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理念下如何将传统文化实现活态传承的研究---以构成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为例

发表时间:2021/4/12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1月1期   作者:程素娥
[导读] 高校学生是文化传承的主体和新生力量,将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教育与专业设计理论教学相结合,在情景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
        程素娥
        潍坊科技学院   262700
        摘要:高校学生是文化传承的主体和新生力量,将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教育与专业设计理论教学相结合,在情景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在专业课整体教学设计中,教师如果能从实际情况出发,将传统文化中的思政教育相关要素和专业课堂的特征、学生的特点相融合,必将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综合人文素养。

        在新时代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现代教育模式达到了空前的发展,开放程度越来越高,线上线下教学相互补充,但传统文化教育方式未进行改变,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少之又少,对“洋货”高看一眼,对“洋标准”过于热衷。目前全球发展形势对高校学生的思政教育提上了更高的议事议程,对学生在学科教育中融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高校的传统文化教育不及时融入到思政教育工作中,很难适应当前大形势下的教育发展,对学生的培养也存在一些弊端。因此,如何结合当前的形势,以及线上线下的教学手段,总结最优的教学方法,把专业课程和思政教育工作相结合,发挥各自的长处,达到优势互补,将学生的培养在这次改革中得到更好的实现显得尤为关键。
一、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相关专业传承的现状
(一)专业课任课教师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意识有待提高
        在艺术设计类教师的日常教学过程当中,专业课教师具有传播文化思想的重要任务,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教师应该作为传统文化从传播者,不管是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环境中,教师应该把传统思想贯穿于整个教学教学过程中,增加传统文化授课频率,在教学中进一步启发学生将学生的价值观融于其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并且,部分教师在主观意识上把思政教育归结到思想政治课程,觉得和专业课程毫无关系,思政课程教师和设计类专业教师应该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内进行教学研究,不应该存在学科交叉或者没有意识到那些内容可以进行思政交叉。教师主观意识认知的偏差通过课堂内外教学直接影响了学生也存在认知意识的偏差。在专业课整体教学设计中,教师如果能从实际情况出发,将传统文化中的思政教育相关要素和专业课堂的特征、学生的特点相融合,必将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综合人文素养。
(二)学生自身人文素养和价值观有待引导提高
        高校学生是文化传承的主体和新生力量,但受各方面的影响,设计艺术学相关专业学生文化课和文化素质有点欠缺,其特点表现在:有较强的创新性和想象力,意志力顽强,专业技能娴熟,但是对文化课程学习不够深入,特别是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方面没有热情,被动应付。追求个性发展,欠缺自我约束力。根据这些特点,教师要从与专业相关的传统文化入手,指定号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授课方式,对学生做引导,建立“教书+育人”的导向,增强课堂教学气氛,将传统文化融于在思政教育中,逐步构建起课程教育方式和方法的学习体系。
二、传统文化在专业课中活态传承的重要性
(一)教育部课程思政改革要求
        教育部在相关文件中提出了高校新课程设计要注重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传统文化教育进行传承,突出重点、注重时效,将历史文化、历史遗产等内容引入艺术类专业课程,分层次、分阶段辅导学生,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审美自信、人生素养。新时代传统文化思想是我们的精神命脉,把新时代传统文化教育和高校引导相结合能够实现育人树人,有助于通过相关设计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
(二)中国文化传播的大步发展
        我们要大力进行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将其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本质进行研究了解,进行发扬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是历史上道德的传承,拥有上千年的历史,内容丰富,需要学习和研究的事物非常广泛,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要借助新时代变迁,对新时代文化建设工作深入推进,在课程设计上进行详细规划,借助课程的学习将传统文化融入新时代,使其传承与发展。
三、传统文化传承与构成设计教学结合的意义
(一)增强学生的文化素质、提高学生的思想素养
        思政课程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本源,要加强对学生思政方面的教育,在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中进一步体现,提升学生的自身素质。艺术类的学生相对其他专业的学生来说在入学时的文化科成绩要求相对较低,文化素养相对弱一些。思政课教师首先要提高自己的教学修养,才能培养出自身思想素养好的学生,将思政教学的内涵要义与艺术的本质进行密切的结合,用艺术的修养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增强自身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构成设计课程被定位为艺术设计类专业必修课,并且是艺术设计类专业的第一堂专业课程内容,可以说它是设计表现的起点和基础,其重要性可见一斑。为后续相关专业课程的有效深入学习提供必要保障,对学生今后的专业课学习乃至将来工作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二)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观察技能,培养有文化有素质的的接班人
        思政教育创新发展于价值内涵、人脉传承、红色基因、传统历史等多个方面。在构成设计课程中平面元素,色彩元素,立体元素都可以很好的体现,在蕴含于多个方面的学习中,在校大学生可以运用学到的知识,掌握一些在构成设计中的技巧和方法,将构成设计与思政教育进行融合分析,研究构成设计元素在思政教育方面的应用,把构成设计的构成内容、构成形式、构成范围进行扩散,思政教育可以运用各种方法对构成设计资料进行挖掘,把教育的方法运用到教学中,让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一步增强,进一步增加学生的实践观察能力,对历史文字的信息分析能力,图像收集材料的研判能力,将传统的文化通过行为元素进行表达,将表达形式进行文化的传承,让传统的核心价值观在自身等到更好的发挥,成为有知识有品德有作为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三)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
        传统文化是学生学习的一项基本知识,是一个民族的根基,新时代的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越来越不重视,接触越来越少,查阅的资料稀缺。传统文化的亟待活态传承,通过构成设计课程项目推进传统文化产品化商品化,这样可以更直接的走进青少年的生活。学生通过参与传统文化产品的市场化开发,产品获得社会的认可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满足感、成就感和价值感,更能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可,从而做到自觉树立文化自信。在设计教学中用好思政教育贯穿于学习中,让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每项教学内容中体现,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还能提高学生融于社会的能力,更能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通过产品专业课程中的项目设计,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文创产品,做到了传统文化的时代传承。

四、构成设计课程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实践
(一)教学设计方面
        专业课设计构成包括点、线、面的交集,学生要掌握专业设计课程的核心需求教学内容,对新时代社会所需求的内容进行设计,对色彩文化进行研究,对当形象形态设计案例等进行分析,同时将将思政内容有机融入专业课程设计,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学科优势,让思政内容与专业课程设计进行对比,从而发现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学生能力上提升其思想境界。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专业特性,具体可以采用的教法是1目标引导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索、总结发现:2比较推动法:展示平时作业作品、比较作品解析作品;从而提升学生的成就感。
(二)基本知识与实践技能方面
        将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教育与构成设计理论教学相结合,在情景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在课程沉浸式教学中项目授课,可研究不同的课题,利用学生的课堂知识和课题转换,发挥学生的潜能,将学生的创新创造意识、团队协作意识等得到有效的发挥和体现,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例如在传授三大构成的基本形态元素,构成的方法和美学形式美法则时,引导学生欣赏和创作带有思政内涵的构成作品,并发表对相应作品的感受。在上课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主导为主,学生自发学习为辅的原则,让学生在体验式教学中学做并用,总结成果。采用演示、案例讲解分析等教学方法有机结合,启发和引导学生以传统文化为创作思路的构成设计思维,训练学生相应的动手能力。

在社会情感与价值观方面尽力做到,培养学生主动体会构成在生活当中的形式美与秩序美,树立积极乐观向上的设计心态,体会“设计来源于生活、最终服务于生活”的设计理念,在设计构成课程学习中,让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与传统文化学习内容相结合,将艺术形式的构成在每项课程学习中进行表达,使课程教学丰富多彩,传统的价值体系逐步形成,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逐步形成,学生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水平得到提升。
(三)“课程思政”教育内容的具体融入
        专业课教学包含精神内涵、文化价值的学习内容,将二者有机融合,通过思政教育达到融汇贯通。在设计构成课程的学习中,将思政教育内容通过学习进行传达,通过专业实践进行价值的体现。构成设计案例中“文化”的鉴赏与形态元素提取的探索,主要是从创作取材作为作品创作的切入点来了解作品的艺术价值与文化内涵,通过优秀作品影片赏析、参观讨论交流、作品构思创作等形式引导学生学习并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国传统精神,活态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1.中国传统文化在我们教学课程中有很多文化元素都可以成为创作素材和力量的源泉。关于道德修养的有:像古代圣贤所传播的“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等优秀品格。关于秀美河山民族风情的有:泰山黄河等名山大川风景建筑形象、中国各个民族特色服装的绚丽色彩和美好寓意。关于民间传统特色有:桃花坞、杨家埠年画,剪纸艺术,刺绣,戏剧等等。这些都可作为构成设计创作素材资源,从学习过程中感受传统历史文化的魅力与蓬勃发展的生命力,我国有五千年的中国历史可以追溯,在课程教学与艺术创作中可以结合,使学生体会和感悟其中蕴含的悠久传统文化并引导学生传承并发扬光大。
        1.平面构成中渗透对传统审美的认识,对称的美学形式在中国建筑中被完美体现,端庄肃穆的北方园林建筑,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尊崇自然人景合一的南方园林。平面构成设计教学就是从大自然新鲜事物中发现创作元素,创作灵感;从群众正在共同创造的先进文化以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中理解色构中的绿色文化。
        2.色彩构成中渗透红色文化教育。让学生们如何从色彩构成中了解红色文化教育,从色彩构成的暖意中,感觉到这里流淌着一种历史沧桑下的沉重。感受到其浑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近距离的感受中国近代红色文化历史,起到文化强国,提升民族自信心,增加爱国主义信念,宣传红色文化为理念,好好学习,更好的为建设和谐社会服务。大力开展思想政治、历史文化、品德育人等方面进行实践活动,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心履职,担当有为,传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学习继承老一辈教育工作者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薪火相传,开拓进取。在农圣文化展馆,大家被浓厚的农圣文化气息所感染,表示要继承和发扬农圣传统文化,一张张珍贵的历史图片,一件件斑驳的革命武器,一份份详实的文献资料,生动记录和展示了我们党在革命战争年代顽强拼搏的革命思想,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清正廉洁的优良作风,诠释了为革命事业奋不顾身的崇高精神。办好红色文化主题活动、讲好革命故事,让红色文化活起来、传开来,让更多的人看得见,记得住,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力量源泉。
        3、引导学生在色彩构成中找题材、找创作灵感。色彩构成是对事物的一种空间色彩想象,通过色彩的转换引导学生从点到面到线进行发散思维的创作,找到色彩构成中的题材和创作灵感,让色彩在每个学生大脑中酝酿进行空间的转换,在新时代社会主义中将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结合提炼出色系在教学中的应用,找到色彩在传统文化和现实社会中的灵感,并用各种方式对色彩中的灵感进行保存,作为创作元素中的一种进行描述与润色。
(四)“课程思政”教育内容的融入
        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教育教学组成的重要内容,将传统文化融入到产品设计专业教学中,传统文化与课程体系的融合并不局限在某种学科,它是全学科教学的融入。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化的探索,进行创新设计,最终通过创新产品助推传统文化的传承。
1、文化引导融合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的引入,应该深入的对传统文化进行分析,如何与学科专业相结合,不是随意的加入一些传统文化的知识就可以了。探索思政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创新发展之路。特别是在文创产品设计是有规律可循的,将文创设计的灵感和元素与传统文化元素相结合,更加符合我国设计曲线的发展,有利于将传统进行传承。2020年在山东省第十届“学院创意杯”、2020年度“泰山杯”广告大赛暨“抗击疫情”公益广告大赛中。我校建筑与艺术学院2017级动画专业学生刘梦洁获平面类银奖,2018级环境设计专业学生路飞跃获平面类优秀奖,我校获“最佳组织奖”。获奖作品呈现出原创性强、设计性强、文化传统融合度高的特点,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山东省当前广告设计创意发展水平,特别是“抗击疫情”公益广告大赛获奖作品主题突出、艺术性强、表现形式多样,从各个层面展示了全国上下同心、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行动和成效,发挥了公益广告普及科学防控知识、传递正能量、提振信心的重要宣传引导作用。文创产品设计是美术设计各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它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自然、表现自然、进而创造性地进行美术设计创作,面对大自然来实地进行造型训练的必修课程。将文创项目设计与写生基地的山山水水,村屯内外,美丽的岸青村、幽深的大岭村、古朴的水峪村、溪水潺潺的崔崖村、群山环抱的桃行村、险峻高深的水峪村、大气磅礴的太行山脉……,通过思政教育与设计专业的融合,探索出培养同学们具备对大自然敏锐的观察能力、扎实的造型能力及自如的表现能力,在专业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将文创产品描绘出一幅幅原生态的山乡图画,定格住一个个精彩的瞬间,极大的激发了广大师生热爱自然、表现自然、歌颂自然的情怀。
2、自主探究,层层递进
        传统文化教育要做到知行合一。中华传统文化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就是传统与艺术的结合,将传统与艺术由学生自己进行分析研究掌握,对分析的内容自主探究,深入分析达到知行合一。学校扎根农圣故里、蔬菜之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修身、博学、求索、笃行”校训,“责任高于一切”教风和“勤学苦练”学风,坚持“以生为本、适合的教育”核心理念,开展“理想信念、家国情怀、励志奋进”等系列主题教育和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形成了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校史文化。
3、创新发展,薪脉相传
        传统文化需要新时代思想进行传承,将新时代思想融入新发展时代中,才能继承发扬。要从传统文化中取其精华,摒弃糟粕。潍坊科技学院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文化传承传承创新为己任,成立了文化建设委员会,建设了校史馆、农圣文化展馆、国防教育展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学生学习文化、运用文化、发展文化。推进以农圣文化为特色的通识教育育人模式改革,将国学纳入课程体系,开发了《农圣文化与国学经典教育》系列特色教材,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培养学生爱国爱家爱校情怀。师生原创52集动画片《农圣贾思勰》获山东省文艺精品工程奖。《齐民要术通俗读本》免费向农村、社区、企事业单位发放万余册,英译本即将出版。学校扎根农圣故里、蔬菜之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理想信念、家国情怀、励志奋进”等系列主题教育和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形成了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校史文化氛围。
        通过传统文化元素与专业设计课程结合,使得传统文化知识的精髓得到延深、继承发扬。潍坊科技学院坚持深入实施“三大主题”教育,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倡导“义务劳动一小时,让校园更美丽”,弘扬志愿精神,活跃学生社团文化。来自全国16个省(市)的莘莘学子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百余名国际学生,带着各自不同的文化在潍坊科技学院交流、碰撞、融合、提升,形成对潍科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最终凝聚为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的浓厚感情,升华、内化为步入社会的基做到了传统文化的时代传承,成为享用一生的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刘煜哲——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与创新
 《决策探索(下)》
李明辉——传统文化在高职教育中实现活态传承的研究——以产品设计专业教学改革为例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孙颖——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高级日语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