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青春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三〇中学校
【摘要】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不断发展,在新时代培养时代新人成为了教育伟大工程中的目标,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就是劳动教育。新时代不断发展,培养新型人才是中学的教育任务,理应把劳动教育加入到中学教育制度中,顺应时代发展,响应国家号召,准确把握中学对新时代人才进行劳动教育的理念,推进教育方针,发挥教育价值,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辛勤劳作的观念,树立良好的劳动模范,为新时代育人作出贡献。
【关键词】劳动教育 新时代 实施途径 中学
【正文】2020年初,我国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其中明确指出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任务培养新时代青年,提高各阶段学生的体育素质,促使学生全面发展,身心健康。顺应新时代、新社会的发展,响应党的号召,我校在进行对学生的教育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通过举办劳动实践活动,帮助我校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表扬劳动模范,使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一、加强对劳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构建育人格局
我国全面开展劳动教育。不仅可以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为新时代提供人才上做出重要作用,还是实现中华伟大复兴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工作。改进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制,必须要发展劳动教育,劳动教育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决定性作用。在我校开展劳动教育过程中,要首先积极倡导劳动教育,培训教师深刻了解劳动教育的知识,并将劳动教育理念深入贯彻到课程教学中。还要纠正我校学生对劳动教育的忽视与偏见,构建我校完整的劳动教育体系,包括在校内开设劳动教育课程、校外组织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组建合格的教师授课考核标准以及学生能力评测标准等、与其他中学交流劳动教育的经验,全面构建劳动教育的育人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对劳动教育格外重视,还强调,要创造新时代人才必须要将劳动与创新和青年培养结合起来,国家成为世界强国必须要有劳动教育包括在内。对于青少年而言,劳动教育可以激发创造力,充满创造力的民族才可以具备前进的动力,培养出的新时代青年才可以与其他国家有竞争优势,中国教育才可以有明显的、真正的进步。
二、通过家庭、学校、社会联合促进劳动教育
我校在进行劳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联合家庭和社会,以学生为教育中心共同促进劳动教育。为了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人才,需要我校与家庭和社会共同合作。家庭教育对于学生教育发挥着基础作用,学生深受着家庭教育的影响。父母如果辛勤劳作,那么孩子在父母的培养熏陶下就会懂得勤劳致富的道理,但如果父母懒惰成性,那么孩子也一定不会学到劳动的美德。父母是孩子模仿的对象,对孩子有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的影响,因此家庭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学校对学生进行正规的劳动教育,具有完善的育人体系,各个环节都是在围绕学生教育进行展开。社会也通过提供一些保障性的机构,宏观调控、协助学校的工作,通过向学校引入高科技设备,提供一定的经济资助来提高对于学生劳动教育的质量。家庭和社会对于学校所提供的劳动教育有着很大的协作作用,家庭可以协助学校更好的开展劳动教育活动,社会可以为学校提供劳动教育的资金和设备,降低学校的教育成本,因此,我校在进行劳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家庭和社会的育人作用,联合发展,共同为国家培养新时代青年。
三、发展劳动教育文化,培养学生劳模精神
我校在进行对学生劳动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劳动教育文化的培养。劳动教育不能只局限于对学生劳动能力的提高,还应该形成一定的劳动教育文化,从内在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充分发挥我校校园文化的力量,通过让我校学生熟悉学校的历史教训、了解社会上企业的历史和创建过程,培养学生辛勤劳作的劳动精神 传播劳动教育文化,形成劳动意识,从内在激发学生的劳动精神和创业创新精神。也可以通过一些公共设施以及企业提供的活动基地来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请知名人士进行演讲引导学生深刻体会劳模精神,了解劳动教育的价值,体会劳动教育的内涵。对于劳模要进行表扬,事迹进行宣传,增强学生内在对劳动人民的敬爱之情,积极推动劳动教育对学生的感染力。在这种校内文化的熏陶之下,可以使我校学生受到感染,倾听劳模故事,近距离与劳模进行交流,可以保持这份辛勤劳作的劳动精神,成为培养学生质朴品质的推动者,培养学生劳模精神。
【结束语】总而言之,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劳动教育必不可少。我校在进行劳动教育的过程中,要先培养师生新时代劳动教育理念,全面贯彻劳动教育的教育方针,与家庭和社会相联合,推动我校劳动教育的开展,培养校内辛勤劳作的风气,激发学生的劳模精神。我国青年要充分发挥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作风,一步一个脚印,辛勤劳作,勇敢面对人生,健康乐观地生活。
【参考文献】[1]吴引娟.新时代背景下高中班级劳动教育推进策略探索[J].中学教学参考,2020(18):83-84.
[2]丁之境.新时代中学劳动教育内容体系的重构与实施[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9(07):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