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导入的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4/12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1期   作者:孙宝平
[导读]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场所,而精彩的课堂导入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
        孙宝平
        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午井镇中心小学  722207
        摘要: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场所,而精彩的课堂导入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的课堂导入能引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新课标的背景下,教师要根据先进的教育理论,联系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合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提高课堂导入效果,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知欲,引导小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导入;方法探讨
        课堂导入是在教学活动开始时,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行为方式,是课堂教学以及其他教学活动的初始环节。以往的课堂教学,上课没有过渡阶段,直奔主题。小学生的心智发展还不成熟,活泼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直接进入新知识的学习,不利于引起小学生的注意力,让小学生感觉上课有种无形的压力。因此,有效的课堂导入就显得尤为重要。语文教师要不断钻研教材,掌握学生的发展特点和学习情况,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合理地运用课堂导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同时,增加与学生的互动,避免教师“唱独角戏”的局面。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导入的有效策略,进行以下几点分析。
        一、小学语文课堂导入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导入方式过于单一
        在如今的教学实践中,大多数教师都能够主动设计并运用课堂导入,但是由于缺少导入方式的实践和创新,往往采用单一的课堂导入,长此以往,缺乏趣味性的课堂导入形同虚设,学生慢慢会产生疲倦感,不利于集中注意力听课,会影响到整体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导入时间偏长
        课堂导入固然重要,但有的教师因为过于注重课堂导入,而让导入环节在整体课堂上占有较多的时间比重,如此,在后面的教学中,教师为了完成教学目标,会进行比较快的讲课速度,小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不是很强,这会影响到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水平。
        (三)导入过于注重形式
        由于缺乏对课堂导入的全面认识,部分教师在进行课堂导入的时候,比较注重导入这种形式,忽略了学生在课堂导入时候的反应,没有与学生过多的交流,不了解这种导入方式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容易偏离课堂教学目标,只是单纯的为了完成课堂上的这一环节。
        二、小学语文课堂导入优化策略
        (一)明确导入目标,丰富导入方式
        明确课堂导入目标是实现有效导入的基础。教师要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全面分析,把握课程教学的重难点,明确导入目标,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生的个性差异,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设计丰富多样的课堂导入,引起学生兴趣,让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在最短时间内,都能集中注意力,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利于教师顺利开展课堂教学。
        (二)注重导入过程,增加师生交流
        良好的导入过程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前提。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易分散,教师应根据此特点,运用趣味化课堂导入方式,集中学生注意力,其次,合理控制导入时间,避免过长和过短,既要让学生保持一定的兴趣和激情,又要把控课堂的整体氛围,便于进行下一步的任务教学。同时,教师要注重和学生的交流互动,关注学生对课堂导入的反应,及时调整导入过程,让课堂导入更好的贴合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进行导入反思,提高导入能力
        教学反思能提高教师的课堂导入能力。课后,教师要针对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学生学习的情况以及学生在课堂的表现,进行认真总结和反思。比如,在进行课堂导入的时候,有没有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学生对此课堂导入方式是否感兴趣,此课程教学更适合哪一种导入方式等等,通过导入总结和反思,不断改进课堂导入方式,提高课堂导入能力,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的有效策略
        (一)情境导入,引起学生兴趣
        小学生处在学习的初级阶段,对知识的学习能力和掌握能力不是很完善,书面上的知识比较生硬,教师直接讲授,学生学起来兴趣不高。在课堂导入的时候,教师应积极创设和教材内容相关的情境,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脑海中建立相关事物的形象和特点,引发学生与情境产生情感体验,进而开展高效的课堂教学。例如,学习《桂花雨》这一课,本文通过描写在家乡摇落桂花时的情境,表现了儿时生活的乐趣,充满了对家乡和童年生活的真切怀念。由于小学生知识基础,对于桂花的了解不够多,可能会有桂花还能下雨的错误想法,教师可用图片与视频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认识、了解、欣赏桂花,让学生通过观看,感受到桂花雨的美丽,引起学习兴趣,为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做好铺垫,从而引入本课主题,更顺利地进行新课学习。
        (二)设疑探究,引发学生主动思考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学不再是单纯的教授教材上的知识,而是要以学生学习知识、全面发展为目的开展教学活动。小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小学生的特点,进行师生互动、学生交流,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通过学习找到问题答案,以此顺利进入本课教学内容。例如,学习《我变成了一棵树》一课,本文以一个可爱的孩子的口吻,描述了她变成一棵树后,发生的有趣的事情。小学生的想象力天马行空,在进行课堂导入到时候,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假如你会变身,最想变成什么?为什么?让学生互相交流自己想变成的事物及原因。这种充满未知的有趣的问题,最能引起小学生的兴趣。讨论结束后,教师设疑:有一个人让自己变成了一棵树,还发生了一些有趣的事,她都看到了什么,经历了什么呢?以此引发学生主动思考,进入本课主题。
        (三)新旧知识结合,利于学生接受新课
        很多教师都普遍使用以复习旧知识,引入新知识的课堂导入法,要注意的是,新旧知识结合,不只是复习旧知识的内容,更要找出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让学生感觉难度不大,还有好奇心和探究欲。新旧知识的结合能让学生建立良好的知识体系,在短时间内更好地接受新内容。教师应当精心研究、分析教材内容,使新旧知识的结合点变成新知识的起点,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跟紧教师的思维。例如,学习《暮江吟》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出示《山行》、《望洞庭》相关图片,让学生回忆图片是哪些故事里描写的景色,然后师生共同背诵复习古诗,营造轻松的课堂学习环境。新旧知识都是写景的古诗,有相同点,学生复习后比较容易接受新知识的学习。
        (四)情感渲染导入,引起学生情感共鸣
        教师进行课堂导入时候的情感对学生的学习有重要影响,教师在进行课堂导入的时候,表情严肃,说话生硬,学生会对教师产生畏惧感,对学习新知识没有较高的情绪,整体听课的效率会大打折扣。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导入的时候,要言辞温和,用深情的语言,把自己与课文的思想感情相融合,引起学生情感共鸣,形成情感交融和谐的教学氛围。例如,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课,在课堂导入到时候,教师可以先分享自己小时候上学读书的心得,再和学生交流:你们上学是为了什么,有没有相同的地方。通过师生交流,能拉近彼此的距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最后引入本课点睛语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四、结语
        有效的课堂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心智。课堂导入是教师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方式,教师要重视语文课堂上的导入设计,将学生的知识基础同课本内容充分联系起来,发挥引导作用,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主动参加语文课堂学习。语文课堂导入的方法众多,各有特点,教师要联系实际情况,不断更新课堂导入设计,促进学生语文综合水平能力的提升,达到理想的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虹.敲响课堂教学第一锤———小学语文导入教学创新策略分析[J].读天下(综合),2018(10):166-166.
        [2]闫小明.试论小学语文导入设计的教育创新方法[J].好家长,2018,(25):167-167.
        [3]马莉.小学语文课堂导入方法探析[J].基础教育研究,2018,(6):67-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