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弱地基的处理措施

发表时间:2021/4/12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0年24期   作者:张科
[导读]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增速,人们的生活水平获得了较大提高,

        张科
        中国葛洲坝集团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湖北宜昌 443000
        摘要: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增速,人们的生活水平获得了较大提高,小型车辆和大型运输车辆的拥有量在逐步增加,为了满足各类型车辆的出行,人们对公路的实际需求量越来越大,国家对公路桥梁的建设项目加大了投入。随着工程技术的发展,公路桥梁的建设水平越来越高,工程建设的项目更加复杂,尤其是立交桥以及高架桥等各类型桥梁的出现,代表对于软弱地基方面的处理的技术指标要求变得更高。对于部分土质硬度都比较低,沙粒相互之间的间隙大、透水性低,对工程质量的影响较大,软弱地基处理得当,会让工程更加安全。基于此,文章主要讨论了公路桥梁施工中软弱地基的施工技术要点。
        关键词:公路桥梁;软弱地基;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水平的不断提升,工程施工项目也在不停的增长,而在这之中,公路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公路建设是国家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国家的发展和人们出现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公路的建设过程中,软弱地基的处理对于公路的基础承载能力有着直接的影响,是保证公路工程安全运转的重点。在公路工程建设中经常应用软弱地基施工处理技术,其处理方法也非常多样,这就对相关工作人员有了一定的要求,需要根据公路工程建设中发现的实际地质状况,选择正确的软弱地基处理技术,并灵活地运用,对软弱地基进行加固处理,降低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隐患,是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一定的保证。
        1软弱地基的基本特点
        1.1压缩性高
        正常固结软土层最大甚至可以达到4.5左右,而压缩的指数大概在0.75左右,与天然的含水量之间的关系比较固定。欠固结的状态荷重的作用下可能会产生比较大的沉降。超固结的状态图,应力没有超过固结压力时,地基的沉降比较少,固结压力、超固结比是一种能够表示土层固结状态最为重要的参数之一,会直接影响到土的强度变化。
        1.2稳定性较差
        由于软土路基的孔隙多、含水量高,使其的稳定性受到了很大影响。软土路基的稳定性不高,强度也很低,所以软土路基不仅是中间部分会发生陷落问题,软土路基的边缘也会出现由于大雨的冲刷而造成的坍塌,进而对道路工程的使用情况造成极大影响,同时这些问题也是公路病害最为普遍的问题。因此在道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对软土路基进行处理时,一定要对公路边缘工程的加固工作予以重视,进而防止公路遭到损坏,使公路的使用寿命受到影响。
        2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弱地基的处理措施
        2.1碎石桩法
        碎石桩处理方法是通过管状设备的震动,利用水流的作用,以电击或者水冲的方法使软粘土成孔,待到孔形成之后,在孔中装入碎石等较为坚硬的材料,通过一系列的处理后可以形成直径比较大的桩体,其主要成分是碎石,通过碎石桩与黏性土的结合来形成地基,这能够有效提高软弱地基自身的抗剪强度,从而防止地基沉降情况的发生,但是从实际应用来看,它主要是由它是经由振冲技术改良成的,并且形成了类似钢筋混凝土的复合型结构,此种复合型结构不仅能够防止低下水温的影响,并且其造价成本也比较低,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防止路出现路基沉降问题,由于这样的优势,导致其在公路施工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2.2加筋处理
        因为软弱地基的承载能力较差,所以需要利用提高其承载力的方式来进行处理,而加筋处理就是十分普遍的一项提高承载力的处理技术。该技术的主要原理是通过在地基中加入砂垫层与土工格栅,利用二者的结合使地基的承载力得到提高。

但是,天然地基与后期层架的融合一定会具有一些差异,所以在强度方面应该考虑采用柔性基础。同时还应该在软土路基上做好排水处理,最为常见的方法就是排水固结法。通过这种方法不仅可以使施工质量得到进一步保障,确保路面平整度,还能够使路基的承载力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确保道路稳定性。在对土工格栅进行布置时,一定要将其布置均匀,否则会出现路基受力不均的情况,同时在进行铺设之前要将下承层的杂物清理干净。另一方面,土工格栅的铺设有着非常高的专业要求,所以一定要通过专业技术人员来进行铺设,同时要进行阶段性的验收,保证土工格栅铺设符合相关流程,并且要确保上层路基的受力均匀,可以承受反复碾压,进而保障工程质量。
        2.3表层处理技术
        软弱地基的表层处理技术是增强土体强度、强化内部结构稳定性的重要方式,主要分为四类:一是砂粒垫层技术,通过铺设厚度为0.5~1.2m的砂粒垫层,提高软弱地基的透水性,优化排水固结效果。同时,垫层还能对于一些机械设备和装配式构件的承载起到防护作用,防止出现大面积的土质结构性破坏。二是表层排水施工技术,其原理简单概述为软弱地基在额外载荷的功效下,慢慢排出孔隙水,使孔隙比降低,造成固结变形。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土体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慢慢消退,土层有效应力提升,地基抗剪强度相对提升,并使沉降提前完成或提升沉降速率,使得土地强度变化趋于稳定,土质结构成型。三是排水固结法,其主要由排水和加压两方面构成。排水能够运用天然土层自身的透水性,设置砂井、袋装砂井和塑料排水板这类的竖向排水体,提高透水性。四是加压法,其主要方法包括地面堆载法、真空预压法和井点降水法,为加固软弱的粘土,在一定的条件下,可采用电渗排水井点。
        2.4灰土换填
        (1)衡量干土质量密度要求:灰土回填施工期间,请记住,干土质量密度必须测量每一层的石灰土壤压实后,只有当它满足需求的上层灰土可以铺成的。并在试验报告中注明土质类型、配合比、试验日期、层数(台阶数)、结论、试验人员签字等。对密实度不符合设计要求的零件,应提供处理方法和复检结果。(2)接缝规定:石灰土施工时,应严格执行接缝规定,灰土基础标高不同时,应做成阶梯状,上下两层灰土接缝间距≮500mm。(3)生石灰块固化不良:颗粒太大,没有仔细检查,导致颗粒体积膨胀。在固化过程中,将放置拱形上部的垫子和基础,因此压缩机必须满足含水量的要求。
        2.5排水法
        排水法是在目前的技术当中解决沉降问题最有效的办法之一,通过使用这种办法,能够缩短工程的预压期。一般情况下,工程建设使用的是竖向排水法,应用的原理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通过对竖直方向进行布置水井,排除土壤中一些小孔中的水分,孔隙比有所减少,地基可能会产生固结变形,地基土会逐渐的增长。其硬度可以消除嵌固结的软弱地基中桩的负摩擦力,在解决竣工后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须考虑软弱地基的具体土质,这种方法更适合于使用在饱和软黏土上,不适合于使用在渗透性比较差的土质。
        2.6加载法
        加载法是通过降低软弱地基的压缩量,解决软土地质问题,通过运用重型压路机实施反复压实软土,以把软土中的空隙与水分排除,改变土层上层结构,将软弱地基表面的质量提升至施工标准。在实际操作时,要确保在压实土壤的过程中,在每一部分施工作业中进行土质检验,确保压实工作到位的同时,保障施工质量和安全。
        结语
        综上所述,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对软土路基的处理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内容。施工单位的相关管理人员应当加强对现场的勘查,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软土路基处理方案,并且严格按照方案进行施工,确保软土路基的施工效果,提高软土路基承载能力,延长道路使用寿命,从而为广大人民群众出行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程飞.市政道路工程软土路基工程施工技术及管理初探[J].四川水泥,2019(10):36.
        [2]王宙驰.道路工程施工中软土路基的有效处理措施[J].山西建筑,2016,42(9):132-1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