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烨
四川省犍为职业高级中学
摘要:语文工具性、人文性的特定决定了中职语文教学要贴近学生现实生活,这是当下中职语文教师的重点研究课题。文章结合自身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指出了中职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走进学生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中职语文;贴近学生;教学研究
语文是中职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的人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通过对中职学生的语文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学生对语文提不起兴趣,其原因在于教师的教学远离了学生,不符合学生的实际认知特点。基于此,文章立足中职语文,从如何让教学贴近学生出发,对文章主题进行深入说明。
一、中职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一,语文教学方法落后。在当前的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过分重视理论知识,忽视挖掘其人文特性,不注重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让语文教学显得平平无奇。第二,内容缺乏工具作用。语文是中职学生开展专业课学习的基础,但脱离中职学生自身专业的语文教学,无法实现学生在专业技术上的创新和发展。第三,学生思想落后,语文素质偏低。受制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中职学生普遍存在厌学心理,以至于他们无法深入到语文学习中去,导致自身语文素质偏低。第四,语文教学被忽视。中职教学的特殊性决定了语文教学的地位,由于学校的忽视导致教师也失去了教学的信心,进而阻碍着中职语文教学的有序开展,阻碍着学生自身专业的发展。
二、中职语文教学贴近学生的有效策略
(一)基于学生学情,设定合理教学目标
文章针对本校学生语文素质偏低、基础薄弱的情况,制定了符合学生发展的语文教学目标。为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做好基础知识的教学,从字词句开始,并逐步的提升。针对本班学生语文基础不同的情况,我采取了分层教学法,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了相应的语文教学目标,比如能力强的A层次学生要求他们具备一定的鉴赏能力;对于基础薄弱的B层次学生,要求他们可以把握文本的情感和思想;对于C层次的学困生,则要求他们可以基于课后习题完成。通过层级目标的设定,可以让学生从自身学情出发进行学习,可以在保持学生兴趣的同时,让学生跳一跳够得到目标,进而让他们感到成功感。
比如在文章《科学是美丽的》这篇文章的学习中,C层次学生只要掌握基本的生词、短语并理出文章脉络即可;B层次学生要能够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中说出科学的美丽;A层次学生则要求他们思考文章对我们生活、学习的现实意义。在这种跳一跳可以摘得到桃子的教学中,可以将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全部发挥出来。
(二)契合学生的实际应用,为学生迈入社会做好准备
1.注重学生语言表达,提升学生的表述能力
考虑到中职学生语言表述能力差、毕业创业的需要,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摒弃以往长篇大论的教学方式,抓好课前三分钟,让学生轮流上台讲话,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体现在具体的教学课堂中为:设定礼仪交际的目标,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学识推荐自己,以通过循序渐进的开展从简短的话语到成篇再到辩论比赛,可以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比如在演讲中,待一名同学演讲完之后,下一名准备的学生首先要从表情、动作、仪态等方面对学生的演讲打分、评语,而且教师要肯定学生演讲中的优点,并积极指出他们存在的不足,在这样的训练中可以增强学生的表达信心,可以让学生得体、完整的表达,进而为自己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2.做好应用文教学,强化学生的书写能力
应用文是学生沟通的重要工具,是中职学生的必备技能之一。做好应用文教学,是实现学生工作需要的重要渠道。但体现在中职应用文教学中,教师却经常将其作为“附文”来开展教学,忽视中职语文的特性。为此,教师要做好对学生应用文能力提升的写作训练,通过设定介绍信、聘书等应用文写作主题,锻炼学生写作能力,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立足学生专业,开展中职语文教学
中职学生的语文学习以面向社会、走进工作岗位为基础,同时也要考虑中职学生自身专业的学习要求。但体现在实际的教学中,学校却存在重专业忽视文化课的现象。所以语文教师要立足学生专业,将其和语文融合起来,让学生体会到语文的工具性,进而主动进入到语文的学习中来,并为学生自身专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比如对于建筑专业的学生,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将中外建筑文学引入进来,再如机械、汽修类专业,教师要做好科技说明文教学,并引导学生从自身专业出发,写“数控机床如何操作”、“软件安装注意事项”等说明文,如此一来在夯实学生语文基础地同时,还实现了语文和专业课的结合,进而促进学生职业能力、文化素养的双提升。
结束语:
针对中职学生存在的厌学心理,教师只有做好语文和学生的贴近,和学生自身专业的契合,并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才能调动起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才能让中职学生全身心的进入到语文学习中来,才能为他们自身专业的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丁晓丹.浅议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教法贴近学生”[J].教育教学论坛,2013(011):98-99.
[2]孔俊梅.中职语文教学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J].数码设计(下),2018(003):23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