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小学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发表时间:2021/4/12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1期   作者:叶民乐
[导读] 在现阶段的小学教育课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树立学生正确思想道德的标志,作为小学教师,有责任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引领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叶民乐
        东莞市石龙镇中心小学
        摘要:在现阶段的小学教育课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树立学生正确思想道德的标志,作为小学教师,有责任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引领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因而,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明确劳动教育对学生所产生的作用,而后借助劳动活动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逐步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推动劳动教育质量。
关键词:小学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学策略
前言:
        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小学阶段加强学生劳动思想可提升学生的劳动观念,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意识。为此,教师需要明确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劳动教育模式,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进而强化学生的思想道德。
一、劳动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一)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现阶段的小学课堂,固定的教学思路使得学生在面对劳动科目没有较大的学习兴趣,无法在实践过程中掌握学生对劳动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为此,劳动教育是进一步将体力与脑力进行结合,引导学生掌握多样化的劳动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意识。并且,对学生的卫生情况、问题解决能力等各个方面都可有效提升,教师可在劳动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责任强调更加重要,学生需要明确自身的责任与义务,努力完善自身的多方面能力。因而,加强劳动教育可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使学生在教师的安排下,做好分内的事,继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并且,教师可借助劳动教育纠正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及时解决问题,进而在为各方面负责的情况下锻炼学生的心理能力,使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
(三)有利于促进学生彼此间的情感交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的心理年龄并不成熟,在面对他人恶意的攻击时,往往会出现比较严重的现象,不利于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因此,劳动教育的另一个作用是可促进学生彼此间的有效交流,使学生通过沟通明确每个人所负责的区域内容,并培养学生帮助他人的劳动意识。而后协调学生彼此间的关系,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逐步引导学生缓解学习压力,实现劳动教育的作用。


二、劳动教育在小学阶段的具体策略
(一)开设有针对性的劳动课程
        伴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劳动课程逐渐退出小学课堂,使得学生的综合能力无法提升,不利于构建学生健康的心理状态。因而,学校可根据学生所处的年级阶段设置不同的劳动课程,像是一年级学生需要学习卫生内容,二年级学生需要学习家务内容等,以此不断深化学生的劳动意识。并且,学校还要利用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教学目标,树立学生勤于思考、勤于动手的能力,增强学生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从而不断加强对学生的劳动教育。
(二)组织班内班外的劳动活动
        为逐步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在班级进行劳动活动,还要发扬学生乐于助人的意识,带领学生去帮助低年级小朋友打扫班级卫生,实现班内班外的劳动活动结合,打造美丽幸福的班级生活。并且,教师可指引学生建立多个组织,以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展现学生的劳动成果,在学生提升劳动思想的同时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不断推动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班内大扫除活动时,就需要在过程中加深学生对劳动成果的尊重,培养学生帮助弱小的意识,弘扬劳动精神。在班级内,教师要逐一布置每个同学所要负责的区域内容,并在学生结束后进行检查,确保自己班级的卫生情况达到合格标准。而后,教师可与其余教师沟通,派遣学生去往低年级所在班级,帮助学弟学妹们擦拭窗户,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以动手实践为主要内容,塑造学生的心灵品德,加强学生对新型劳动关系的认识与理解,继而使得学生明白劳动的意义价值,增强学生的劳动信心。
(三)形成规范的劳动评价制度
        科学合理的劳动制度可约束学生的行为,推动学生的劳动效果。因此,在全面推广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师要在班级内制定一套规范的劳动评价制度,根据学生参与的劳动次数、劳动态度、劳动过程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纳入期末考核评分标准,以此不断促进学生的劳动素养。
        比如,学生在打扫完室外卫生区域后,教师可对学生提出表扬,针对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的表现,鼓舞学生的信心。同时,教师要根据部分懒惰学生的劳动意识提出批评,并以文化课为惩罚内容,以科学合理的评价制度使学生明白自身的劳动责任,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使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看到自己的成果而得到满足,进而加强学生荣誉意识,让学生明确劳动最光荣,不断促进学生在劳动过程中所收获的快乐,贯彻落实劳动教育理念。
结束语:
        总而言之,加强劳动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需明确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学校要积极开设劳动课堂,借助专业的教育指导强化学生的劳动素养。而后,教师要开展班内班外的劳动活动,锻炼学生的劳动能力,制定合理的评价制度,进而不断使学生拥有正确的心理状态。
参考文献:
[1]姜凤萍.劳动教育对小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调查[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7,(5).552.
[2]刘国飞,冯虹.新时期劳动教育的改进措施[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6,(4).16-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