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教育研究

发表时间:2021/4/12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1月第1期   作者:刘春光
[导读] 语文这门学科当中本身就存在着很多的传统内容,在不同的文章中对于很多文化都进行了简单的渗透。
        刘春光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第一中学 山东德州253500
        摘要:语文这门学科当中本身就存在着很多的传统内容,在不同的文章中对于很多文化都进行了简单的渗透。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每一个青少年的责任。阅读和写作是能够了解更多课外内容的基础条件,老师可以借助这样的机会在班级中进行很好的拓展。为了能够在班级中营造良好的传统渗透氛围,在这篇文章中首先分析了渗透传统文化的优势和意义,以及现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出现的问题和教育目标重新制定授课的方式,最终全面提高高中生的语文学科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渗透策略;实施方式
引言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往往会对学生发展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而如何通过高中语文教学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成为了越来越多教师广泛关注的重点问题。传统文化的渗透在高中语文教学之中有着较为深远的意义,能够起到改善高中语文课堂结构,提升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作用,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之中探索提升高中语文与传统文化教育结合效力的有效对策,从而使传统文化的教学价值能够在高中语文教学之中得到全面发挥,推动后续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1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价值
        1.1培养家国情怀
        在新课程改革大环境下,国家对学前教育发展和进步投入了更多的关注,在这种情形之下,高中语文教学也必须不断针对自己所开设的课程进行结构的优化,内容的创新,来适应如今发展如此迅速、运转如此高速的社会。新课改对于高中语文教育是一个挑战,但是也同时存在机遇。许多文化古城都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资源,要充分发挥地理位置的优越性,科学合理的去利用我国各个地区的文化底蕴,通过将城市文化资源融入学生主题活动的教学实践,对主题活动内容和形式进行不断地创新,使学生更能真真切切的感受家乡文化、了解家乡特色,并加深学生本土地域文化的了解和尊重,进而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为传承优秀的地方文化奠定基础。
        1.2培养每一位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中国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了多少的优良传统和道德伦理,这些优良传统和道德伦理依然在当今的社会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进行讲话时经常用一些传统的理论表达自己的情感,可以看出,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现如今的学生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如古代提出的“仁、义、礼、智、信”,已然成为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理念和精神,五常的提出在古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现如今中也是难得可贵的存在。还有一些“人无信不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百善孝为先”等等的言论,其中表达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是值得我们进行学习和传承的。在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中要不断渗透传统文化,让每一位同学爱上咱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并愿意积极主动的学习传统文化,用传统文化的魅力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习惯和道德品质。
        1.3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传统文化是通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形成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文明演化汇集而成的一种民族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积极渗透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将优秀的传统文化根植于人心、人脑,保证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始终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真正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语文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语文学科本身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点,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还能够不断提升学生对于优秀传统文化作品的赏析能力和水平,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
2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教学的有效策略
        2.1小组合作探究,寻找专题中隐藏的传统文化
        小组合作探究是高中阶段教师普遍采用的一种授课形式,主要用于调动高中生的学习热情。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教师要时刻提醒自己是课上的引导者,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为此可以在班级中提供这样的环境以供他们对教材中的文化进行深入的探索。传统的精神同样属于文化中的一类重要内容,为此可以在课上以团队分析的方式找到课文中蕴藏的传统精神,从而结合自己的思想,感受精神建设。例如在自学《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这篇课文时,文中提到了很多和学习、做人相关的观点和精神。教师先明确这节课需要同学们了解的内容,并在思路的引导中请他们共同探究。
        2.2写作之中融入传统文化
        在作文写作之中融入传统文化,要求教师能够对学生产生应有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将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加以应用,进而提升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推动学生对传统文化理解程度的不断提升。举例而言,在学到陆游的诗词时,教师要能够在课堂之上为学生展示陆游的生平经历,创作诗词的背景,并对陆游曾经写过的诗词进行回忆,提炼出陆游写诗的特点,提升多种知识的联动性。同时,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展示类似的诗词,让学生对这些诗词的内容以及蕴含的文化机制进行深度赏析,在赏析结束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创作,让学生结合自身知识写读后感,或者结合本堂课程的主要内容创作对应的小说和议论文。在这种教学模式之下,古诗词的教学不仅是阅读和背诵全文的过程,也是一个具有趣味性的学习过程,学生能够通过自身学习来诠释传统文化的内涵,并在写作过程之中掌握所学知识的应用方法和对策,使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得到全面提升。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到网络上搜索对应的古诗词,或者以文言文的形式来表达网络流行语,让学生感受到文言文的优美、严肃和精简,领略古人的思想和传统文化的魅力,使学生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得到良好的培养。
        2.3探索课内传统文化,提升学生鉴赏品味
        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强调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传统文化中含蓄而又充满韵味的文化气质是值得广大高中生珍视而鉴赏的。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还应该从审美鉴赏的角度引导学生走进传统文化。例如当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赤壁赋》时,就可以引导学生闭眼想象“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的歌声,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去表达“挟飞仙以遨游,抱月明而长终”的心境,引导学生去体会“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的豁达与坦荡。再如当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离骚》时,那第一眼让学生“望而却步”的文字背后,又蕴藏着多少情感、多少美感,字斟句酌地引领学生描绘“芰荷之衣,芙蓉之裳”……这些从文言文入手挖掘出来的传统文化之美,不仅可以使学生体会到传统文化的内涵,也可以让学生在审美鉴赏方面得到有效提升。
结束语
        总的来说,我国传统历史文化具有非常深厚的底蕴,丰富的表现形式,蕴含着伟大的民族情怀。在进行高中语文教学时,要将传统历史文化的内容充分的融入其中,作为教师要不断地对其形式进行创新,深入挖掘文化内涵,丰富教学手段。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传统文化的学习,促进学生形成深刻的认知,推进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吕萍惠.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渗透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2016,No.556(12):138-138.
[2]米家卓.浅谈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课外语文2016,000(011):120-121.
[3]韩继花.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7,000(003):P.93-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