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艳
湖北宜昌市猇亭区第一小学
长期从事中高年级教学的我,今年因学校年轻教师缺乏,我这个四十多岁还不算老的年龄,就被派下来教一年级。刚刚和这些小不点打交道,真是有些不适应,说什么他们都听不懂,他们做什么我也是看不上眼。常常是一周下来,我嗓子嘶哑,喉咙疼痛,不想说话。虽有苦,但一张张稚嫩的脸也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与启迪。
无论你上课怎么批评他,下课他们总是围着你,“老师,看我买的新衣服,好看吧?”“老师,再过两天就是我生日啦!”“老师,我妈妈和爸爸昨晚吵架了。”“老师,帮我把水壶拧开。”……他们会让你脱不了身,直到下一节课上课铃响。他们每个人都有表达的欲望,何不让他们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告诉我呢!于是我就萌生了让他们每天一句话,(没有明确告诉孩子们这就是日记,也没有按日记的格式要求),能写汉字的就写汉字,不能写的就用拼音代替,况且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前人已有经验可借鉴。
记得刚刚开始写的时候,孩子们入学才两个月,会写的字儿不多,虽然每人才一句话,48个孩子的写话,也会让看上好半天,因为要仔细的阅读,才能读懂。现在一句话的训练已经差不多一年了,孩子们的作业,真的可以说是作品了,有的不再是一句话了,成为了一段,还有的成为了一篇文章,着实让人欣慰。他们每天必写的也是我每天必读的,无论再忙,我都会抽时间,挤时间认真批阅,他们也时刻期待的我能在他们的本儿上留下红红的印迹,越多越好,越多越喜欢,越多越引以自豪。回顾这一年的写话训练我颇有感触:抓住最佳时间,合理引导,做生活的有心人,让每天一句话成为孩子们的一种愉快的活动。
一、调动感官,寻找生活中的写话素材
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可见,充实的生活积累是学生习作活动的起点和源泉。目前,在教师作文指导方法的改革中,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在帮助学生寻找写作的源泉——生活的素材上下功夫,以满足他们对教师作文指导的实际需要。所以让孩子学会收集生活中的素材很重要。
记得儿子上一年级时,老师叫写日记,把今天看到的一种东西写下来,回家我问儿子,他居然回答我:“我什么也没看到。”既感到惊奇,也感到正常,因为这个世界虽然很精彩,但孩子还没有一双发现精彩的眼睛。生活中的可用素材很多,但孩子们的发现却很少。因为观察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他是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逐步养成的,如果一开始写话就让孩子想写什么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过分尊重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情感感受,其结果往往是孩子想不出该写什么。因此引导孩子发现生活中的素材,成为低年级教师必做的一件事,既要尊重学生个人兴趣感受,又要引导学生调动多种感官趣认识生活,发现世界:让孩子擦亮眼睛看看,竖起耳朵听听,耸耸鼻子闻闻,张开嘴巴尝尝,活动手脚做做,开动脑筋想想。
如让孩子擦亮眼睛看看,有目的性、意识性、计划性地观察,目的、计划形成并制定于观察活动开始之前,并伴随观察活动的全过程。如每天可适当提示孩子,在放学路上看到什么?下课的时候看到了什么?回家看看妈妈的头发和眼睛,回家看看家里喂的小动物……经过一段实际的提示观察后,孩子已初步明白什么是观察,再给孩子一个提示:“今天你看到什么东西是别人没有发现的?”我们的写话将就呈现五彩缤纷的内容,而且每一个内容都是孩子们眼里闪出的智慧的光芒。
如让孩子活动手脚做做,植树节,让孩子们和爸爸妈妈一起栽棵树,种盆花;母亲节,为妈妈奶奶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大扫除,带领孩子们在教室拖地,抹窗子,擦黑板……让他们说说是怎样完成任务的,自己的心情如何?别人的表现怎样?这样一来,孩子们的思路就打开了,有话可说。
调动感官的阶段训练,让孩子真正用心趣感受生活。每个方面的训练切不可蜻蜓点水,应在理性认识的指导下进行。
经过教师步步的引导,让每个孩子逐渐学会将生活中的所得用笔记录下来,让发现生活成为一种习惯,时时处处做个有心人,从而有所见,有所闻,有所思,有所感,获得取之不尽的作文材料。
二、仿写训练,让课本成为写话的蓝本
一年级小学生初学写作,如同刚学走路的孩子,需要别人引导、扶持,教师应有目的的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带领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的乐趣,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这是指导学生写话的突破口。挖掘教材资源,抓住每一个契机,丰富教材外延,有机的合理的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训练。
如,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我就对“抓住事物特点,全面观察事物”进行了训练,我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总结方法。我首先提问“小蝌蚪为什么会找到乌龟?”帮助学生理解是因为鲤鱼说“四条腿,宽嘴巴”描述得不全面;当乌龟又讲了两个特点“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才全面了、完整了。之后我和学生玩了一个游戏“我说你猜”我先说某个学生的一两个特点,让他们猜是谁,如“女孩儿,戴红领巾”,他们都笑了,说“不行,好多女生都戴红领巾呢!”我又说“穿黄裙子,扎着小辫子。”“ 陈静怡──”这样进行下去,学生越来越活跃了。接下来,我引导学生写一写自己,没想到一年级的孩子已经写的相当不错了!宋佳艺写到“我是女生,长得高高的,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还有黄色的头发,都盘了起来。我穿着一条粉色的花裙子,穿着35号的鞋子,爱好画画。”
再如学习了《一次比一有进步》,燕子观察到冬瓜和茄子的区别,我也孩子们去观察两个不同事物的区别,仿照写一些,从孩子们的写话中,发现他们善于观察,善于比较,还会运用书中写法。
在低年级教材中,很多课后都有“读读写写”、“读读抄抄”“读读背背”这些项目的作业,有些是词语,有些是句子,有些是一段话,对于这些作业,我平时除了要求读正确之外,还要求注意积累、运用,进行仿写训练,在仿写中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赏识评语,体验写话的快乐
作为一名低年级教师,更好深入地了解学生,敏锐地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懂得用赞赏的语言去激励学生,学生才会越写越爱写,越写越会写。平时,我注意表演的魅力,从不吝惜使用赞赏的话语和关爱的动作、表情。在批阅写话时,我就送给学生一个笑脸,把写得好的词语、句子画上连圈,有进步或写得很好的孩子就写上“你快成为小作家了!”“你的一句话真棒!”“你给了老师一个惊喜!”“你有孙悟空的火眼金睛!”等评语,有时还会画上一个笑脸,一枝花。对于孩子们的优秀写话,我每天都有分享时刻,这个时候是大家最开心的,既可以感受到分享者的喜悦,又可以看到一个个听众的点头微笑。在老师的“赏识”的笔迹和符号中,不知不觉孩子们的每天一句话通顺了,具体了,也丰富了。学生也从老师的赏识中找到写话的快乐。
四、坚持督促,培养良好的写话习惯
低年级孩子自控力和意志力都比较弱,教师还应更多的引导孩子坚持写话。有位教育家说过,一个能够使他们的学生保持有充分动机的教师,已获得大半成功。但写话的动机并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社会环境和教师的教育影响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教给孩子在生活中寻找素材地方法能让孩子在学习中发现乐趣,学有成就,这是坚持写话的源动力。好的习惯的培养,必须从起步阶段就加以重视。从写话训练一开始,就要注意培养学生以下习惯:想清楚再写,写完后认真读一读,看自己要说的意思写清楚没有;书写要工整等。
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年级引导学生写话切勿超之过急。需要持之以恒,不能急于求成,从一开始学写话,教师就要引导孩子立足现在的生活实践,热爱生活,投身实践,不做生活的旁观者,把作文教学规律和学生心身发展规律有机结合起来,相信会提高写作教学效率,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简介:
郑艳,1974.03,女,湖北宜昌人,汉语言文学专科,中级,主要从事小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