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顺清
湖北省恩施市盛家坝民族初级中学
摘要:课后复习是为了帮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一个二次巩固,帮助学生更好的记忆,且在复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较为轻松的找到自身的不足,以及在上课的时候因为种种原因而产生的遗漏,当学生找到这一点时,就可以根据这个情况进行重点突破,让自身的知识点更加完美。且在复习的时候,也可以对自己的知识框架进行一个更好的梳理。复习的时候也可以整理错题,防止自己在同一个地方跌到两次。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后复习;重点突破;知识框架;错题整理
学习就像是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中寻找回去的路,第一次的时候你可以请导游带着你走出去,但下次再次来到这里的时候,你很可能会看着几近相同的道路而一脸茫然。而课后复习就是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当这座完全陌生的城市走过一遍,便不是完全陌生,当走过第二遍的时候,你的记忆已经能够记住大部分的路口,当第三遍、第四遍、第五遍完成的时候,这座陌生的城市就会像你最熟悉的家乡一般,轻车熟路。
一、找到并弥补薄弱点
一节课四十五分钟,注意力长时间的高度集中,成人都难以做到,更别说学生了。教师或许可以掌控教室内的诸多因素,但窗外的麻雀、白云甚至太阳都是不受控制的因素,学生很容易被其吸引过去,而学生的注意力一旦分散,很容易错过或者漏掉一定的知识点,这种情况下,课后复习的作用便显现了出来。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薄弱点,并进行专项突破,将自己打造成一个铁桶,刀枪不入,水火不侵。
例如,我在讲解“光的直线传播”这一课程的时候,会在讲解结束之后,给学生留下一个作业,“光为什么会沿着直线传播?”,这个问题学生很难回答,因为其并不是书本上的内容,而这种情况下我为了激励学生,会给出一个奖励“回答成功的学生可以获得一次不写作业的机会”,这个奖励对学生来说非常吸引人,学生自然也会为了这个奖励奋勇向前,而学生想要完成,就必须查阅一些资料,在这个过程中,找到自己的薄弱点,并进行重点突破。复习的目的就是查漏补缺,且在面对一些比较难的知识点的时候,学生很容易出现,上课还记得清清楚楚,但下课就忘得一干二净,这种情况下,复习就显得极其重要。
二、帮助学生构建、梳理知识框架
知识框架就像是一个书架,而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就像是上面的书,而随着学习的深入,书架上面的书也在不断的增加,这个时候,如果学生没有一个好的整理这些书的习惯的话,很容易出现在用的时候却找不到这本书放到了那里。
但学生习惯性的梳理知识框架时,在用到某一本书的时候,就可以轻松的找到。在考试的时候也是如此,明明会这道题,但却因为寻找知识点而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得不偿失。
例如,我在讲解“光的反射”这一课程的时候,因为这片课程位于光现象这一大章节的核心部位,也是承上启下的重要内容,所以我会在开始讲解的时候先帮助学生回忆一下前面一章节的内容,帮助学生进行复习的同时,以此引出这一章节的内容,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一个梳理,让学生在想到相关方面的知识的时候,会自然而然的想起来这两章节的内容。而在我讲解结束之后,我也会对学生布置下任务,“提前预习下一章节的课程”,并且以这一章节的内容激发学生对下一章节的期待感,并且引导学生将知识整理在一起,帮助学生在需要的时候,更加轻松的找到。
三、错题整理,查漏补缺
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树,总会遇到一点麻烦,就像是错题,就像是成长路上遇到的一些不顺心的事情,有的小到相当于你在学走路的时候摔了一跤,转眼间便忘得一干二净,这些很正常的现象。但摔了一跤,就必须知道自己为什么摔,犯错了,就必须知道自己为什么出错,防止自己再次出错。通过错题整理,学生可以很直观的找到自己犯错的地方,并加以改正。
例如,我在讲解“光的折射”,这一篇课程的时候,因为这一章节的重点难点比较多,所以我会在讲解结束之后,顺势对学生进行一个当堂训练,学生在没有及时消化这些知识点的时候,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而我会当即对这些出错的问题进行一个讲解,并告诉学生“课下好好复习”,并不告诉学生我会在下节课对这节课的错题进行一个提问,学生在不知道的情况下很容易把我的的话当成耳旁风,而我只需要在下节课再次进行一个突击检测,对成功回答上来的学生,给一个大大的奖励,比如“一小时的玩手机时间”,对于这种奖励,学生向来都是趋之若鹜,而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之后,我就可以对学生说,“只要大家做好错题整理,下次也有机会得到奖励”,有了目标,有了奖励,学生自然奋勇向前,努力学习。
总而言之,课后复习无论是对学生还是教师而言,都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学生学海畅游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各种阻挡我们前进的问题,而课后复习就像是一柄利剑,可以轻松的找到这些问题的弱点,逐个击破。而对于教师来说,学生自主的进行课后复习,教师的教学压力就会轻松很多,也就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学生身上,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金明玉.探究式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少年,2017(35)
[2]刘小红.关于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有效性学习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