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正才
华信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 310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对建筑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减轻建设方对项目管理的不专业性和压力,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在施工效率、工程成本控制、项目管理等方面不断暴露出不足,相关单位开始寻求其它能够满足工程建设各方需求的管理模式,目前 EPC模式是其中最主要的模式。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是建设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探讨 EPC总承包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策略十分必要。
关键词:EPC总承包模式;工程造价;控制策略
前言
近几年来建筑业的不断发展,给建筑工程模式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EPC总承包模式成为 EPC模式的主流,并得到了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为工程项目的建设提供了有效地支持。通过对 EPC总承包模式的相关概念进行分析,说明 EPC总承包模式的优点,并提出在 EPC总承包模式下工程造价的具体控制策略,以及对 EPC模式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提供有效建议。
1 EPC总承包模式概述
1.1 EPC模式概念
设计、采购和施工是 EPC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重点,也是承包商承担的主要责任。同时在完成上述三项内容的基础上,还应保证后期建设工程的质量合格,确保施工项目能够顺利完成试运行,具体包括工程质量、工程安全、进度。简言之, EPC总承包模式是指在工程项目移交给业主之前,由EPC总承包商负责工程项目的全部内容。
1.2 EPC模式适用范围
EPC总承包模式主要应用于以设计为主的工程项目,一般还具有工程项目复杂,投资大,项目管理难度大等特点,其中典型的工程项目是数据通信机房、医院、电力工程等。但近几年来,由于许多工程对 EPC总承包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EPC总承包模式又具有连续性和高效性等优点,因此被其他类型的工程项目广泛借鉴,涉及的领域不断增加,适用范围不断扩大, EPC总承包模式也得到更好的补充和完善。
1.3 EPC模式工程造价管理的特点
EPC模式工程造价管理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分别是全周期、全过程、全要素、全方位。全周期造价控制是指在从项目决定投入建筑、项目建成、项目运行、项目维护直到项目拆除的整个周期工程造价的整体控制。全过程是指在工程实施的整个过程中落实工程造价管理,从工程决策、工程施工、工程竣工、工程验收的整个施工过程中采用动态造价控制。全要素是指包括环保、安全、质量、工期等所有要素在内的工程项目造价控制。全方位是指工程项目所有参与方的工程造价管理,例如投资方、政府监督部门、行业协会等。
1.4 EPC模式下工程造价控制风险分析
在工程招标及合同签订阶段,若前期勘察设计深度不足或招标过程考虑不周,将存在合同工程量清单错、漏、缺或内容争议的风险。在工程施工阶段,若合同内容存在缺陷或合同边界条件发生变化,将存在工程变更与结算纠纷的风险。在工程竣工阶段,若合同执行过程未同步处理工程变更、未及时签证变更工程量或审批变更单价,将存在竣工结算无法按期完成的风险。
2 EPC总承包模式的优越性
2.1提高工程效率
在EPC总承包模式下,承包商可以统筹与工程项目有关的所有工程内容,首先,可以减少中间方沟通所浪费的时间;其次,总承包商在不同部门之间进行整合与协调,也可以将不同部门之间合作的效率提高。总承包商从以上两个方面进行统筹运行,可以有效提高工程建设效率。
2.2提高业主目标把控程度
首先,总承包商负责整个工程项目,业主将工程项目的大部分风险转移给工程总承包商,自身承担的项目风险大大降低;其次,总承包商在完成工程项目之后将工程移交到业主手中,总承包商对所有承包内容有详细的了解并且各个环节承包商有合理地衔接方式,业主只需要从承包商手中接过项目完整的项目工程,不需要自行将各个环节进行整合,可以有效提高业主对工程项目的把控程度。
2.3较高的经济性
EPC总承包模式下以设计、采购和施工为主的整个工程项目由承包商统一策划、组织与执行,承包商可以全面有效的掌控项目过程,可以有效的解决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由于了解不深、沟通不及时造成的问题,也能够有效减少中间过程,保证施工方案被更加高效的利用,提高项目工程的施工效率,从而提高项目工程的经济性。
3 EPC总承包模式下工程造价的控制策略
3.1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EPC总承包模式下,与采购和施工相比,设计阶段所消耗的成本是最少的,但是设计效果却影响着整个工程项目造价,也影响着后续的采购与施工工程造价,因此设计阶段极为重要。首先,采用奖惩制度,激励设计人员调动主观能动性,加强专业之间配合,认真研究优化设计。在保证安全和不降低功能的前提下,通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计、新材料等方案节约工程投资;其次,工程师需要依据工程项目目标,确定项目工程原理并且进行工程造价预估,后续的设计工作应该按照预估工程造价开展,保证将工程造价控制在准确的范围内;最后,针对工程项目各个阶段所需要的成本进行设计,常用的设计方法有价值工程与限额设计两种方式,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工程师依据项目需要进行设计方法的选择,价值工程主要用于多方案选优和已有方案的优化,限额设计主要是通过上级到下级各层分配,保证各级都在限定金额内完成工程项目。
3.2采购阶段的造价管理
EPC总承包模式中的采购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不仅包括我们通常理解的物品采购,还包括劳务费输出以及进行施工分包商选择的成本输出。采购阶段的工程造价首先要保证按照设计阶段进行的工程造价计划进行,其次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可实施性。采购工程造价的分配要合理,可以适当压缩成本,但是要保证能够确实实行,不能延误其他环节的开展,尽量就地取材,减少物流环节降低采购成本;
(2)采购项目划分合理.不能将过多的项目给同一个施工分包商,但是也不能将整个工程项目划分的过多过细,导致项目采购衔接困难或者单个项目采购需要与其他项目过多沟通,耽误项目进程。
3.3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是总承包模式下造价控制的重要方面。按照时间主线分为三个阶段的造价控制,首先是施工前准备阶段,要求科学合理的进行施工组织方案设计,施工总平面图设计,并且明确责任划分,对合同中的暂定项目和存在变更的分项工程及时控制与管理尽量减少合同外的支出,防止在后续的工程施工中不同分包商互相推卸责任,造成工程的质量问题;其次是施工阶段,严格按照工程技术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办事,减少和消灭质量和安全事故的发生,使各种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施工阶段要严格的按照造价控制方案进行,施工单位不能自行调整不同环节的成本;最后是施工项目竣工与质量检查,虽然施工项目造价有明确的控制方案,但是实际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意外的情况,需要在项目竣工时一并进行工程造价管理以及工程验收,保证工程造价得到最好的控制。
结语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经济水平的提高,促进了我国建筑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为更好地发展建筑业,我国积极借鉴国外工程项目模式,并加以补充和完善,以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 EPC总承包模式。研究 EPC总承包模式下的工程成本控制,对完善我国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有效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我国建筑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尚莉.工程项目设计和施工总承包模式下的投资控制[J].甘肃科技,2018,34(14):79~80.
[2]韩世强.浅谈EPC模式下工程总承包企业的造价和成本管控[J].项目管理技术,2018,16(05):91-96.
[3]杨明东,唐彬耀.浅谈EPC模式下施工过程中的工程造价控制[J].四川水力发电,2017,36(S1):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