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振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东油气分公司 江苏南京 210019
摘要: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自动化技术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为当今科技发展的重点。自动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主要是利用计算机技术与电子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优势,进一步形成以计算机作为有效控制中心的新的生产和工作方式。利用该模式,计算机可根据相关技术对环境进行实时判断,并根据预设程序选择相应的处理方式。目前,随着自动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其在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并显示出了巨大的应用优势。
关键词:电子信息技术;自动化系统;电力
1信息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现状
电力系统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分别是变电站、电力系统、电网,它们主要通过各种电力系统装置来保证电网的自动化运行。其中,电力测量仪自动化、检测设备自动化、系统监控设备自动化等都是电力自动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各装置之间能够进行数据信号的传输和交换,从整体上控制电力系统的运行,使电力系统的运行效果向更深层次发展。
电力自动化在实际应用中已逐步走向成熟,具有很强的协调控制功能,并逐步向智能化方向发展,以满足人们对电力的需求。把电力自动化系统和电子信息技术有效地结合起来,研究出了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科技等先进的科学技术,对推动企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电力系统的设计和研究是相互独立的,在进行检修和维修工作时,经常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因此需要不断优化电子信息技术,为电力系统开发提供技术支持。电子信息技术由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为硬件设备,另一部分为软件系统,硬件设备技术水平高,可实现自动化、智能化操作,独立完成信息采集工作,共享和传递设备信息,有利于设备的自动化应用。但是,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软件系统对设计人员的素质有很高的要求,必须严格按规定进行设计,在采集信息的过程中,能量系统和信息采集系统开始发挥作用,提高了自动化程度。利用软件系统,可以对硬件设备中的信息进行采集和整理,并将信息传递到监控系统中,通过详细的数据分析,可以检测出是否有错误信息,从而有助于及时进行改进和纠正。电力系统中,电能可以被合理地调节和分配,并产生相关的数据信息,方便员工记录和整理。
2信息技术在电气自动化建设中的应用
2.1自动化的电网调度
在进行自动化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过程中,必须对电网负荷值和电压参数进行详细地收集与分析,以保证电网安全运行,满足用户对电力资源的需求。要达到电力资源合理配置、能源优化利用、减少能源浪费的目的,就必须对电力资源进行优化调度。当电网事故发生时,必须保证电力压力正常,以满足日常生活所需的用电量,而在日常生活中,电网事故发生大多是紧急性的,只有选择科学的处理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节约电力资源,恢复正常的电力供应,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系统地分析电网事故,掌握电网运行状况,然后再运用电子信息技术,有助于加强电网事故防范,监督电力自动化系统的运行,把电网事故扼杀在萌芽状态,维护电网正常运行。
2.2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有关政府部门提出了大量改革建议,并下发了相关优惠政策,全面促进了变电站系统的应用和发展,取得了一定的科技成果。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保证了电力自动化发展系统的稳定性,它主要是通过计算机智能设备,对数据信息进行审核后加以保存,尤其是难以检测的数据,对电子信息技术的需求更大。
变电站在建设过程中,可将继电保护设备与常规设备、仪表相结合,采用自动化技术进行更换,以保证变电站稳定运行,满足人民群众用电需要。
另外,发电厂常用的自动化系统都是分散控制系统,其应用原理是在开关柜上,将分散控制系统的保护器、测控装置、现场总线和设备有效连接后,再用通讯管理机进行操作。采用电子信息技术,实现多台计算机对多相回路装置进行分散控制,实现通讯方式和CRT装置之间的互联,研制出独立运行的控制系统,可提高电厂内部的管理水平,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
高科技电子技术已应用于电力自动化系统中,如在特殊情况下,需要借助电子视觉技术对图像信息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理解,经智能化处理后,才能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整体而言,在应用自动化系统中,图像信息技术的比重逐渐增大,取代了人工计算模式,使系统的图像信息处理更加智能化。当前,有关人员正在大力推广智能变电站、在线检测技术和微电网技术,这已成为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可改善系统的功能特性,同时在不同环境下的生产加工过程中,也可扩展电力系统的监控范围,逐步向多功能设备发展,控制系统也已由开环模式转变为闭环模式,使智能装置具有灵活性和数字化的特点。
3电气工程自动化节能设计的有效措施
3.1变压器的正确选择
在电力工程施工中,变压器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变压器的材质和品牌不同,在使用寿命和质量上也有很大差别。所以在电气工程自动化节能设计中,需要选择合适的变压器进行应用。如果电压器的使用寿命过长或因变压器质量不好,就容易导致变压器发生故障,造成电能的无端损耗和浪费现象。所以在选择变压器时,应参考以下要求:首先,选择变压器品牌可靠,防止因质量原因造成变压器故障。其次,自动控制技术的设计,需要从根本上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在选择变压器时可优先选用节能型变压器。结合自动化建设的实际工作环境和工作过程,选择与环境相适应的变压器。
3.2正确选择电阻大小
电气工程自动化节能设计的本质是要减少电路中电能的浪费,这样,在工作时就可以在不影响整体电路工作的情况下,尽可能地选择更小的电阻。从而通过减小电阻、减少电流通过电阻所消耗的电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节能的效果。可参考下列要求:首先,选择在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电阻中选择横截面积较大的电阻,在横截面积相同但长度相差较大的情况下选择较短的电阻,这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电阻的电能就能增多,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其次,直接选用节能型电阻。
3.3提升电气工程配电系统的工作效率
提高配电系统的工作效率,也能减少相应的电能损耗。配电系统的线路结构决定了其工作效率,优化配电系统的线路结构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电能消耗。对线路系统进行优化,首先,采用质量较好的导线和线路部件,保证在工作中不会因导线出现问题而消耗更多的电能。其次,根据线路实际运行情况,对配电系统各部件进行严格检查、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最后,在不影响用户正常使用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电能输出。
结语
总之,电力是生产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能源,只有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才能保证电力的正常使用。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电力生产和供应的效率,在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中引入电子信息技术,有助于电力企业不断优化其工作性能,优化电能资源配置,提高电能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盖鹏飞.电气工程自动化信息技术及其节能设计探讨[J].南方农机,2019,50(2):165.
[2]陈清山.关于电气工程自动化信息技术及其节能设计探讨[J].科技风,2020,(2):94.
[3]樊刚.电气工程自动化信息技术及其节能设计探讨[J].世界有色金属,2017,(24):287,289.
[4]李颖.电气工程自动化信息技术及其节能设计探讨[J].通讯世界,2017(22):18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