术教育研究,2017(04):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