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职语文教育教学中渗透工匠精神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4/12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1月1期   作者:张晨
[导读] 工匠精神是随着我国这些年不断发展而逐渐走进大众视野的一种新型中国精神,对于我国当前和今后的发展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张晨
        山西省屯留区职业高级中学校  046100
        摘要:工匠精神是随着我国这些年不断发展而逐渐走进大众视野的一种新型中国精神,对于我国当前和今后的发展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语文这一基础课程作为中职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是传递工匠精神的主要途径和方式。虽然纵观整个教材,并没有直接讲述工匠精神的课文,但是教材资源丰富且具有极强的可创造性,所以教师仍然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教材进行深入重组和整合,将其中隐含的工匠精神找出并在课堂上传递给学生。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育教学;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作为我国当前主要的民族精神之一,要使这一精神在中国今后的发展中继续流传,就要让其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扎根,引导各个阶段的学生学习、思考、吸收这一精神。在当前中职语文教学改革进行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尝试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工匠精神这一概念,以此来发挥先进的思想对学生人生方向的指引作用,提高中职语文教学的实际效率,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职业竞争力,为学生今后人生的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一、结合教材知识,挖掘精神内涵
        工匠精神反映在中职教育教学中,就在于从教材、实际生活中挖掘学生精益求精、敬业乐业、专注坚持等精神内涵,然后通过课堂教学传授给学生,促使其成为具有工匠精神的劳动者,并将在日后的工作中依旧能够以这些优良的品德作为自己的工作准则,最终达到促进我国各个产业发展的目标。在理解了这一精神对中职教育的内涵后,中职语文教师在整理、概括教材中有关这一精神的内容时,就可以以这一内涵为基础,充分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来进行加工。
        例如,中职语文教材的第二单元第五课,课题为《科学是美丽的》。主要是通过对课文内容的讲述,引导学生学会感受科学之美,从而形成对科学的正确认识,以此来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而这一课看似与工匠精神无关,但如果深入分析,就会发现激发学生对深入探索科学奥秘的动力,与工匠精神中精益求精这一内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那么,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科学是美丽的》这一课时,就需要将课堂内容向工匠精神这一方面引导,让学生的思维能够很自然地从探究科学转移到对精益求精的思考上来。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提问学生:我们在深入探究科学的奥秘时,需要具备哪些精神力量来支撑?那么这时,学生就很容易想到“精益求精”这一精神,接着教师就可以进一步带领学生分析:精益求精对于大家今后的工作有着怎样的启示?如此一来,教师就自然而然地将课堂转移到了对工匠精神的探讨上来了。


二、适当开展活动,帮助学生理解
        中职学生在开展课堂学习活动时,很难将注意力持续集中在枯燥的理论学习上。且如果工匠精神的学习和传递如果仅仅局限于理论上的讲授,就显得与实际脱节,不利于学生的深入思考和实际运用。那么,中职语文教师在实际传递工匠精神的课堂教学中,就必须适当选择一些学生乐于接受的主题内容,以此为基础来组织开展课堂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为学生学习、理解和实际运用工匠精神提供更加有利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以中职语文教材第二单元的综合实践活动为例,其活动主题为“感受职业生活——与学长的对话”。主要是通过邀请已经工作的中职毕业生做一个微型的交流会,让在校中职生与这些学长们进行一个简单的会话,初步树立自己今后的职业理想,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为今后的就业做好实际准备。那么,教师在传递工匠精神时,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个课堂活动,科学、合理组织和安排,真正将这一活动落到实处。比如,教师可以在这一活动结束后,让学生简单地写一写自己对工匠精神在自己今后职业中应该如何运用的心得。如此一来,不仅有利于引起学生对这一活动以及工匠精神的重视,更能让学生通过实际活动的开展,深入理解工匠精神对于自己今后职业的影响。
三、结合时事新闻,理论联系实际
        工匠精神这一观念是我国当代兴起的民族精神之一,且这一精神的内涵正在随着我国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因此,中职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讲授这一精神时就必须结合当前有关这一精神的时事热点新闻,来让学生感受到这一精神具有较强的时事性,与他们日常的生活距离较近,以便于学生能够从更加实际的方面理解这一精神的实际内涵。
        例如,中职语文教材的第五单元第十三课,其课题为《一张诊断书》。主要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让中职学生理解主人公林巧稚的敬业乐业精神以及人道主义精神,为自己今后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那么,教师在实际讲授这一篇文章时,除了可以带领学生了解、分析教材中《一张诊断书》中主人公的工匠精神,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搜寻、整理一些与主人公林巧稚的敬业乐业精神相关的当代英雄,作为附加内容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比如,教师可以选择时代楷模——钟南山,作为教材内容的补充,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由此一来,教师通过将工匠精神的理论知识与当前实际相结合,让学生能够更加直接地感受到,工匠精神对于当前我国的发展,依旧有着较强的实际运用价值。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中职语文教育教学中渗透工匠精神的思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教师在实际教育教学中的不断摸索和总结。因此,中职语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结合教材主要知识内容,适当开展课堂活动,结合时事新闻,将贯彻落实工匠精神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为中职学生今后职业生涯和人生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孙琳,马园园.中职语文教学中工匠精神渗透的策略[J].知识文库,2020,(21):113-114.
[2]张颖松.如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09):1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