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法的整合实践阐释

发表时间:2021/4/12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1月1期   作者:胡金花
[导读] 在教师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际过程中,教师通常采用的模式是教师在讲台上带领学生阅读课文—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文本解读—学生认真做阅读学习笔记这样的流程。
        胡金花
        河南省信阳市新县啟福小学
        摘要:在教师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际过程中,教师通常采用的模式是教师在讲台上带领学生阅读课文—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文本解读—学生认真做阅读学习笔记这样的流程。这种固定化的教学流程难以提升学生的语文文本阅读质量,在这种情况下,读写结合教学方法成为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途径。相比于传统教学手段,读写结合法更注重于学生对文本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加深学生对语文文本知识的理解,从而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读写结合;整合实践
引言
        对于学生而言,阅读就像是输入环节,而写作就像是输出环节,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小学语文教学中,将两者进行结合,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新课程改革持续推进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被赋予了更高的教学要求,需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课堂中应用读写结合的方法,因为学生需要兼顾阅读和写作,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各方面学习能力,如想象力、创新能力等。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一)教师缺乏对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训练
        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局限下,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时往往是直接为学生讲解阅读要点,对文章的主旨大意、文章的结构脉络和重点字词句进行直接解读,并且将总结好的答案灌输给学生,要求学生记样板、学模式。这种教学过程相当于教师直接跳过了学生的思考环节,学生在此过程中没有主动对文本进行思考,降低了学生的阅读学习质量。
        (二)重视阅读能力而忽视写作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明显地发现教师过于重视阅读教学,而忽视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目前,由于学生的写作课时比较少,大多是一周两节写作课,并且教师都是在学生完成写作以后批改作文,这样对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没有太大的帮助。除此之外,安排的写作训练较少,有些教师对写作教学的认识不到位,他们认为只要增加阅读量学生写作就会有素材,就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而忽视写作训练。在写作训练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平时积累的重要性,还要更加重视写作训练。
        (三)阅读与写作呈现分离状态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体会文章所蕴含的意义,而写作则是通过文字将思想表达出来。只有将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才可以充分发挥阅读与写作的作用。部分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并没有将二者结合起来,致使读写分家,甚至直接向学生教授课文的中心内容,没有引导学生思考,忽视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一)利用读写结合教学引导学生续写课文
        课文续写是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而课文续写的主要对象集中于故事性课文的范围。在小学语文的教材范围内,包括了很多的故事性课文,小学生往往对于这些故事性课文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基于语文阅读教学与作文训练的整合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有效把握这些故事性课文特点以及故事性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课文续写,从而帮助他们在提升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有效发挥自身的写作灵感,创作出更多的优质续写故事。
        例如,教师在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下《景阳冈》一课的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结合《景阳冈》课文的内容,进行相应的课文续写训练,取得了优质的教学成效。首先,组织学生利用小组合作阅读的方式,通过自主、合作的阅读过程,对《景阳冈》课文进行详尽的阅读,帮助学生掌握《景阳冈》课文的主要故事剧情以及写作特点。

学生通过积极的自主、合作阅读环节,可以有效地把握《景阳冈》课文的主要内容及写作特点。随后,在学生完成对于《景阳冈》课文的自主、合作阅读之后,教师适时地向学生提出在阅读《景阳冈》课文的基础上,对“武松故事”进行续写的要求,使学生根据自身的阅读体验,积极运用思维,续写出相应的“武松故事”。如:学生A 的续写作品中描写了武松打虎后上了梁山,并在宋江将要受招安之际与鲁智深一起火并了宋江,并继续高举反旗的内容。可见,学生A 在整体了解《水浒传》小说情节的阅读基础上,抓住武松、鲁智深等好汉的性格特点,并结合自身的理解,写出了“武松火并宋江”这样的优秀续写作品。
        (二)以读促写:增加阅读数量,积累写作素材
        阅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成为写作的基础,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积累更多写作素材,为写作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同时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难免会因词汇匮乏而无法表达出语义。因此教师应督促学生增加阅读量,在完成课内阅读的基础上拓展课外阅读,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此才能源源不断获取写作素材。为此我采取相应举措,例如:首先笔者深入钻研课内文章,带领学生进行课内文章内容解析,从而使学生掌握更多的阅读技巧。其次在学生掌握更多阅读技巧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比如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在班级内部设置读书角,放置多种具有教育意义的书籍供学生课余时间阅读,或者开设阅读课程,一周中安排一节语文课为阅读课,使学生能够通过固定时间进行阅读,保证其定量摄取写作素材。
(三)培养读写结合意识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读写结合意识,对于增强学生语文读写能力是极为重要的。在培养读写结合意识时,语文老师应当注重学生的文章理解与领悟,在语文教学中,应当保证学生对于语文篇章有足够的掌握能力。小学生由于受到年龄、阅历和学习能力等方面因素的限制,对于语文篇章的领会还处于初步的学习阶段,这就需要应用读写结合的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的语文理解水平,从而能够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去消化作者的写作精髓,并将其更好地融入到自己的语文写作练习当中。
        例如,语文老师在讲到《落花生》这篇文章时,语文老师可以先从课文中容易让学生理解的内容入手,逐步深化文章的中心思想,并引导出文章写作特点。课文当中,作者用第一人称,从花生的好处开始引出下文,“谁能把花生的好处说出来?”这样的文章结构,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形成一个对后续内容探究的动力。语文老师可以结合文章,让学生总结出,由落花生联系生活,感悟人生哲理。就像文章当中父亲说的那样,“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必须挖起来才知道。”进而引出文章中心思想: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在阅读文章时,根据老师的引导,学生对文章的内涵进行深入思考,理解了这种用生活中普通事物来引申重要哲理的写作方式。语文老师在学生深入体会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将这种文章写作手法,运用于语文作文当中,这也是读写结合意识的一种重要的培养途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阅读课中,运用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非常重要。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在阅读过程中学习写作技巧,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写作中。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尽可能地发挥想象力,并耐心地指导学生训练读写能力,以帮助学生通过写作发展正确的思维逻辑,促进小学语文素养的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张艳玲.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法的整合实践分析[J].新课程,2020(20):63.
[2]黄素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方法初探[J].读写算,2019(31):98.
[3]吴小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有效策略的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19(31):135.
[4]方海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落实读写结合的策略[J].试题与研究,2018(27):73.
[5]陈进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法的整合实践阐释[J].课外语文,2018(15):98+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