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4/12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1月1期   作者:马海云
[导读] 为了践行教育改革工作,新课标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马海云
        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民族中学 青海 海北 810499
        摘要:为了践行教育改革工作,新课标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以教学理念革新为基础,以学生主体作用发挥为支撑,以现代化教育方式为载体,不断探索符合当前教育实际的具体路径,解决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打造高质高效的道德与法治课堂。
        关键词:信息技术;道德与法治;教学
        一、应用信息技术,拓展教学内容
        随着新课程改革贯彻落实的更加深入,教育发展形势更加倾向于注重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也更为关注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因此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率特出更高的要求。小学阶段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不能只是简单地关注教材、教师,也要加强对学生、教学方式、教学设计的重视力度,培养小学生的品德素养、行为习惯也不能只是着眼于教材内容,而是要开阔视野,创新教学理念、教学策略充分利用有价值意义的资源丰富教师教学活动。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紧随时代发展的潮流,科学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资源,借助移动互联网络、终端设备的帮助高效收集教学材料,并且将其与课本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优化课程资源。据此,学生既能学习课本中的关键知识,还可以丰富知识储备,拓展学习范围,为进一步深入理解道德法制内容创造良好的条件。
        例如,在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中的《学习伴我成长》一课教学过程中,为引导学生养成珍惜时间,热爱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可将学生提供给教师的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照片、视频应用信息技术制作成合辑,在课堂导入中进行播放,启发学生思考“你们从中发现什么?又是什么感受呢?”教师在实施引导,询问学生是不是在成长中学会说话、走路、写字、做家务等,这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断学习中逐渐熟练掌握。
        二、运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重难点
        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不同于中学阶段,其更为综合化、全面化,覆盖范围较广,课程涵盖国情、历史、地理、人文、法治、民族等方面的教育知识,并且其中绝大多数都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有着较大的关联性,因此重点、难点知识较多。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坚持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充实学生道德品质的认知能力,建立健全人格,促使学生形成关于道德情感、道德认知以及识别能力,进一步形成较为完善的道德品质。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中涉及到的重难点知识,信息技术由多种素材构成,如声音、文字、图片、动画、视频等元素,可以使教学内容更为生动、形象、真实可感,从而在课堂教学中便于加强学生的理解,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三、借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其承担着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举止、树立责任道德意识、健全法律意识等使命,尤其是在新课改背景下其价值更为凸显。

本门课程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这一特点决定教师在授课时要基于现实生活开展教学活动。
        对于小学生来说,其更容易受到声音、色彩、动画的吸引,为此借用信息技术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以此来激发其对课程的认知,使其积极主动地接受相关知识,培养内在的道德素养,感知到教学内容带来的冲击,并将之融入到自身行为规范中,从而产生约束意识更好地管理自身行为习惯,促进道德内化。
        良好道德思维模式的形成离不开引导,通过教师提出问题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引发学生思考,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借助信息技术运用音乐、影视片段等方式创设问题产生、分析、解决的情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可以对其中涉及到的道德行为展开思考,分析其中正确之处,并且可以对不正确的地方给予指正。
        为有效推动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这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道德原则的认知,同时有助于学生在亲身实践活动中感知道德,从而可以因此树立规则、法治、道德意识。
        四、应用微课视频资源开展教学
        随着“翻转课堂”教学理念的广泛运用,微视频成为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形式。尤其是其短小精悍、信息集中、形式丰富、简单直观、使用便捷的特征,逐渐成为师生追捧的对象。对于教师而言,通过短视频的形式,对重难点知识点进行梳理和讲解,化静为动,能够有效破解语言文字在表达上的不足,提升知识传授质量和效率,同时还能够将基础知识的讲解时间前置到正式课堂开始之前,将正式课堂用于为学生答疑解惑,师生互动,节省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对于学生而言,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有选择地进行微视频的观看,自主选择播放时间、播放地点、播放速度和播放次数,满足个性化学习需要,达到课前自主预习、课后巩固练习的多重目的。
        五、结语
        在小学阶段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地将信息技术应用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上可以在帮助教师充实课堂教学内容,开创全新教学模式,促使教学影响力从课堂中影响到课堂外。学生可以在教师引导下利用信息技术展开巩固复习,并且能够自主搜寻更多有趣的实例来完善教学内容。信息技术的高效应用,为教学课堂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氛围,加强师生之间互动交流,激发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欲望。在此影响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质量也将会取得显著的成效,教学质量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杨桂芹.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学周刊,2020(6):44.
        [2]徐志华.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素养提升的新思考——以崇明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发展为例[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9(4):113—116.
        [3]王佳.略论微课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研究,2019(7):48—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