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萍
陕西省商南县过风楼镇柳树湾小学 726300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发展,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成为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阅读能力作为学生语文素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促进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创作能力的提高,对今后的成长发展也具有深远的意义。在此基础上,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从“优化引进过程、掌握阅读方法、加强课外阅读”三个角度,具体阐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阅读方法
阅读是一种复杂的学习行为,阅读能力是有效学习和适应社会的重要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阅读能力已经成为每个人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之一,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虽然远远不及决定命运的转盘,但足以改变人的思想。语文课堂作为学生阅读能力形成和发展的主要阵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关键。从传统教学实践来看,学生阅读能力仍具有很大的提高空间,教师教学方法的单一性没有阅读教学效果,具体表现在:学生对课本意义缺乏深入的认识,而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心理缺乏信心,教学方法有很大的落后。要改变这种现状,教师作为教育的首要负责人,有优化课程的责任和义务。因此,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创新教学形式,提高课堂效果,同时要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深化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优化部署流程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起点,同时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主导性的最佳时期。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导入课程的积极作用,有效结合学生的学习心理、认知规律和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案,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以充实的热情投入语文学习活动。
例如,在教授《乡下人家》这一课程内容时,为了提高课程的教学效率,教师用情境教学法辅助教学。首先,教师精心设计部署流程,以生活化问题部署:“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大家觉得自己的家如何?”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明确课题。之后,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乡下人家”,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明人家的特征。教师让学生在课堂上开展丰富的交流和讨论,为开展课文学习预热。此外,在激发学生兴趣后,教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整理语境,总结乡下人家的特点。通过这样的引进,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读书兴趣。
二、掌握读法
阅读方法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从一定程度上看,阅读是一项复杂的心理活动,需要支持特定的方法,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平等对话”。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文本类型教学生不同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在方法的引导下积极思考文本的内涵,增强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例如,在教授《小英雄雨来》这门课的时候,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从阅读方法的角度进行深入研究。首先,我引进多媒体影像,为学生展示近代以来的民族英雄影像,让学生在教室里讨论他们的故事,引出“小英雄雨来”的课题。之后,让学生快速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内容。而且,我提出了事先设计好的问题。比如,小英雄雨来是什么样的人,他在什么情况下带领一群儿童送信,放哨等,让学生带着问题详细阅读课文,深刻理解人物性格特征,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此外,在讲古诗的时候,我让学生按“先读—再读—”的顺序展开,如先读《游山西村》这首古诗,明确其宗旨,读古诗,猜想境界,读古诗,理解意思。
通过让学生深刻理解古诗词的朗读节奏和诗人的感情,加强学生对古诗词的依恋。这种方法可以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体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加强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是提高阅读能力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提高阅读能力必然是基于阅读量,课外阅读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一定的鉴赏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开展了丰富的课外阅读活动,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量,根据学生的阅读喜好推荐阅读目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例如,在语文课上,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除了为学生讲课本内容之外,还要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比如,定期组织学生开展阅读活动,各课程根据童话、古诗、神话故事、名著等任意一种文本类型,让学生以组为单位开展阅读鉴赏活动。就像以“神话”为主题的阅读活动,让学生根据教材内容,有效地结合自己学到的知识,在课堂上开展故事演讲比赛,在学生演讲的过程中,由教师指导,评定原则包括学生的语言、动作等是否生动。最后,选择最好的学生冠上“故事大王”的称号,真正实行。另一方面,我根据学生的读书爱好、知识能力和年龄特征,推荐适合自己发展的读书目录,如《365夜故事》《中华歌谣100首》《三毛流浪记》等,使学生在读书中感受到文学的无限魅力,培养深刻的读书兴趣,从实质上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四、合理利用多媒体
随着社会的发展,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成为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丰富了学生的课堂体验,也有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发展。语文教学也不例外,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多媒体丰富阅读内容,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合理利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看到课外内容,有效丰富教学资料,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教《观潮》这门课的时候,为了提高课堂效果,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我用多媒体的手段来辅助教学。首先,我认真设计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播放钱塘江大潮壮观的景观,让学生根据录像内容讲述自己的心情。用这个明确课题之后,我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在各段落中加入小标题,让学生感受到文章的大意。此外,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提出问题。比如,哪个部分感受到最大的潮水,最壮观?作者在描绘大潮来临的情景时,会强调什么样的变化呢?让学生有问题地重读课文,使用语言对话,感受到大潮来临前模糊的美丽,从而加深他们对文章的理解。最后,创设有效的媒体情境,引导学生朗读音乐,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此外,我还开设了多媒体课程,建立了网络教室,让学生欣赏《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节目,适当吸收节目精华部分,创新授课方式,使学生能够接受文化节目的熏陶,提高学生的授课体验。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对进一步发展学生语文素养具有深远意义。但需要明确的是,阅读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渐进且不断提高的过程,阅读能力的发展充分发挥了课堂教学的优势,同时也要重视课外的有利条件,使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作为一线小学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切实把握学生的阅读水平,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文化基础,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应对复杂课程变化,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琼.小学语文学生班级阅读能力的培养[J].文教资料,2019(23):76-77.
[2]焦士国.小学语文阅读能力教育战略探讨[J].中国新通信,2019,21(15):215.
[3]车万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策略[J].学周志,2019(35):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