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宝元
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常州 213000
摘要:煤矿井下工程安全系数非常高,同时由于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作业环境非常恶劣。因此在煤矿井下作业时做好防尘控制是非常关键的,鉴于此本文结合实际,在分析煤矿综合防尘现状同时,对煤矿井下综合防尘的技术措施进行深入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之后,可以给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煤矿工程;井下施工;综合防尘;技术措施
0引言
矿尘主要来自于井下采矿过程中的煤粒和岩微粒,因其粒径不一且运动极为活跃,且是引起煤尘爆炸和一些职业病的主要“祸根”,因此加强对此类情况的关注也就受到了高度重视。具体生产过程中所采用的单一防尘技术并不能达到综合性的控制效果,因此构建科学化的综合煤尘治理的体系就成为一件极为重要的工作。
1 煤矿综合防尘的现状
1.1 减尘措施
煤矿施工中所采用的减尘处理主要包括煤体注水和改进采掘机械等相关方式。具体来看,煤体注水主要是在钻孔的条件下将水注入到煤体中,以在增加煤体水分的条件下达到降低煤尘的现实效果。当前这方面的操作主要有短孔注水和深孔注水等相关形式,但要想使其达到理想的效果,其中涉及到的注水时间以及煤体渗透性等相关因素务必要处在高效的控制条件之下。改进采掘机械主要是借助于优化采掘机械参数和性能的方式,以为采掘过程中减少粉尘产生提供基础的保障。另外,水炮泥爆破也是一种经常采用的方式。其主要是通过在构造炮眼中装填水炮泥,以通过水炮泥的爆破达到降尘以及净化空气的综合性效果。
1.2 降尘措施
煤矿的降尘一般可采用通风除尘以及湿式作业等方式具体实施。具体来看,通风除尘主要是在控制风流的条件下带出井下作业中产生的矿尘,且能起到降低矿尘浓度的现实效果。但这样的方式对风速以及矿尘密度等都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湿式作业则是通过水或其它液体与尘粒的接触和融合,以达到既定的一个降尘和减尘的效果。这样的操作方式所需的设备通常比较简单,而所达到的现实效果也最为显著。另外的净化风流,主要是在特定设施或是设备的应用下,以完成矿井空气中矿尘的捕获,这样的方式在巷道水幕以及湿式作业的除尘装置中有着较高的应用频率。
2 煤矿井下综合防尘的技术措施
在具体工程开展的过程中,针对井下综合防尘技术的应用需要按照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以下对防尘技术措施进行分析。
2.1 煤层注水防尘的综合处理
对于煤矿井下注水的实施来说,矿井下具体情况的对应管理也应有效落实。例如某矿井注水防尘的控制可采用斜井开拓的方式进行。需要注意的是,煤矿水平标高处在+1310m时,防尘的处理可借助于全高放顶采煤的方式进行。应用此类方式的过程中,应综合使用垮落法等以实现对顶板煤层的综合性处理。工作面长度控制中涉及到的平均长度应一般应设计为90m,这样才能达到工作面具体操作的稳定,且能达到提升开采能力的现实效果。主副斜井进风处理的过程中,应加强矿井巷道的喷浆管理,涉及到的运输巷道回风管理,主要采用工字钢支护的方式进行,由此也就达到了机械设备的综合性应用,同时在通风上也达到了一定的所需效果。
2.2 形成科学有效的技术控制方式
对于煤矿井下综合防尘具体工作的开展,务必要在一定的技术控制条件下进行,且应着眼于多个方面的整体优化。其一,应定期巷道积压的冲刷工作,具体操作的过程中还应严格按照既定的管理标准实施。那些巷道面积较大的应进行多次冲刷,以为后续整体性的操作提供有利的环境和条件。
其二,隔爆设施安装管理以及技术应用时务必要关注安装地点以及数量等的相关规定,通常情况下,每组隔爆水袋应达到60以上,距离以不少于20m为准,以切实地保障整体性控制的稳定和高效。与此同时,还应构建完善的技术运用的制度管理,防尘工作所需的技术人员也应保证充足。对于井下煤仓以及溜煤眼的综合管理,引水管的设置以及采掘工作都应保证规范严谨,湿式打眼中的爆破务必要落实好相应的防尘处理,以最大程度地保障煤尘防控的全面精细。
3 煤矿井下综合防尘的管理措施
在该项工程实施阶段中,需要将完善的管理制度构建,且对工程项目实施过程进行全方面的管理,才能保证煤矿井下工程的开展能够有序进行。
3.1 构建完善的防尘管理制度体系
建立健全高效的采煤工作面注水管理的制度,采掘之前应从源头入手降低飞尘的浓度。通过对工作面煤尘浓度的整体测定,以选择适宜具体现实情况的注水方式。回采时也应严格按照既定的制度进行,洒水等相关的处理也应保证严谨高效。与此同时,还应形成完善的喷雾洒水机制,以切实地保障掘进面与皮带运输巷等过程的防尘稳定性。不仅如此,还应形成综合性的检查机制,尤其是洒水装置应定期地开展检查和维护,灭尘装置存在问题的应及时进行更换。井下工作面的喷雾装置应定期观察其灵敏度,巷道空气中煤尘浓度的测量应高度重视。具体管理时还应建立完善的灭尘水幕管理机制,且应加强采掘工作面相关除尘装置的部署,同时还应落实综合性的检查和高效的统计管理,从而为煤矿井下煤尘有效的防控提供切实的保障。
3.2 建立完善的防尘系统
对于煤矿井下防尘系统的建立,应加强技术在综合管理中的应用,以通过多方面的综合模式的处理达到既定的防尘效果。其一,应构建健全的防尘系统。采煤工作面的机械以及风巷等管理过程中,除了要达到既定的管理标准,还应设置相应的净化水幕。且应加强煤矿井下每一个运输点灭尘喷雾的有效应用。其二,防尘管路的安装务必要保证平直度的稳定,且应在稳固吊挂模式的基础上进行。矿井的生产可吸取那些优秀矿区的经验,以结合自身情况选择适宜的煤壁注水的方式,例如可采用浅孔注水的方式,由此所达到的效果通常也比较稳定高效。其三,确保煤矿防尘管理方式的多样化。通过规范严谨的责任管理机制的运行,以强化制度落实以及责任追究等各个环节的具体落实,特别是防尘系统的建立,务必要与井下操作的有关规程等保持协调,以实现对机械化操作以及综合设备运用的科学化控制,从而为相关操作稳定高效地推进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3.3 采用综合防尘措施
防尘的处理应根据现实的情况做出综合性的部署,例如可选择煤层浅孔注水的方式,也可在煤仓以及运输卸载点等部位加强喷雾洒水降尘。与此同时,也可通过在采煤工作面等部位设置水幕的方式,以达到净化风流的现实效果;不仅如此,也可在煤层注水或是喷雾洒水等的处理中添加湿润剂,以为降尘工作更为高效地实施提供切实的保障;需要注意的是,不管采用哪种方式进行防尘处理,都应注意具体操作过程的管理和控制。具体来看,煤层注水的防尘管理应在形成一定倾斜角的条件下进行,且应采用二斜一立的综合开拓的方式,同时还应结合工字钢支护的具体情况以及满足通风的具体需求,以为整体性防尘工作的高质量推进提供切实的保障。
4结束语
煤矿井下综合防尘具体开展的过程中,务必要保证综合性的稳定,为此就应建立规范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执行体系,同时还应加强防尘工作人员的专业化培训。另外,还应加强现代化信息技术在防尘处理中的应用,从而为煤矿安全高效地采掘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杨守峰.浅谈煤矿井下综合防尘技术措施[J].科技视界,2015,(12).262-262,290.
[2]崔晋权.煤矿井下综合防尘措施研究[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3).79-80,83.
[3] 樊晓龙.煤矿井下综合防尘措施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9,(14).133-134.
[4] 武龙君.煤矿井下综合防尘技术探究[J].能源与节能.2017,(4).148-149.
[5] 赵玉凯.煤矿井下采煤爆破作业相关技术问题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6,(1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