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士超
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重庆市
摘要:区域内经济高速发展需依附于交通路网,我国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实际建设过程中由于地质条件限制,导致需在贯穿型溶洞地区内开展隧道施工,外界影响施工质量因素较多,增加隧道工程建设难度。传统施工中此类问题多选用灌注技术为主,但其施工效率较低,且需耗损大量的资源,增加施工成本支出,应用跨越式桥梁施工技术,可消除上述瓶颈,在隧道贯穿型溶洞施工中普遍应用。基于此,本文就贯穿型溶洞跨越式桥梁施工技术展开分析。
关键词:隧道工程;贯穿型溶洞;跨越式桥梁
作为一个多山的国家,其内部又夹杂大量岩溶地貌,称之为喀斯特地貌,多见于我国西部地区内,由于西部地区自身经济和交通运输未占据优势,加之上述特殊地貌,可谓是雪上加霜。一般状况下,施工过程中遇见小的溶洞,多选用回填方当时,但西部喀斯特地貌中,存在的溶洞多属于大型贯穿型,此类溶洞深度较深,实施注浆回填方式无法达成目标,选取跨越式桥梁施工技术,可有效节省施工材料,降低施工难度,保证良好的施工成效。
一、贯穿型溶洞跨越式桥梁施工技术特征
我国地域较为料辽阔,地质结构类型呈现多元化,所以公路项目实际建设过程中,施工技术要求较高,尤其是处于我国西部地区溶岩地区施工中,易受地质灾害频发影响,而且岩溶区域内石灰岩在外界因素干扰下,会形成大型贯穿型溶洞,增加施工难度。一经出现大型贯穿型溶洞时,增加施工技术实施难度同时,将隧道轴线全部切断,无法开展其底部及整体勘探工作,若采取传统注浆回填施工方式,不仅需耗损大量施工材料,而且难以保证最终处理成效。因此,需充分应用跨越式桥梁技术解决上述问题,其不仅对隧道岩体造成干扰较小,而且施工操作简易,获取成效较佳[1]。
二、贯穿型溶洞跨越式桥梁施工技术方案分析
施工单位应用跨越式桥梁施工技术时,需系统性做好溶洞山体地质勘查,以及其实际岩层整体构造,选用分段施工方式,逐步完成隧道顶部、底板及侧墙施工。为保证施工作业有序推进,应积极搭设相应工字钢平台,保证施工有序实施。测量贯穿型溶洞实际轴线过程中,若遇见岩体阻碍,为保证最终测量客观性及可靠性,需选用打穿方式完成测量工作。待测量工作完成支护,需在其洞开口上方部位实施搭设平台,溶洞侧壁开挖需选用爆破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形成施工平台。根据后续施工实际需求,适当扩展施工空间,便于顺利完成作业任务。
待贯穿型溶洞两侧施工空间满足施工要求时候,需利用工字钢及槽钢材料予以铺设,目的在于对其施工平台予以加固,保证后续施工安全性,利用焊接方式保证斜撑结构及凹槽安装具备可靠性。需特别注意的是,施工单位应根据现场施工实际状况,合理选取工字钢型号,并系统性检查支架稳固性及可靠程度,做好应急安全防护措施,保证施工安全。后续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严格依照我国相关规定控制质量性能参与,确保混凝土强度及坍落度达标,待浇筑工作完成之后,需立即开展养护工作,保证混凝土结构强度。
三、贯穿型溶洞跨越式桥梁施工技术要点
1、详细勘查施工现场地质特征
施工单位正式施工之前,需施工区域内山体实际状况做好勘查,全方位掌握地质条件信息,为后续施工提供参考。勘察过程中为保证数据精准性,应选用先进的勘察仪器,并严格依照初期设计路线逐一勘察,为避免出现特殊状况,需做好防护措施,确保勘察工作高效、安全完成。通过先进的地质勘查仪器设备,探测前方存在贯穿型溶洞时,需适当将施工速度放缓,以免出现塌方安全事故。施工单位可选用将隧道切面打穿方式,系统性对溶洞进行勘查,获取全方位溶洞信息,以此为基础绘制相应溶洞实际剖面、断面图纸。值得一得的是绘图实际过程中,主要数据基础来源是勘察数据,所以为保证勘察数据可靠性,有必要进行重复勘察审核,保证数据准确性。
待上述图纸绘制完成之后,需对贯穿型溶洞对面侧壁完成放样测量,确保隧道工程轴向中心线、中点线,若实施放样过程中难以做出放样标识,施工人员可依托激光射线完成定位测量,为施工做以导向,避免施工方向出现位移[2]。
2、开挖溶洞侧壁施工要点
针对贯穿型溶洞侧壁进行开挖,核心目标在于为后续实际操作创设良好平台,便于爆破作业有序开展,由于贯穿型溶岩侧壁较为陡峭,与地面几乎保持垂直,难以妥善将炸药放置于侧壁上,增加施工难度。施工人员遇溶洞侧壁垂直条件下,需利用已经开挖完成路段作为作业平台,之后依托机械设备实施远距离钻孔工作,主要是在溶洞侧壁对面完成钻孔,根据现场实际状况,放置适量炸药为宜,确保爆破工作完成之后形成便于施工平台,并对其实际高度予以控制,通常建议控制在2-3m。
施工人员实际安装炸药过程中,应将其实际剂量予以控制,以免对岩体造成较大损伤,根据溶洞岩体实际状况,保证施工现场安全性。待爆破工作完成之后,应将工字钢架设于溶洞壁两侧,保证其架设可靠性及稳固性,需利用槽钢对其加固,为溶洞两侧通畅提供途径,如此便于施工人员对溶洞对岸侧壁实施爆破开挖作业。施工人员需根据现场实际状况,选取合适的钻孔设备,待溶洞对岸侧壁具有施工放样条件时,需及时进行施工测量放样工作,保证隧道方向及中心线位置,于初期设计参数统一。最后,施工单位便可对溶洞对岸侧壁逐步实施开挖作业,直至其开挖断面满足施工要求。为保护施工中各项操作具有安全性,应采取锚喷支护方式。
3、隧道底板平台施工要点
隧道底板平台正式开挖之前,需严格依照相关要求,结合山体岩石整体结构特征,在溶洞两侧梁端分别实施凹槽开挖,将其宽度及深度予以控制,通常其宽度需与横截面宽度稍大1-2m。施工人员在隧道底板平台施工中,应根据溶洞实际特征,以及凹槽开挖要求,适当选取工字钢型号,目前使用频次较高的是20号工字钢,铺设作业平台宽度应与凹槽宽度保持一致。为保证施工安全性,需在作业平台两侧悬空位置布设相应的安全网、防护栏杆等。
4、隧道底板施工要点
隧道底板正式施工之前,需将刚模版铺设于施工平台上,之后完成侧模铺设操作,由于侧模板处于施工平台悬空处,需利用脚手架对其进行加固,保证侧模板安装完成就位。实际搭设脚手架过程中,需适当超出初期设计标高,如此可将脚手架作为后续施工护栏,有效提升施工效率,保证施工安全。应严格依照相关设计标准,制作底板钢筋尺寸,保证其满足施工要求。隧道工程底板实际浇筑时,需科学选取混凝土型号及规格,若需现场自行配置混凝土,应建议将混凝土搅拌站布设于溶洞内部,缩短混凝土运输实际距离。此外,需保证其设计配比满足要求,以此确保混凝土强度及坍落度达标,做好振捣工作,以免出现混凝土离析质量缺陷[3]。
5、隧道顶部及侧墙施工要点
隧道底板完成浇筑之后,施工人员应立即采取养护措施,通常养护时间保持在一个月,并对其实际强度进行检测,保证其强度达标之后,方可持续实施隧道工程顶部及侧墙,两个部位施工可同步实施。施工单位需利用工字钢搭设脚手架,并将其予以加固,保证支架安全性。隧道工程拱顶及侧墙实际浇筑过程中,需利用钢模台车实施作业,不仅可提高衬砌速度,而且保证其表面平整性,浇筑应遵循隧道周线以此推进,确保隧道方向与初期设计吻合,直至隧道整个箱体结构完工。
结束语
贯穿型溶洞跨越式桥梁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要求较高,为保证其施工质量,需准确掌握其施工特征,严控施工各环节质量,确保施工效率及质量。同时,该技术实际应用中,安全风险系数高,需做好施工防护措施,保证施工安全,促进隧道工程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崔玉成.山岭隧道穿越大型溶洞综合处治技术模拟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20,183(03):240-245.
【2】唐刚.道路桥梁隧道工程施工中难点及改进探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6):58-59.
【3】姜晓博,赖庆招.岩溶强发育隧道跨越大型溶洞施工技术[J].施工技术,2020,49(1):731-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