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彬
江西省赣州市赣县中学 江西 赣州 341100
【摘 要】 通过实验探究深刻体验领会书本内容,画出图像将抽象的事物和过程具体化、形象化,更易使学生适应高中更为严谨、深入的学习。
【关键词】 发问;模型;初、高中的衔接;有丝分裂教学案例
一、初中与高中的差异
我执教的中学之前分初中部和高中部,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将学习生物的状态从初中转变为高中,我专程到初中部调查初中课堂,发现以下差异及其导致学生产生的一些学习问题:1.初中课堂偏向于学生被动接受,导致学生容易完全“服从”老师所授知识,缺乏自主思考2.初中课堂缺少探究合作环节,导致学生不能快速而牢固掌握知识点。3.初中生物学习较为简易,导致不少学生进入高中对生物产生畏难情绪。老师在学生的生物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做好这个引路人,提高老师的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教学案例
针对以上问题,我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其核心是发问加模型,下面,我将用“有丝分裂”这堂课来详细地加以阐述。
镜头一:
师:有丝分裂的间期特点是:细胞有适度的生长,完成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生:划好了。
师:那么是不是有丝分裂间期都在进行DNA 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呢?
生:……
师:有丝分裂间期又分G1期,S期,G2期,其中主要是S期进行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剖析:开头我说的那句话是书本的原话,当我念出书本的原话时,所有学生都非常认真地将这句话划好,这当然没错。但是,学生缺少对课本知识点深挖的能力,不懂得发问“为什么”,这在高中固然是行不通的。高中课堂讲究的是自主思考,自主学习,老师的话、书本的话必定需要记牢,但这并不意味着全盘照收,应学会反复咀嚼,努力挖掘文字后隐藏的内容。我多次在课堂强调这一点,多加引导后,学生学习兴趣变得更加浓厚了。例如:当我说到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受纺锤丝的牵拉移向细胞两级时,就有学生发问:是纺锤丝将染色体“拉断”的吗?纺锤丝是如何实现“拉”这个动作的呢?是靠线粒体提供能量吗?如此发问,就能尽快融入到高中学习中,摆脱初中“喂饭”式的学习。
镜头二:
师:分裂前期的特点是: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核仁解体,核膜消失。分裂中期的特点是: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染色体的形态稳定、数目清晰、便于观察。分裂后期的特点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并移向细胞的两极。
生:嗯,老师,书中有图像,一目了然。
师:很好,你们已经发现图像的奥妙所在了,那么我布置一个作业,将每个时期的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一个细胞中的DNA数,一个细胞中的染色单体数用折线图画出来,一定有奇效哦!
生:好!
(第二天后)
生:老师,画图像真的很有效果,我在练习册上看到了很多图像的题目,我亲手画后,发现我记的特别牢,而且我也可以立马把握住题目的大意和答题方向。除此之外,许多其他类型的题目,我也可以从图像更快获取信息,节省了不少答题时间。
师:是啊,图像的奥妙远不只这一点,你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多画图,尽可能的将文字与图像联系起来,这样你在生物的学习中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剖析:图像是生物模型之一,它是揭示事物的形态、特征、本质和过程的重要方法,也是人们认识自然界的一种重要途径,还是理论思维发展的重要方式。同时也在人们理解事物的本质、探索未知规律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文字是比较枯燥、比较抽象的,比如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形态稳定、数目清晰、便于观察,有些地方由于条件不允许,无法亲自做实验观察,而文字的叙述又太过于抽象和无力,这就可能导致不同的学生的脑袋里装着不同的想法和概念,倘若加上分裂实图和折线图加之描绘、解释,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更有助于学生有效的记忆,同时为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增加一种新的方法,一种新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镜头三:
师:你们每位同学都画好了图像,制作了自己的模型。那么现在就让你们当一回小老师,将你们的图像、模型亮出来,和其他同学的进行对比,比一比谁的图像、模型更为科学、准确、美观;更重要的是,看看谁能发现对方的细节处的瑕疵。现在开始!
生:老师,我发现他的植物有丝分裂图像和动物有丝分裂图像几乎没有什么区别。首先,他的植物细胞图像的外边没有画上一个框表示细胞壁,细胞壁可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一个大差别。其他在有丝分裂的末期,动物细胞细胞中央应该向内凹陷,最后缢裂成2个细胞,另外,我还注意到一个小细节,动物细胞的细胞两极要注意画上一对垂直的中心体,但千万不能仅凭中心体的存在与否来辨别是动物细胞还是植物细胞,因为低等植物细胞也有中心体参与细胞有丝分裂。
师:嗯,说的对。
生:老师,我发现在他画的中,一个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的图像中,一个细胞中的染色单体数目还不为零呢?
师:很好,这些都是非常值得注意的细节,平时很难发现。所以,合作探究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方式,在发现、指出别人的错误,被别人指出错误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同时也能和他人一起进步,一举两得。
生:老师,你有一套标准的图像吗?我们可以通过对比发现自己仍存在的不足。
师:好,那么你们现在就认真订正自己的图像、模型,争取下次一次性全部画对!
剖析:上述做小老师纠错是课堂合作探究方式之一,这是在初中课堂相对更少见的模式,但在高中更为深入的学习下,借助他人的力量来查缺补漏是一个好方法。因此,课堂上老师应创造一个供学生交流的方法、思维方式的机会,这是非常有必要的。“条条大路通罗马”,学习之路也是这样,不同的人看待问题有不同的角度,也有不同的见解,让学生从不同的方式方法中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可以使学生更快融入到高中课堂中,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素质。
镜头四:
生:老师,我感觉这些概念还是容易混淆,比如说染色单体形成在有丝分裂间期,出现在有丝分裂前期,消失在有丝分裂后期。
师:刚进入有丝分裂的学习,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千万不能有畏难情绪,特别是进入高中后,学习难度相对于初中确实加大了不少。我们一定会有办法的,比如,尝试自创一些顺口溜“有丝分裂前期两现两消失”等,课后反复朗读,可以加深记忆。另外,可以将它作为练字材料,在练字、誊抄材料时,将它反复写下,都是记忆的好办法。
生:我一定会好好尝试的。
剖析:不少高一新生刚进入高中学习都会产生畏难情绪,这并不可怕,重点是老师要做好这个引路人,在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为他们解决疑惑。对此,我对高中三个年级的生物学情不同的学生都有不同的方法:如针对高一年级学生生物学知识面相对狭窄的情况,对初中所学生物知识已有部分遗忘的特点,我们应该适时组织听写,以快问快答等形式的方式,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敏感度;针对高二年级学生生物学知识面更加开阔,应用能力逐渐增强的情况,我会组织一些“技能型”的实践活动,如实地调查,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精美模型等;针对高三生物学知识水平显著增强的情况下,我会开展学生课堂,让学生当老师,让老师当学生,互换身份,增强课堂参与积极性,调动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在最后一年高中生物的学习中冲刺。这样,根据不同阶段的学生的学情,为学生量身打造一条生物学习之路,能使学生的生物学素养快速提高。
三、总结
高中的生物学习讲究的是脚踏实地,不能急于求成。老师要做好引路人,让学生明白生物并不是一门专门讲究“背”这一艺术的学科,重点在于在发问与构建模型中,在反复向书本发问、向同学发问、向老师发问中,不断挖掘文字背后隐藏的奥秘,不断将抽象的概念转化成为清晰的格局。在合作探究中实现共赢,在战胜困难中强化自我。提高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体现新课标的教育理念,让我们的学生在高中的生物学习中自由、快乐、勇敢的遨游。
【参考文献】
1.李丽娟.浅析初高中生物知识点的衔接[J].学周刊:C,2012,(3);
2.谭连桂.初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比较[J].凯里学院学报,2012,(3);
3.浅议初高中生物教学衔接的体现与存在的问题 [J], 张高峰;
4.初高中生物课教学衔接技巧之我见 [J], 代国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