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张鑫 苏冬玲
湖北省武汉市光谷第二十六小学430070;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第二小学430070
摘要:朱永新新教育理念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体现了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总体而言,新教育理论十分强调行动,将“只要行动,就有收获”作为实验价值取向。而这里的“行动”,主旨是改变我们的教育行为,是一种追求教育行为改变的行动。并且重视对学生生存状态、教师行走方式以及学校发展模式的改变。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师生定位,增强互动,结合新教育理论,重新构建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教育理论;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探究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主要是机械式的被动教学,课堂中师生、生生互动效率低下,学生被动学习时对知识的消化吸收效率不高,语言和知识的应用能力也发展有限,无法实现充分的素养培养。而新教育理论下对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重新构建,要求教师应当加强教学互动,改变传统师生地位,尊重学生主体,发挥教师主导,创新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提升语文教学实际效果[1]。
一、调动兴趣发展,创造环境
活泼好动、具有旺盛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小学生的客观发展特点。但细分之下,高年级学生由于逐渐具备一定的自控力和自我意识,因此学习也具备一定的自主性,更倾向于独立思考。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高年级学生的兴趣发展特点,努力创造良好的互动教学环境,让学生逐渐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从机械学习向能动地学习转变[2]。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课文《穷人》的学习中,教师可根据高年级小学生能够独立思考简单问题,表现欲和好胜心强的特点,鼓励学生在课前完成自主的生字词和课文预习,并提醒学生要在课堂中提问:用生字词造句或编故事,提炼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谈论自己对于穷人夫妇行为和品质的体会及看法。并且在课堂展示环节,教师可为学生提供投影仪、多媒体等教学设备,让学生能更顺利、充分地展示预习所得。满足学生的好胜心、表现欲的同时,也强化了学生的语文学习成就感和自信心,成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主动表达转变。
二、重视生生互动,倡导合作
尽管高年级小学生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但由于经验与知识面的限制,在面对一些较为复杂、深奥的问题时,个人能力则表现出明显的不足,长期下去容易影响学生的自信心和耐挫力。而合作学习,既能够通过集体的智慧来弥补个人的不足,解决复杂问题,更能在通过合力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强化个人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精神,并且能加强生生互动,促进良好的同辈交流,通过集体来影响成员个人以积极、热情的态度投入到合作学习中。例如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表里的生物》课文中涉及较多的人物内心情感变化,而由于小学生平时在生活中缺少一定的仔细观察和体会的经验,对自己的日常行为、体验和感悟的积累与分类能力不足,因此在学习他人的情感时,便会有些无从下手。因此教师就可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每个学生围绕同一主题展开分析,并在组内共同交流和讨论,选择分角色朗读课文、分段分析人物行为和语言等方式,来逐渐将每一个人对每一部分的理解作为拼图的一块,最终通过全组成员的努力,能够较为准确、全面地实现对课文主旨的把握和对人物情感变化的体会及原因的了解,提高学习效果。并且在最终呈现环节,每个成员都从集体成果中感受到自己的贡献,能很好调动学生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后续学习中。
三、改善师生关系,深入教学
教师应当结合新课改背景,根据新教育理论来对传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进行转变和改善。将教师放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上,从领导地位转变为主导地位,发挥教师作为引导者、辅助者的作用,鼓励学生与自身进行有效互动,让课堂活跃起来,丰富起来,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营造更加和谐的师生互动关系,实现真正的学生从被动向主动的转变,有助于引导学生更深入地学习。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鲁滨逊漂流记(节选)》时,教师可播放《鲁滨逊漂流记》影视资料,请学生在观影之后回答:鲁滨逊的真实处境如何?他遇见了哪些困难,如何解决的?通过有效提问来帮助学生快速掌握课文内容,并且能够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推动课堂顺利开展。在对鲁滨逊人物角色分析的过程中,教师还可通过画图的方式,一边提问一边请学生回答,或请学生负责画图来加强互动,让学生对鲁滨逊人物性格有更深刻的理解。或教师可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对课本内容的情景表演,教师在其中扮演一个角色,并为学生的准备和表演过程提供指导,与学生共同完成作品的展示。让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得到发展,也能在教师的帮助下发展良好的语文学习自信心和主动性。
结语
新教育理论的实践中心是围绕“行动”所展开的。教师应当把握对学生生存状态的转变,对教师行走方式的转变的核心内涵,重新构建新的互动语文教学模式,让学生从被动、被限制的传统地位中解放出来,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教师的辅助下更充分地提高语文学习水平,发展个人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陈秋圆.朱永新:探路未来教育的“行动派”[J].小康,2020(19):22-24.
[2]朱永新,冯骥才.教育应该让人幸福——朱永新对话冯骥才(之一)[J].河南教育(基教版),2020(0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