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杰
北京市顺义区教育研究和教师研修中心
中国传统文化日趋多元化,成为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方法之一。基于美术学科的教育规律,通过“馆校合作”的教育实践,对符合学科特点的“馆校合作”模式进行研究,充分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从多元化的角度认识其价值,引导学生深入生活、收集素材等活动,从感知、理解、再现传统文化美术的深厚,养成爱观察、爱思考、善表达的好习惯,创新传统教学模式,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创作素材,有选择、有内涵地表现生活中的情境,提高艺术素养。
一、研究背景
1.国外研究现状
“馆校合作”源于十九世纪末现代博物馆教育理念,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吉尔曼(Benjamin Gilman)推崇古德(George Goode)的博物馆应当传播知识与文化的观点,并首先引入解说员。随着博物馆的普及,公共教育的功能在欧洲国家逐渐得到认同,并出现相关研究。1992年美国博物馆协会发表的研究报告《卓越与公平:教育与博物馆的公共维度》认为博物馆教育不但是一种公共服务,还应当被贯穿于所有的活动和日常行为中,这为后来的“馆校合作”教育理念提供了契机。以场馆教育信息模式和经验模式和四个范畴(指导说明教育、刺激反应教育、发现学习教育、建构主义学习)为代表的博物馆教育理论提出,为“馆校合作”在“场馆”维度上的教育教学模式提供了策略支架,即鼓励观众(尤其是学生)在“场馆”情境中发现、思考、推理、合作、解决问题,使“场馆”与学校教育之间有了切实的结合。
2016年1月,奥巴马在众议院成员创立了一个21世纪技能小组,将能力的培养目标推广实施到学校、学区和专业发展课程中。目前最受各经济体和国际组织关注的7大素养:公民责任与社会参与、沟通与合作 、学会学习与终身学习、创造性与问题解决、批判性思维、自我认识与自我调控、信息素养。
2.国内研究现状
近年来国内“馆校合作”协同教学的研究成也有一些,大多集中在一是“馆校合作”的机制研究。聚焦在基础理论层面探讨“馆校合作”的形成机制,教育形态、教育模式的内在构架。二是以个案的课程实践为切入点的“馆校合作”教学研究,三是“馆校合作”的经验总结和项目介绍型研究,以上三类研究涉及到“馆校合作”的基础模式,但专注于美术学科范畴进行的讨论并不多。其次,有关小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的探究,在全国各地许多学校早已自发形成了校本特色,甚至编写出了校本教材,但还处于探索阶段。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
为此,我们基于教材、依托传统文化方面的技法、结合《新课标》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要求,开展相关策略研究,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美术能力、培养思维品质,对于学生美术素养的提高是非常必要的。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馆校合作模式:是在核心素养前提下,美术学科中一种新的教育教学模式。相关“场馆”与学校开展合作,共同完成特定的主题教学和主题活动,这里包括从教学实践角度来看,美术学科素养标准中“图像识读”和“审美判断”、“文化理解”在“馆校合作”课程和活动场景中具有很明显的针对性,可以考察师生学科素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而“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则为“馆校合作”模式的多种学科融合的教学形态预留了宽广的空间。
(二)传统文化技艺:是指一门有着悠久文化历史背景的技术、技能,并必须经过一定深入研究学习才能掌握。每一门技艺都是民间传承下来的,有着悠久历史。包括:剪纸、皮影、刺绣、泥塑、戏曲等。
(三)美术核心素养: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态度、创新能力、文化理解
(四)教学策略:是为达成教学目标而采用的一整套比较灵活的教学行为,在教学实践中依据教学计划、学生身心特点对教学原则、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一种整合应用,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全局性和指导性。
“馆校合作”作为一个大的系统,“场馆”作为资源子系统包括展品、活动、空间和教育配置等关键参数,通过“馆校合作”使之发生有效的多向联系,形成相适应的关联课程、活动方案、教师研修等应有的功能和方式,从而完成“馆校合作”模式的协同教学任务。
二、研究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以美术学科教学在“馆校合作”模式下的活动范式的形成(包括策划、组织、实施、展示、评估),以及学校资源系统和场馆资源系统在此模式下协同教学、关联课程形成的内在机制为主要研究目标。巧用传统文化技艺培养“素养型”学生,形成具有实效性的小策略。研究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路径,探寻与总结培养学生专业素养的教学资源。依托课堂教学,巧用传统文化技艺形成适应学生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能力。
(二)研究内容
基于馆校合作模式下的美术教学中,自然渗透传统文化技艺,传统技艺巧妙与课程融合 ,设计不同学段适宜的技艺学习内容。尊重学生差异,形成实用的策略方法,在学习中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并分享优秀教学经验与资源到教学一线。
三、研究实践成果
(一)整合馆校资源、创新使用教材建立融合课程
在小学美术课程中要让学生广泛接触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美术作品,将场馆的展品、场地、设施、活动、课程等转化成教育资源,拓宽学生的美术视野、提高鉴别和判断能力、提高艺术素养,努力让学生在绘画、工艺、制作、欣赏等方面有很大的提升。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将传统文化技艺与教材结合,开展与传统文化技艺相关的各种活动、诱导学生自觉参与,培养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如整合”燕京八绝”非遗技艺与小学美术教材的设计应用领域知识内容,设计融合课程“玩转景泰蓝”“走进花丝镶嵌的世界”等3-6年级的系列融合课程,编写一套供师生共同使用的校本活动手册,收到不少专家与学生的认可。
(二)走进艺术场馆助力学生发展与必备品格形成
“馆校合作”模式下进行的美术教育教学符合持续学习、终身学习的素质教育大概念,符合“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创意实践、审美判断、文化理解”的美术学科素养要求。充分运用馆校资源,选取实效性的传统文化技艺培养“素养型”学生的实用方法,使习惯成自然,变要他学为他要学,由表面渗内心,提高课堂实效,促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在我们围绕 “燕京八绝”设计的系列课程,充分挖掘学生潜力。结束艺术场馆的平面、立体资源,通过参观、讲解介绍、非遗大师的技艺展示等,从图像识读到审美判断、再到美术表现和活动中创意实践,通过学生亲身感受、以多媒材实践感悟燕京八绝的文化内涵,这是我们课程之初设定的目标,在整个环节中突出学生发展,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是我们一直努力做到的。
其次,学生走出班级进入艺术场馆,通过创意活动带动学生感受文化、参与实践,培养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自然式学习,提高学习意识、提升学习兴趣。 在美术学科视觉化、情景化的优势教学活动中,构建学生核心素养基本框架、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这对学生的成长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依托课堂教学,巧用传统文化技艺形成适应学生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能力。教育应该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首先要求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需要习得一定的文化基础,这个过程经过在校学习、社会学习,这关键在于自己的自主发展,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最终要运用到实践中,要参与社会生活中,与他人协作即社会参与。所以“核心素养”的学科教育教学能够促使学生发生各方面的改变。在本课程内容上多强调学生即课程,教师即课程,暨强调教师和学生合作探究和创造知识的过程,强调知识的再生成与学生个性发展性。
(三)跟从国家非遗传承大师、关注民族文化技艺的传承
我们结合“馆校合作”的特点,实践总结传统文化技艺学习的最佳时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探索欲,从而使学生自觉地接受传统文化技艺,同时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使学生真正成为“素养型”学生。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观察、学习、掌握传统文化技艺的知识、流派、传承与发展等现象,让学生有意愿对我国悠久的文化技艺进行发扬与传承,增强民族自豪感。在充分了解传统文化技艺运用的规律,能够准确地把握学生发展的方向,针对不同孩子,抓住个性差异、发展个性,给每个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打下基础,并指引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研究过程中总结学生素养培养、教师专业技能与提升的经验,开展丰富的交流展视互动,发展技能的同时完成民族文化传承任务,提高民族文化自信心、增强民族文化自豪感。在研究过程中,不紧紧学技艺,更要学习非遗传承人身上的“民族情怀”,让民族文化传承下去。
(四)实践总结丰富的管校合作教学模式
“馆校合作”模式下所进行的美术教育可以通过改变教学形态,对多学科融合、协同教学、多元教学和关联课程,起到支撑作用。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提高教师的研究意识与研究能力,形成培养学生素养的教学小策略,为教师教学提供指导。在研究过程中创新如下教学模式:双师同堂模式、讲练结合模式体验与探究综合模式等,使得教师有度的教和学生有效果的学,从而到达教与学的统一。
(五)巧用传统文化技艺培养“素养型”学生,形成具有实效性的小策略
在我们设计的系列融合课程中,我们结合传统艺术、场馆、材料与教学的共通性基础上,设计实用的教学小策略,如“巧创新”“材料替代”“工匠大闯关”等策略,用来服务本课题的教学实践研究内容,使得教学内容、模式上更加丰富,学生积极性更高,教学实效性更强。
综上所述,利用“管校合作”模式教学带动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与发展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有效手段,一方面传承像“燕京八绝”这样的非遗文化技艺,向大师学习工匠精神,利于学生传统文化知识学习与优良品格的行成;另一方面,有利于教师积极开展传统文化的教学研究,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使得教、学协同发展成为可能。
参考书籍:
1.项隆元《试论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与差异》《文博》1991年
2.吴鏑《馆校携手合作,构建实践课程》《中国校外教育》2011年第2期
3.王乐《馆校合作的反思与重构》《中国教育学刊》2016年10月
4. 陈卓君《馆校合作模式下美术教育教师的能动作用初探》《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 年第2期
5.杨秋《博物馆教育的时代建构模式》中国文物报 2017年8月29日第 006版
6.占德杰 朱娟《故宫里的课堂》《北京教育》2018年
7.刘芳《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整合与利用问题研究》《市场管理》2018年
8.姚爽《浅谈我国科技馆“馆校合作”的几种模式》《科技与创新》2019年6月
9.吕鹏《美术学科的“馆校合作”模式初探》《中国中小学美术》人民美术出版总社 2019年8月
10.吕鹏《探索“馆校合作”的有效途径》《中国美术报》132期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