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萍冰
福建省莆田第三中学 351100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对人才的需求已经不单单是以成绩为依据,而是更多的参考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学生反思能力促进学生将所学的知识重新进行梳理和归纳,充分加入自己的思考,提高学习效率及质量,实现学生的个人成长。应该充分利用高中生物教学的平台着重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竞争能力的显著提升。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学生反思能力;培养措施
引言
随着高中生物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结合创新观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发挥主动性,在深入思考中掌握所学知识。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丰富的学习情境,借助多种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在独立思考和积极探索中掌握生物知识,在拓展学习中提高生物素养。在创新观念下,学生具备了十足的学习动力,他们逐步深入地理解了生物知识,实现了高效的高中生物有效性教学。
一、反思能力的含义及特点
第一,反思能力的含义。反思能力是一个人在一件事情完成之后对整件事情的回顾中结合事情的结果好坏,针对过程中自身表现的良好与不足的地方进行思考、调整、改变的过程。对自身拥有更好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认识的一种能力,在新的事物开始之前就做好迎接、解决的准备,一次次地重复训练,反思能力就是从多次的自我反思中不断地增强。反思能力同样可以运用在每一件事情上,同时包括了学习。反思能力上的人,在学习方面的认知更加充分,知道如何学习,如何正确有方法的学习,促使自我的进步。
第二,反思能力的特点。首先是自觉能动性,一个人的反思能力从不是被外界的力量逼迫而形成的,生物学习中,学生的反思能力大多体现在自觉能动性中,通过更加深入的独立思考,让自己融入知识的海洋,将自身作为主体,构建起一个系统的生物学习方法。其次是反省性,生物学习在面对错误与正确时,学生对自己的成功感到欣喜,但对自己的错误同样进行了自我批评与自我否定,自我的反省使学生可以得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最后是情境时效性,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情境中对自身进行反思,需要场景的融入,根据具体学习的生物知识与学习的方法进行反思。对生物知识有更充分的掌握。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培养的具体策略
(一)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反思空间
第一,将反思能力培训融入课堂提问之中。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教师的提问进行教学反思,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的时候应当充分地融入对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在问题的设计上应当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理解能力,既不能太难,也不能太容易。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将问题由易到难,逐步深化,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反思。而且问题的设计也要做到新颖有技巧,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而且不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比如,教师要讲“蒸腾作用”,首先要让学生对课本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然后提出问题:既然课本中说植物所吸收的水只有1%用于生理活动,那么其他的99%的水分难道就那样被浪费掉了吗?于是学生开始思考剩下99%的水分去了哪里?于是教师又可以提问,既然99%的水分不能用于植物的生理活动,那么它们的作用又是什么?循序渐进地提问不仅降低了知识点的理解难度,而且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学习兴趣。第二,引导学生形成明确的思维脉络,帮助学生进行反思。
高中生物的教学过程一般都是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课本来进行的,但是教师的课程设计上必须按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在授课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起明确的思维脉络,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反思,尤其是要善于利用学生现有知识点和未学习知识点之间的差异形成反思点。比如说教师讲解“形成细胞的分子”,思维目标就是让学生掌握细胞中包含有哪些物质,然后通过对这个问题的分解和归纳,将笼统复杂的问题进行简化和分解。然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与探索,逐步将单个的知识点总结为完整的知识点,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这个过程不仅仅是用于高中生物教学,对于其他相关学科的思维脉络的形成以及反思能力的培养,也有着很好的指导作用。
(二)设计问题,促进深层次思考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要想实现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教师需要提高学生的参与性,让他们能够主动思考、深入分析,从而获得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利用问题来启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能够抓住重点内容进行探索,更好地完成生物知识的学习,使课堂教学任务能够高效完成。在设计问题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设计问题,利用问题逐步深入地引导他们的思维,让他们能借助问题找到学习的突破点,使学习活动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通过解决问题完成学习内容。在学生思考问题时,教师要给他们独立的空间,不要过多的干预他们的思维,让他们通过主动探索解决问题,推动生物学习的深入进行。
例如,在教学“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时,教师要让学生从本质上掌握生命现象的理论,可以设计问题,利用问题引导他们进行深入思考。在开展教学时,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基因在细胞核中,而蛋白质的合成是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进行的,在细胞核的基因如何控制在细胞质中蛋白质的合成呢?RNA为什么可以充当媒介?DNA的遗传信息是如何传给mRNA的?在问题引导下,学生能够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探究,挖掘知识的本质,通过深入思考找到问题的答案。在问题教学中,学生通过主动探索掌握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的相关知识,会对这些知识产生个性化的理解,在学会独立思考的同时对生物知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通过深层次的思考提升了他们的生物综合能力。
(三)精选互动实验,提高学生操作能力
例如,开展“探究光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这一实验时,在开展实验的前两天,教师就将实验要用的天竺葵放置在暗处进行暗处理,开展实验的当天直接将其提供给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实验过程中,教师发现有个别小组的学生为了操作方便,在处理天竺葵时,选择了两片叶子进行对照实验。教师对此及时制止,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这种实验方法中的变量是什么?学生很快意识到,光是本次实验中唯一的变量,因此应选择同一片叶子,画出不同区域进行遮光处理。还有个别小组的学生忘记了脱色环节,因此在滴碘液处理时无法观察到明显的颜色变化,教师同样对该组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在实验操作中的疏忽,从而及时调整或重新进行实验操作。从准备实验到开展实验,教师虽参与了整个过程,但只是作为一位指导者和把控者,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有利于学生科学探究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现实和重要的意义,是满足现代教育需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该认识到学生反思能力的重要性,积极地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反思,并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来进行积极正面的引导,为学生的全面进步和发展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王合民.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培养策略[J].学周刊,2019(9).
[2]权顺江.试论高中生物教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8).
[3]施志高.浅析新课改视域下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276-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