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玲
山西省高平市城南小学
摘要:在本文中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过程中,教师将关注的重点集中在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方面,即注重从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知识理解能力、阅读能力以及想象能力着力,并在此过程中,运用合作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微课教学法以及自主探究法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旨在为学生创设交流性、形象性、自主性以及探究性的语文学习环境,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生本理念;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部分语文教师将教学的重点集中在培养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上,继而让学生进行相关语文知识的记忆,从而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这种教学思维存在一定的弊端,即忽视培养学生的语文独立学习能力,极易造成学生缺乏独立学习意识,致使学生不具备较强的独立学习能力。这与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发展规律相违背,也不利于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针对这种状况,本文立足教学实际,注重从生本理念的角度,开展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成功构建。
一、运用合作教学法,增强学生思维思辨性
任何认知在一定的环境下具有合理性,一旦突破相应的环境,这种认知可能会成为悖论。语文教学内容中的观点也存在这种状况。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思辨性,即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语文知识,诠释语文知识,真正提升对语文知识的透彻理解能力,最终打造增强学生思维思辨性的目的。本文注重从合作教学的角度,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
例如,在讲授《精卫填海》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运用合作教学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并在此基础上,适时地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真正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突破课本情境的局限,真正从更为多元的角度思考文本内容,促进学生思维思辨性的增强。在讲这部分内容时,教师注重从以下几点,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第一点,划分小组。在小组划分的过程中,教师注重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结合具体的教学需要,划分相应的角色。第二点,设置问题。教师设置如下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你们认为精卫填海的精神值得称颂吗?对于人们的生活有指导意义吗?请从多元的角度进行探究。第三点,巡场观察。教师走入学生中,时时关注学生的讨论动态,适时地对有问题的学生进行启发性引导,让学生的思考更具有方向性,也让学生的学习困惑得到解决。第四点,展示成果。在大部分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邀请学生分享思考成果。小陈积极地举手说:“通过我们小组的讨论,得出如下的结论。结论一,精卫填海精神值得称颂。因为在学习一项新技能时,我们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接受较多的挫折,从而在失败中获得成长,进而掌握相应的技能,所以精卫填海精神可以指引我们一路走下来,并掌握这种技能;结论二,精卫填海精神不值得称颂。精卫填海精神是一种因循守旧,过于呆板的做事思维。”通过运用合作教学的方式,教师在为学生提供交流空间的同时,真正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对文本内容进行解析,培养学生一分为二的思维方式,增强学生思维的思辨性。
二、采用多媒体教学,提升学生知识理解力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运用多媒体授课,真正引入多元性的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认知,让学生从更多的角度,思考语文知识,诠释语文问题,真正提升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获得良好的多媒体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授《题西林壁》这首古诗时,教师运用多媒体授课,在让学生真正理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句意后,引入多种情境,真正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不同程度的延展,提升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水平。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注重从以下几点,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第一点,整体感知古诗。教师与学生一块学习古诗,并了解古诗的创造背景,诗人的写作心态等等,为后续的解读古诗打下基础。第二点,创设问题。教师创设如下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你们如何理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诗句?与此同时,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相应的情境,并积极地与学生进行互动。首先,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画樱桃的的小故事,让学生思考:从画樱桃的故事中,你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小洛说:“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我们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其次,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盲人摸象”、“管中窥豹”的故事,并让学生发表观看故事的想法。小宇说:“通过观看两个故事典故,我明白任何人的认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第三点,开展深入探究。教师对学生说:“通过以上两个实例,并联系诗中的诗句,请大家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小洛说:“诗人之所以可以看到不同的情形,是因为他观赏的角度不同。与此同时,我们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认知的局限性。这要求我们在做事的过程中,应多听取他人的意见,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一叶障目的认知错误,获得良好的结果。”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教师让学生从不同的情境中,思考文本内容,提升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能力,促进多媒体教学的有效性。
三、使用微课教学法,提高学生阅读目标性
微课是一种短小的视频,运用简练的语言,对某个知识点进行精简,旨在提升教学重难点知识的讲解效率,增强教学的高效性。微课可以运用于教学的各个阶段,达到不同的教学目的。在本文的论述中,教师注重从课前预习的阶段,运用微课,真正让学生运用微课,开展课前阅读预习,为学生提供充足的阅读空间,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也能 发现阅读问题,让学生在课上的阅读学习中更具有目标性,最终达到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
例如,在讲授《爬天都峰》这篇文章时,教师运用微课的方式,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并在此过程中,制作相应的微课学习单,让学生结合微课学习单的内容,进行针对性的阅读,并引导学生对阅读结果进行分类,比如,让学生分成已解决的部分、未解决的部分以及存在疑惑的部分,从而让学生的阅读更具有针对性,增强学生课堂阅读学习的目标感。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设置如下三个微课阅读问题:(1)作者为什么在一开始登山的过程中,产生畏惧心理?(2)作者是如何一步步盘上山顶的?(3)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对你有何启示?与此同时,教师运用现代通讯技术,与基础薄弱的学生进行沟通,并针对他们提出的问题,进行启发性的引导,注重让学生独立阅读相应的内容,并在阅读的过程中,让他们独立找到相应的答案,让学生享受独立发现知识的成就感。与此同时,教师与学生进行沟通,以微课中的三道问题为基点,记录学生在阅读中出现的问题,并结合他们的阅读水平,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在再次上课后,教师邀请学生分享学习成果。通过学生分享个人的学习成果,教师发现大部分学生可以解答微单中的一二道题,但是不能解答第三道题。为此,教师运用生活化的方式授课,让学生从生活的情境中感知文本,促进学生对此部分内容的解答。
总而言之,在构建生本理念小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真正让学生讲话说完,并理解学生所要表达内容,从而进行针对性的引导,真正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
[1]强亚雄.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探讨[J].科学咨询.2017(19)
[2]李秀伟.试论如何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中国校外教育.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