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普元
红河县阿扎河乡中心完小 661600
摘要:语文学科在小学课程体系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既关乎学生语言知识技能的发展,也与学生的三观树立与终身成长息息相关,优化传统教学模式致力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是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主要就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进行了解读,梳理了当前语文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教学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教育工作更加强调以学生的兴趣、思维以及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力求走出应试教育的弊端。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高效课堂的应该被赋予多元化的解读,在传统教学中衡量教师教学效率的标准往往是学生的记忆背诵效果,但是在教育现代化的今天更加强调学生的自主思考,换句话说不是教师教了多少,而是学生学到了多少。基于此,教师一方面要加强学习,从学生的成长需求角度出发重新制定教学目标;另一方面要积极调整教学策略,让学生在课上多思考、多发言、多实践,以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一、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解读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作为一线语文教师,要在尊重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赋予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个性化的解读,并在其指导下开展具体教学工作实践,本文将语文核心素养主要概括为六个方面。第一,必要的语文知识。离开知识谈能力是不现实的,我们既反对照本宣科也要保证学生掌握基本的字音字形、语法修辞、阅读写作等知识。第二,丰富的语言积累。语文学科有着包容性,学生成绩的提升需要大量的阅读支撑,这是语文素养发展的基础。第三,熟练的语言技能。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利用课上学习到的知识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保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第四、良好的学习习惯。授人以渔是教育中永恒的真理,学生不仅要学习语文知识更要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以及学习习惯。第五、深厚的文化素养。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有着无数深邃的思想以及崇高的志趣,学生通过语文知识的学习应当能够形成文化自信,增强个人修养。第六,文明的言谈举止。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师要带领学生在语文知识的熏陶下,具备礼貌的沟通能力,能够在社会中与他人融洽地相处。
二、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梳理
(一)教学模式固化,学生兴趣不足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这一理念虽然已经深入人心,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仍然缺乏相对应的具体教学策略。从学生的视角来看,他们对于语文学科存在很大的偏见,认为语文学科就是不停地抄写,不停地背诵,鲜有乐趣可言。这种情况一方面反映了语文学科确实需要大量知识输入积累的特点,另一方面反映了教师教学安排中的问题。踩着上课铃进教室照本宣科的情况仍然不是个例,如何从上好一节课走向上好每一节课是所有教师都需要做的功课。
(二)灌输教育为主,探究能力缺失
小学教育一定程度上有着“启智教育”的责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育,鼓励学生独立探究。但是在现实中,灌输式教育仍然比较普遍,教师“翻译”课件,学生埋头抄笔记的情况不在少数,这就导致了学生对于知识缺乏个人的主观理解,一旦面对新的问题时,就很容易手足无措。
(三)侧重理论教学,缺乏语用训练
语用训练是构成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但是教师很少主动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一般在学校统一安排的时候,教师才会响应执行。这就导致了学生阅读背诵了大量课文后,在写作或者口语交际的时候却不能灵活地应用,知识就像锁在了盒子里的明珠,无法散发出光芒。这就要求教师要平衡好理论教学与语用训练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知识储备较少,自学意识薄弱
阅读文本的理解以及作文的写作都离不开知识储备量的支撑,但是学生自学意识薄弱导致了小学阶段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薄弱,无法实现口头语和书面语之间的灵活转化。这种情况正是教师教学工作上不足的反映,过分地重视教材中内容的教学,而忽略了学生课下的“加餐”。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生活处处皆学问”的意识,优秀的图文、动人的歌词甚至新闻联播中一段规范的表述都可以成为语文学习的素材。
三、核心素养视域下教学策略探究
(一)优化课前导入环节,培养学生学科兴趣
精心设计课前导入环节可以帮助学生迅速集中注意力,激起学生对本课时内容的学习欲望,为构建高效课堂奠定基础。相较于开门见山地直奔主题,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打造更加精彩有趣的学习环境。例如在学习《望庐山瀑布》这首诗的时候,如果教师直接开始就诗文内容讲解,学生很难体会到诗人的“眼中之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瀑布飞流直泻的雄伟奇丽气象万千,教师可以提前下载一段关于庐山瀑布的景观纪录片,在课上的时候让学生欣赏。当学生直观地领略到庐山瀑布的美景之后,教师可以进行引导“同学们,大家通篇看一下诗文,找一下诗中出现了哪些景物”。随后学生可以总结出太阳(日)、香炉峰(香炉)、紫色的雾气(紫烟)、瀑布、银河等内容,这时候教师可以在PPT上给出相应的图片,并要求学生在观看之后闭上眼睛将这些景物组合起来,在脑海中形成画面。通过这一些列紧凑的导入活动,每个学生脑海中都会形成具象的画面,在正式学习诗文的时候就更容易融入自己的感情,学习效率也会水到渠成的提升。
(二)鼓励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探究思维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维习惯和思维能力的发展阶段,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转变“包办灌输”的习惯,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和探究的机会。合理地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让不同的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形成集思广益先进带动后进的学习氛围,长此以往学生能够减少对教师的依赖,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会得到提升。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做好导读工作,为学生布置阅读任务,然后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去完成对文本内容的深入探究。首先,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解决课文中“嫩绿、汇成、欣赏、密密层层、挡住、视线、献出、可口、鲜嫩、名贵、药材、又松又软”等词语;然后要求学生精读课文,将课文中描写景色的词语以及含有修辞手法的句子勾画出来,并适当的进行仿写;最后要求学生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将小兴安岭的景色特点总结出来,并体会作者对祖国山川的热爱与赞美之情。在各个小组探究这些任务的过程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做好课堂组织工作,对遇到困难的小组及时给予帮助和引导;当各个小组完成探究学习之后,教师要进行总结归纳,对尚未解决的问题进行补充解答。
结语: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应当以践行素质教育为出发点,“高效”应当体现在“质”和“量”两方面,既要保证学生完全掌握教材中的知识,又要保证学生的思维能力、知识应用探究能力实现同步发展。在教育改革的今天,教师不仅仅是政策和命令的执行者更应该成为推动教育改革的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创新教学方式。具体而言,可以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究思维、培养学生语用能力以及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等方面开展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赵延欣.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J].文渊(中学版),2018,(12):160.
[2]杨秀峰.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J].课外语文(下),2018,(10):176.
[3]王清霞.核心素养下农村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J].课外语文(下),2018,(10):170.
[4]韦忠.浅析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下的高效课堂构建措施[J].读写算,2018,(3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