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课堂情境的多维创建

发表时间:2021/4/12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1月第1期   作者:胡雁
[导读] 高中语文是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学科,对于高中生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胡雁
        金华市第六中学
        摘要:高中语文是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学科,对于高中生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在当前传统文化教学中,语文教师还面临着很多的困境与难题,情境教学法可以为老师们打开教学的窗户,帮助其教学效果达到最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知识的魅力,也为发扬我国传统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高中语文;情境教学;多维创建
        一、合理设计,兴趣导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够在传统文化文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而情境教学法就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将文本的知识提炼出来,设计到创设的情境之中,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里走进传统文化,去感受其中的合理内涵,这才是高中语文传统文化课堂需要达到的目的。既然要想在课堂中运用好情境教学法,那么就需要教师提前将课堂内容和环节设计出来,并将环节作为预习内容交给学生去完成。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之前,也要“授人以渔”。在课堂内容讲解之前,将所需要讲解的环节以及相应的要求提前布置给学生,做成详细的导学案,例如,让学生提炼出作品中传统文化的内涵:
        1做好相应的注解、分析、诵读等准备工作。
        2课堂导入的过程中,就可以让学生来进行作品介绍,并说出其中相应的传统文化的知识,这样教师在接下来所有的问题创设中,学生就不会因为内容背景的不熟悉,或者是内容上看不懂从而无法进行理解,这样的提前导学和预习,让情境教学的环节更好地进行。例如,在讲《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时,首先布置学生去了解《红楼梦》中相关人物的性格特点、服饰文化、礼仪传统等。其次,让学生在课程导入的时候在全班面前讲解,大家首先对故事背景有了详细的了解,并且对其中所出现的传统文化知识有了大致的理解。
        3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描述来引导学生去找关键点:文章当中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是什么?当时的历史背景对所有的细节有怎样的影响?每个人的表情动作都代表了什么?通过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在情景中快速寻找和分析问题背后的内涵。学生在描述问题的同时,不仅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知识的魅力,而且能够锻炼学生自主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再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情境创设,学生真正能够发挥情景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从而提升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激发学习兴趣。
        二、试听结合,渲染情景
        1音乐可以激起人的视听感受,不同的音乐可以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例如温婉的音乐就会让人陶醉其中,让人遐想翩翩;而凄美的音乐会令人产生哀痛之情;激昂的音乐会让人心潮澎湃。因此,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古诗文内容来选取适当的音乐,与内容相结合,借助音乐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能够进入到作品的情感氛围中,提升学生的联想能力和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的情感,也陶冶学生的情操。
        2图片展示也是让学生了解古诗文其中意境的一种很好的手段,在古诗文教学中,可以将语言文字转换成生动、完整的图画,利用图画的形式来展现文中的场景,让学生能够有身临其境之感。其实图片展示就是将文字变得生动起来,学生对于一些比较难理解的诗词,不能很好地感同身受,不能很好地理解其中的内涵与情感,如果通过不同程度的多媒体展示,可以缩短学生与古诗文之间的距离,更好地去感受其中的情感。


        三、师生品读,融入情境
        1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初步朗读,要读准字音,了解字义,并且要抓住情感基调,对每一句的声调以及情感的起伏都要有一定的了解,培养学生的语感。
        2要品味其中的美感,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去感受古文或古诗词中深层次的内涵,以及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去品味古诗文中的文化内涵,从而去感受古诗文这些语句背后的故事。其实在传统文化的课堂中,如果学生能够去品读古诗文,也会让课堂充满书香气息,从而让课堂氛围“立体”起来。在高中语文的课本中,古诗文的内容大多比较短小精干,而且语句洗练,读起来琅琅上口,因此,教师应该在传统文化教学中多带领学生进行古诗文的品读,自然而然地进入到情境当中。很多学者认为品读在语文的教学中属于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但是其实品读能够以读的形式来营造古诗文的气氛,并且让学生能够带着感情进入到当时的情境中,从而缩短了古代人与现代人之间思想上的差距,因此,它也是情境教学法中的一种好的教学方式。
        由于古诗文里有很多生僻字,读起来可能会比较难,而且很多字词和现代的解释不通,要想让学生在品读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内涵,就需要教师首先进行示范,并加以指导。例如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首先教师要为学生展示出那种慷慨激昂,气势雄伟的旋律,尤其是读到“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时,要用那种铿锵有力的语感为学生们读出来,能够让学生们感受到当时的那种波澜壮阔的壮丽景色;当读到下阕时,可以将语气转换为深沉起伏,有种悲凉的意境,“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诗人当时那种悲凉的心情,从而带动学生的情绪,产生共鸣,能够感受到诗人苏轼当时真正的心情,从而达到与试问融为一体的状态。在整体品读的过程中,可以形成一个模式:首先由教师进行朗读,学生听后进行学习尝试,学生读完后,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点评,共同分析相应的语句应读出怎样的感情,在点评与总结后,再由学生进行朗读,从中体会古诗文中的情感和情感表达。如果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出现字词、情感等方面的偏差,教师应当立即指导学生改正,抓住相应的关键词,去推敲文中所体现的含义和情感,这也是带领学生进入到古诗文意境中的一种好方法。
        四、思考探究,深化情境
        以上提到的应用方式都是教师创设出来的,但是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还是不够深入,缺少思考和研究。新课标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将“思维发展与提升”作为四大核心素养之一,从课程各个方面对培养提出明确要求。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我们当代的学生应该去深入学习并将其发扬光大,但现阶段很多学生都缺少学习的兴趣以及更深层次的感悟。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去寻找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提升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等方方面面的生活知识,积极引导学生去思考和研究,从实际生活中汲取素材,调动学生的思维活跃度。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课文中所体现的生活场景。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与已知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营造良好的环境,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并且能够就地取材,加强传统文化知识的实用性。同时,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充分利用校外的资源,拓宽学生的眼界与学习空间;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要抓住时机,在适当的环境中抛出相关的问题,学生既能够联系实际,还能够从中实现思想的碰撞。
        结束语
        综上述,语文学科是一门依赖于具体情境开展的学科,通过带领学生进入不同的情境中,来感受语文的魅力。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在语文课堂中能够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样也需要依托情境教学法的作用。情境教学法在高中语文传统文化课堂中,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让学生真正领会其中的深意,从而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张飞雄.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J].课外语文.2021.(04):47-48.
[2]吴忠敏.高中语文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思考[J].课外语文.202.(01):66-67.
[3]王学礼.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J]. 高考.2021.(06):75-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