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课堂教学浅析教师组织与管理的有效策略

发表时间:2021/4/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1月第2期   作者:苏燕婷
[导读] 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为保证课堂教学的秩序和效益,协调各因素及关系的过程。
        苏燕婷
        广东省东莞市黄江镇梅塘小学  523000
        摘要: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为保证课堂教学的秩序和效益,协调各因素及关系的过程。有效的课堂组织与管理策略是有效教学的重要部分。它涵盖课堂教学之前及课堂教学中有效组织与管理的策略。有效的策略实施是保证课堂效率的重要条件。教师掌握有效的组织与管理策略,并运用于日常教学中,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投入度与关注度。
关键词:课堂教学  教师  组织与管理  策略

一、课堂教学之前的有效组织管理策略
        接手一个班级,对于老师而言,看到的是一张张可爱但又陌生的面孔,对于学生而言,老师则又是一个可敬但可畏的代名词。诚然,这样的印象由来已久,其实,一名好老师,可以是学生亦师亦友的引路人,但是属于你的教学规则与要求,一定要在伊始明确地告诉学生。“无规则,不能成方圆”,任何事情的成功必然是建立在规则之上,诚然,老师可以成为学生的朋友,但威信不可或缺,威信从何而来,那就是你给学生制定的规则与要求。
(一)让学生“读懂”你
        此话何意,就是让学生了解你的规则,让他们按照你的要求来行动。比如,课本名字与班别的书写位置要统一,作业本的封面与作业的格式要固定,练习册上标签贴的位置要相同,方便收发练习册,上课坐姿要端正,写字姿势要做到“两点靠、八字形、头抬高、脚放平”。当同学起身回答问题要响亮,其他同学要认真聆听,等同学说完后,再进行点评或补充,这是对别人尊重的表现。学生课前要准备好上课的学习资料,平时桌面要收拾整齐,用学科文件袋把书本分门别类好等等很多规则,老师务必要让学生知悉,这样学生才能按照要求去做,久而久之,当这些规则融入到学生内心深处,才能化作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一种习惯的养成,一般需要三周左右的有规律的持续锻炼与培养。只要我们在执行计划的前21天内坚持按计划实施,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就可能变为自觉行动。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师在教育管理学生方面更得心应手,这样才能更利于教师进行有效地课堂组织与管理。
(二)培养得力班干,做你的“左右手”
        不管是初出茅庐的新教师亦或是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有时不免会听到他们抱怨现在的学生怎么越来越不听话,越来越难管。确实,倘若所有的事情都由老师包办,在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老师也是分身乏术,心有余而力不足,有效地组织与管理课堂教学又从何谈起。那为何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呢?学生好表现,希望得到老师的认可与鼓励,所以老师要学会培养部分管理能力强的班干,适当的放权他们,告诉他们平时如何管理班级,哪怕老师有事耽搁未能及时到教室,这些班干也要整顿班级纪律,管理好同学,等待老师来课室。当老师来到教室,看到所有学生安静等待,所有事情井然有序,那么接下来的教学也会容易许多,反之,老师没到课室,远远都听到课室嘈杂声一片,心情又怎么会好,课堂教学又怎么顺利?有效地组织与管理课堂教学,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但是一旦得力班干培养起来,往后的教学中,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而,培养得力班干,让班干成为老师的“左右手”,在课堂组织与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课堂教学过程的有效组织管理
        课前一切准备就绪,就到了课中环节,这也是教师能否有效地组织与管理课堂最重要的表现。老师和学生是这一环节实施的主体,老师是课堂的指导者,学生是课堂的学习者,两者共同构筑了我们的课堂。因而,师与生是密不可分、缺一不可。那么,接下来,将从关注课中学生行为与提高教师自身业务能力及素养,分析教师课堂组织与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关注课中学生行为
1.教师应做到“奖罚分明”
        有专家研究发现,一般情况下,学生的注意力随着教师讲课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讲课开始时,学生的注意力逐渐增强,中间有一段时间学生的注意力保持较为理想的状态,随后学生的注意力开始分散,当学生注意力开始涣散的时候,就会出现不同的异常行为影响教师上课,比如,玩小动作、玩学习用具、传小纸条、发呆分神、目光投向窗外看风景、交头接耳、窃窃私语等问题的发生势必使得教师的正常上课秩序中断。此刻,教师不要因赶课程进度,而不管不顾这波学生,继续在讲台上侃侃而谈,因为一旦学生对课堂的投入度与关注度不够,哪怕老师讲的再好讲的再多也无济于事。此刻,教师可以停止讲课,悄悄地走到他们的身边,摸摸小脑袋善意的提醒,如果学生没有改正反而变本加厉,教师可以叫学生复述刚才说过的话,如果能回答,说明该生还是有在听讲,可以让其坐下,如果回答不出来,可以让其站立,以此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不妥已受到老师关注,自己需要立即做出改正。倘若学生的表现有所改善,可在他的“积分存折”里增添一朵小星星或者小红花,当凑齐一定的数量,可以兑换自己喜欢的小奖品。
2.教师常鼓励,学生喜参与
        平日课堂教学里,有些班级的学生很积极很活跃地举手回答老师的提问,有些班级的学生则显得很沉闷没有活力,老师在台上讲的娓娓动听,学生在台下就是没有给予相应的回应,老师很多时候就会陷入尴尬境地。这样现象的产生,或许跟老师日常教学里对学生鼓励的不够有关。学生随着年龄越大,他就越害怕会回答错老师的问题从而导致其他小伙伴笑话自己而不好意思。其实,如果教师能够挖掘到学生这一心理后,面对这个情况,对于问题的回答表述很完整的同学,可以大大地表扬,对于回答的不够到位的同学,老师可以先肯定学生很勇敢很积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分享给大家,值得称赞,然后再语气较委婉的指出其存在的不足,这样做是让学生知道,并不是自己说错了,老师就会狠狠地批评自己,还是会认可自己,而对于老师善意的指正也会更愿意接受。以后还是会想举手回答问题。如果一开始,对于学生的错误,老师就对其批评的体无完肤,试问还有学生乐于回答其提出的问题吗?因此,老师多鼓励,学生就更喜欢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中,这样教师的课堂组织与管理则会更顺利地得以开展。
(二)提高教师自身业务能力及素养
1.备好课,是上好课的第一步
        教师要潜心研读“三书”,准确地把握知识的重难点,掌握教学的大方向。当教师熟透教材,才能更好做到拓展延伸、举一反三,更益与学生思维的开阔。教师可以创设情景,情景教学大大地吸引学生的兴趣,贴近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也可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人物导入课堂等等方法。教师备好课,就会使得课堂流程更明确,教学节奏更紧凑,课堂教学更有效。
2.掌握信息技术,使课堂大放异彩
        现提倡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相融合,由此可见,教师掌握必要的信息技术,是现代教育大势所趋。如教学一体机、制作精美课件的希沃白板、展示平台的授课助手、班级管理的班级优化大师等等,作为现代教学的辅助工具,无疑是对教师的教学锦上添花,对课堂增光添彩。
3.明确教学是一门艺术,方得始终
        正如一件上乘的商品,若想成功的推销出去,离不开口齿伶俐的销售人员,离不开让人过目不忘的广告代言。同样的课,有人上的平淡无奇,有人上的精彩无比,这更多的源于上课教师的自身素养。一节好的课,离不开教师的主导,教师要想学生爱上你的课堂,就应该锻炼自己。教师语言表述要丰富,语气语调有起伏,情感要饱满,让你的热情深深地感染学生,让其感受到你的教学魅力。
   教师课堂组织与管理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而也只有有效的组织与管理,才会带来良好的课堂教学。教师要掌握有效的策略,并付之于日常的教学中,播散努力之种,才能盛开完美之花,并在一次次的磨砺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让成功靠自己转弯。


参考文献:
[1]В.А.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建议[M]. 苏联: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4.
[2]李莎莎,赵正,夏云川.课堂教学组织应从管理走向治理[J].教学与管理,2019(30):11-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