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英杰
浙江省诸暨市天马实验学校 311800
摘要:对于学生而言,小学教育是一个尤为重要的环节,其中体育学科的学习能够为学生发展带来许多积极意义。如今,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学生的能力和素养的培养尤为重要,对于他们健康成长和成才意义重大,还可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小学体育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劳逸结合,学到更多的知识,还可以强身健体,促使其健康发展。因此,在本篇文章中,笔者将阐述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在小学体育教学方面应当加以重视,并且采取合理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创新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以来,我国教育逐渐转变了传统“分数为主”的教学思想,将学生综合能力和素养的培养作为重点。体育素养的培养对于指导学生学习和成长意义重大,引小学体育教师在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了教学创新,以此促进学生对体育运动知识的学习产生兴趣,也促进他们在课堂中获取基础体育知识的过程中体育素养也随之升高。
一、运用合作教学,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由于小学生身体肌肉、肌腱、韧带均未开发,需要有效的锻炼学生的身体机能,在培养中进行合作学习模式,使小学生明白合作的必要性。在此过程中,教师可利用简单的生活理论告知学生合作的作用,同时设置适合学生的创新体育教学内容。例如教师可引入“火柴棒”的理论。展示出一根火柴棒可以很轻易的被折断,但一把火柴棒就不会特别轻易的被折断。要求学生感受这个故事中对每个人的启发,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素养。通过给予学生必要的体育训练,有利于让学生自发性的进行运动、锻炼。
例如,在“障碍跑”的体育项目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数量进行分组,并鼓励他们扮演不同的动物,以小组为单位分别跨越小溪、高山等阻碍,并完成接力活动。在合作化的体育课堂活动中,学生之间从陌生到熟悉,协调能力和合作能力都随之升高。在合作化的体育课堂活动氛围中,教师需要适当的指导,并善于观察不同学生的表现和身体机能,以此在讲解过程中更有针对性。学生的协作能力提升后,他们在后面学习难度更大的体育运动活动时更能够做到游刃有余。
二、合理规划体育游戏,提高课堂效率与质量
将体育游戏应用到小学体育教学当中最终目的便是推动教学内容进程,使学生从中受益,身心得到发展。不同年龄的学生,无论是从知识的接受程度还是从身心发展的特点来考虑,都存在一定的不同之处,需要教师对症下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国教育教学事业不断与时俱进、向前发展并且取得一定成就,教师在此方面应当努力学习与探索,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教学。将体育游戏融入小学体育教学中,使学生在玩的同时获得相关体育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受益匪浅。教师在教学方式与理念方面做出改变与创新,不仅能够为学生创造良好学习条件,还能够使教师的教学水平与能力得到提高。
比如,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讲授有关篮球的知识并且传授经验,学生将其内容进行练习,练习一段时间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结组来进行篮球比赛。通过这种体育教学模式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打篮球技能技巧,还有利于学生学会合作与竞争,在游戏当中获得社会经验。另外,学校还可以为学生定期组织篮球比赛活动,使学生对体育学科更加感兴趣,引起重视,同时通过比赛的形式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使学生的课间活动更加丰富多彩。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真正作用便是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使学生从中受益,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利用分层教学,营造个性化学习空间
不管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中,学生之间的差异性都会显现出来,这也为教师的教学带来了一些困扰。新课改中明确指出了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重要性,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身体机能是不同的,进行分层次教学。对于身体机能较好的学生,小学体育教师可以进行较高强度的训练,让学生学习到这项体育项目的操作方法及核心技巧。对于身体机能一般的学生,小学体育教师应予以必要的鼓励和引导,并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行指导,以此促进他们掌握基本运动技巧和方法的同时身体素质进一步提升。
例如,学生在学习“小足球技术动作”知识前可根据学生的体能情况划分为不同的小组,并对这两组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对于身体机能较好的学生,应加大训练力度,示范规范性的踢球技巧,引导学生进行模仿训练,进而开发学生的体育能力。对于身体机能一般的学生,应要求学生加强普通训练,如传球、运球方面的训练,给予学生一定的训练信心,在适度的体育训练中开发学生的身体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总之,教师可利用该模式进行针对性教学,既能减小身体素质较差学生對体育锻炼的恐惧,还能让大部分学生提高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以此实践锻炼身体的作用。
一言以蔽之,小学体育教学是教育教学事业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需要教师在此方面引起重视,并且采取相关措施来促进小学体育教学进程。新课改下,小学体育教师应该引入更多高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以此为学生打造出一个其积极参与的乐园,使其体育素养快速提升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吉东红, 李静玲. 试谈新课改下的小学体育教学创新[J]. 知音励志, 2017(4).
[2]王志勇. 试谈新课改下的小学体育教学创新[J]. 中学生作文指导, 2019, 000(021):P.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