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明月
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太平镇莽林幼儿园 678205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有着太多太多的故事,在这一路前行的道路中也有着难以想象的困难与艰险。但是,我们没有放弃,只有坚定且努力的走下去,我们所付出的终将被人民所认可。为了更好的保证所帮扶的对象可以脱贫致富,我县制定挂包帮与转走访的实施措施。在实际工作中,我在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下,依照相关部门的要求,积极落实脱贫攻坚工作,为建设和谐富裕乡村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挂包的是施甸县太平镇小莽林组的3户非卡户。在扶贫攻坚的工作开展中,需要依据真实情况开展工作,也要保证稳步进行。在深入实际的工作,我全面了解农户的生产生活实际,立足当前经济情况,耐心与农户交流沟通,让他们明白:要想发展家庭经济,顺利致富,必须要了解市场需求。只有立足于市场需求选择性的开展生产活动,才能确保收入的稳定性。不顾市场的需求,主观臆断,想当然地开展开展生产活动,只会得不偿失,把家庭拖入新的困境中。也只有让农户彻底地明白这一点,也才能从根本上确保家庭收入的稳定性。以开展对杨建雄的帮扶工作为例,我对其家庭情况开展深入调查。其为太平镇莽林村小莽林组农户,实际人口4人,劳动力为3人,其儿子在上幼儿园。杨建雄家的收入主要依靠种植业,靠务农增加收入。在2017年,整个家庭的净收入为5.2万元,人均1.3万元。此家庭在教育方面,只有1人接受教育,每月花费200元。在医疗方面,都已加入基本医保与大病保险,全家没有慢性病,在医疗方面需要花费4000元。饮用水是自来水,安全可以得到保障。在居住环境上,因养殖生猪产生粪便与污水,导致苍蝇蚊虫较多,家中异味严重,明显有刺鼻的不适感。针对这种情况,我耐心跟他们讲解治理环境的重要性。组织他们家建设一个污水处理池,使这家居民将污水、粪便等实现集中性处理,在长时间的作用下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引导他们定期的打扫卫生,有序将生活物品摆放。通过沟通,他们最终明白了家庭卫生的重要性,并明确表态:彻底治理家庭卫生。第二次到他家走访,我明显感受到:一是整个小院整洁了许多,二是原来那种刺鼻的异味,虽然依然存在,但缓减了许多。虽然还是让人不舒服,但我心里却觉得无比地高兴。他们还一再致歉:由于生产比较忙,还没来得及彻底治理。
对于我来说,看到了他们态度,看到了自己的工作成果,确实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情。看着一脸憨厚,一脸淳朴的表情,我感慨万千。
我每个月最少也会到农户家中到访一次,了解农户其实际的生产生活情况,及时的发现问题并处理,提升扶贫工作的成效。
为了更好的实现工作的开展,我在完成教育工作的基础上,依据相关部门的要求,并与实际情况相联系组织工作。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为提升工作成效。我将自身的角色转变,将自己变为一名积极好学的学生。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之余,我主动对农村工作方针、涉农政策、法律法规等深入研究,在理论层面上提升应对农村情况的能力。同时,我还主动的向同事、相关工作人员请教,综合分析怎样开展基层工作。此外,因职业优势,深入到教育扶贫的一线环境,对于真实情况开展调查,加大与家长的联系,保证每一项工作都能真正的落实,提升控辍保学工作的效果,为下一代人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在根本上解决扶贫问题,使更多的农村学生在今后可以投入到家乡的建设工作中。
为有效掌握挂包帮农户家的基本真实情况,我前后多次前往自己所挂的非卡户家庭中了解实际家庭状况。同时,向村党支部、村委会了解村民的基本情况、产业发展、子女上学等方面的内容。在挂包帮工作的落实中,我主动的与相关的帮扶单位开展有效沟通,做好帮扶单位与乡村的沟通工作。我多次向帮扶单位汇报工作计划以及进展,将上级领导的相关意见及时的向莽林村委反馈,保证有序且有效的沟通。
在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我从多个方面着手,将相应工作落到实处。我平时积极的走访与调查,深入到非卡户的家中,了解村民的真实需求,帮助村民解决在现实生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也将存在的各类纠纷以合适手段化解,保证村民的和谐生活。在孩子教育方面。平时开展对孩子的教育工作中,我会以合适手段不断的为孩子渗透相关的法律、社会公德等,增强孩子们的法制观念,也教会孩子们怎样正确的保护自己,为正处于发展过程中的孩子构建一个积极、健康的社会环境。为实现控辍保学工作的高效开展,我积极主动的与发改委和这两个村的村委进行联系,争取到更多得的教育资金,使全体适龄儿童都可以入学。此外,在过年时,我也自己出钱给农户送一些生活方面的必需品,进一步改善农户的生活条件。
仔细回想当初扶贫的艰辛,目睹现在扶贫所取得的良好成绩。在扶贫攻坚的历程中,有苦、有泪、却也有喜悦、欢笑。我相信,只要我们的每一个人都尽可能的推动攻坚扶贫工作的开展,建设美好乡村,我们的生活将会更加美好!是呀!在帮扶工作中,需要细心、细致地开展工作。我们在工作中,要和风细雨般温暖他们,而不是高高在上的鄙视和嫌弃。当他们柔软的心为我们打开了,你会看到到处都是希望!
今后,我会努力积极开展工作,在上级的领导下,经常入户,了解农户的酸甜苦辣,与他们同呼吸,共患难,鼓励、帮助他们扬起风帆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