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锋1 刘如如2 杜雪莉3
临沂市园林环卫保障服务中心(原临沂市城市管理综合服务中心)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临沂市城市管理综合服务中心结合自身工作需要,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对园林绿化智慧化管理进行初步探索和应用。课题结合数字城管平台,利用现代信息手段构建集绿地信息、园林养护、市政设施、安保管理、资金分配于一体的智慧园林平台,为城市园林发展的智慧化、生态化、节约化奠定基础。
关键词:智慧园林、精细管理、生态节约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建设,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园林绿化建设对城市景观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占城市土地近三分之一面积的园林绿地已经成为最受群众欢迎的城市要素。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与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密切相关,建设具有新时代特点的城市园林绿化,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中应用智慧园林管理技术尤为重要。
一、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现状
随着机构改革的推进,园林绿化主管部门将园林养护推向市场。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在市场化管理过程中,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和监管工作出现了不少问题,具体如下:
1、人员管理粗放。园林绿化多为外勤工作人员,工作多为户外作业,工作地点分散,时间自由,工作过程监管困难,考勤及考评工作缺乏依据。
2、养护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市场化招工要求不严格,导致人员水平差距较大,因此养护管理标准不统一,数据统计结果不准确,直接影响园林绿化规划建设的决策制定。
3、养护人员工作效率低。依靠传统管理方式,人工巡查难以全面覆盖,手工统计数据时间长、查询难度大、更新困难,不便于共享。管理人员存在范围交叉、职责不清晰等问题,造成数据管理混乱、资料丢失等。
4、养护人员凭经验、凭直觉开展园林管理工作,缺乏客观数据的汇总分析,管理的实时性和准确性不高。
三、临沂市滨河景区园林绿化智慧化管理的探索
临沂市城市管理综合服务中心根据园林绿化管理实际需要,结合临沂市数字城管平台,依托现代化信息手段,对临沂市滨河景区的园林绿地系统,进行全方位信息采集,建立智慧园林大数据库,通过数据分析、实时监测、信息反馈、养护管理,形成园林养护动态管理机制,为园林绿化建设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全面提升城市园林绿化的精准化与生态化管理水平。
(一)智慧园林信息平台建设
一是建立智慧园林基础数据库。平台系统从城市园林绿化的基础入手,对城市园林绿化资源全面摸底。借助城市电子地图和高分辨率监控设备,通过实地考察、走访、测绘,全面收集临沂市滨河景区绿地数据,为实现园林绿化科学化、精细化、量化管理提供数据基础。
二是园林绿地监控系统建设。在园林绿地内安装高分辨率监控探头,辅助无人机拍摄,对园林绿地进行实时监控、画面抓拍、录像存储。通过监控数据可以及时发现绿地范围内特别是较隐蔽区域的综合情况。
三是园林绿化辅助决策分析。根据收集的基础数据,通过系统分析,对绿地信息、设施情况、养护信息、安保管理、资金分配等各项指标进行量化,从时间和空间综合反映园林绿地的分布和变化情况,实现绿地规划建设、科学养护管理、资金分配等辅助决策功能。
(二)平台应用试点试验
研究选取滨河景区各绿化管理办公室所辖的养护管理区域为试点开展智慧园林管理模式测试工作。全区共划分成142个网格,对辖区内绿地进行地块化管理,充分运用智能移动终端设备,合理应用数据业务分析结果,科学指导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
1、绿地信息数据库
管理网格责任人将基础数据上传至平台形成养护信息地图,养护信息地图展示所有绿化区域并可显示区域管属信息和面积信息及区域内植物种类、数量等信息。利用平台可以实时测量选定区域面积、长度,查看相应区域基础信息、植物信息、病虫害信息、设施信息、养护统计等。
2、园林养护管理
智慧园林平台是滨河景区园林绿化信息的集散中心、监控中心和评价中心,通过绿化管理办公室和养护公司的信息上报,实时掌握园林养护管理现状、出现问题和处理情况,形成本地化园林养护管理大数据库,依托平台的统计分析功能,给园林规划提供辅助决策依据,构建了园林养护精细化管理体系。
3、市政设施维护
依托已经建立的设施设备数据库,园林网格巡查人员在日常巡查过程中,通过手机APP实时拍摄现场照片,实时进行设施设备损坏、维护信息上报,事件处置人员通过手机APP实时接收处置任务,及时完成事件处置,并提交复核。
4、安保管理
通过划分绿化网格,利用安保人员手机移动终端和高清摄像机等监控设备,对景区游客分布和安全进行实时监控,实时上报、统计、共享事件处理情况,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和安全隐患进行及时预警,加强景区安防的实效性和精准性。
5、资金配置
智慧园林平台通过实现城市管理综合服务中心、绿化管理办公室、园林养护公司、财政部门多主体参与资金核算流程,城市管理综合服务中心和财政部门可以随时查看绿化管理办公室养护资金和工程清单信息,在系统资金核算模块系统掌握资金统计情况,以此作为养护经费核拨的依据。
四、园林绿化智慧化管理的成果与价值
一是建立滨河景区园林绿化基础数据库,全面摸清家底。建立临沂市滨河景区绿地数据库,临沂市滨河景区绿地面积18平方公里,水域48平方公里,滨河绿道330公里,建有9大广场,综合性公园101个,18个特色园区和36处景点,绿化覆盖率41.6%、绿地率36.03%,人均公园面积达13.72平方米,各种乔、灌、草、水生植物126种等。
二是实现滨河景区园林养护网格化管理,提高管理质量。平台将所辖的绿化养护区域共划分成142个管理网格,每个网格确定责任人,对辖区内绿地进行地块化管理。从根本上解决了因职责不清、管理范围交叉而产生的推诿扯皮、管理延后等问题,全面提升管理质量。
三是优化园林养护管理工作流程和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平台数据收集各项指标确定,管理人员任务明确,不用盲目上报数据,减少大量的重复工作,自平台试用以来精简管理人员21人。平台的科学运行确保管理工作的及时性、有效性,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是实现园林养护由经验管理向智能管理转变,减少资源浪费。尊重客观数据,各项资源得到科学合理利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管理成本。根据数据统计,与往年相比较,利用智能管理模式有效节水12%,肥料减少18%,防治药物减少23%,养护费用节省近200万元。
五是实现科学分析研判和信息实时共享,提高决策水平。通过基础数据系统分析,从时间和空间综合反映园林绿地的分布和变化情况,实时共享数据信息,为实现绿地规划建设、科学养护管理等分析决策功能提供数据支撑。
五、经验总结
一是依托信息技术建立数据平台,实现园林线上管理。系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结合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建立智慧园林数据平台,通过智能信息化平台实现园林养护线上管理,实现线上线下同步推进。
二是依托数据平台科学构建,实现园林协同管理。平台通过城市管理综合服务中心、绿化管理办公室、园林养护公司、财政部门多主体全流程参与,达到全场景感知交互、全过程精细运营、全环节智能决策和全要素协同推进。
三是依托数据平台科学指导,实现园林集约管理。平台囊括园林绿化信息感知、精细养护、综合管理、辅助规划等功能,有效解决园林养护过程中存在的数据管理混乱、信息反馈不精准及时、人力物力成本增加等问题,确保园林管理集中、精准、高效,为建设节约型园林提供助力。
[1]师卫华, 季珏, 张琰,等. 城市园林绿化智慧化管理体系及平台建设初探[J]. 中国园林, 2019, 035(008):134-138.
[2] 蔡梦婷. 园林景观在智慧城市中所起的作用与价值[J]. 工程技术(文摘版), 2016(16):00143-00143.
[3]李娥, 宫伟, 王鹏飞. 城市园林绿化数字化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现[J]. 农技服务, 2017, 034(02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