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4/12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1月第1期   作者:李英
[导读] 在社会发展脚步不断向前迈进的背景下,人们越来越重视语文教育。为此,学校要从低年级开始重视学生教育,帮助学生奠定未来良好发展的基础。
        李英
        山东省泰安市徂汶景区滨河片区赵庄小学
        摘要:在社会发展脚步不断向前迈进的背景下,人们越来越重视语文教育。为此,学校要从低年级开始重视学生教育,帮助学生奠定未来良好发展的基础。教师要采取多种课堂形式,推动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而激励教育则能够为语文教师的教学助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分析小学语文课堂中激励教育的应用,以供广大教师参考。
        关键词:激励教育;小学语文;有效应用
1引言
        在小学阶段,语文不同于枯燥的数学和难以理解的英语,趣味性较高,再加上其内容不那么复杂,因此学习起来稍显容易。即便如此,依然会有许多学生感到非常吃力。究其原因,首先学生低龄化,尚未形成较强的思维能力;其次,学生的成长环境差异导致学习的难易程度不同;最后,学生缺少丰富的知识储备。这样,久而久之,他们不再报以极大的热情去学习语文,学习效率明显下降。教师若想重新焕发学生语文学习的活力,就必须采取一定策略,由此催生了激励教育。本文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应用激励教育。
2激励教育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各学科教学中开始广泛采用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即激励教学,极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改善了他们的学习效率。在各种激励方法的推动下,学生的学习热情被极大激发出来,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进而形成更加良好的学习状态。
3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3.1实施差异性激励
        保障差异性激励有效实施。目前,差异性教学一直深受教育界推崇,被认为是一种与学生学习能力与心理状态契合度较高的教学方式。不同的学生对激励方式与激励语言有着不同的喜好,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按照每个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学习状态,采用适当的方式和语言,给予他们激励。例如,教师开展四年级下册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的教学时,应当时刻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有的学生兴致不高,甚至会产生抵触情绪。对此,语文教师需要对学生厌学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到底是何种因素导致其不感兴趣,将具体情况详细了解清楚之后,便可以采取针对性地激励措施来帮助学生走出学习困境。如果学生感到学习比较吃力,教师可以稍微降低学习要求;如果学生受他人负面评价的影响,教师可以同其他学生商议,避免对其使用打击性地语言。
        小学语文教师激励学生除了根据其课堂状态,还要按照他们的不同性格特征。仍然以《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作为教学案例,有的学生不爱与人交流,比较内向,教师就可以对他分享的观点予以称赞,帮助他树立信心,从而提升表达的欲望;有的学生自卑心理比较严重,教师就应当善于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开展针对性地激励,同时引导学习小组内的成员与他主动进行交流,互相配合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同学与教师的激励下,自卑的学生能够重新认识到自身的优秀之处。
        3.2以活动为载体实施激励教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励教育占据重要地位。而有效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是保障激励教育开展的先决条件,即有效的激励和教学最终呈现的效果是小学生语文能力切实提升。例如,语文教师在教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相关内容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猜动物”的竞赛。针对比赛题目,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特征进行设计,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对应的题目比较简单,这样他就可以多回答几轮,有助于增强自身的学习信心;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对应的题目难度增加,有利于拓展他的知识面,从而激发学习高难度知识的欲望。正式开始比赛之前,教师鼓励学生相互自由组成四人战队。

比赛过程中,采取车轮战的方式,最先由每战队选派一名代表参加直至其淘汰,随后立刻由其他学生补位,直至4名学生全部参加完比赛。值得注意的是,比赛设置的问题难度应当逐渐递增,刚开始几轮学生回答的问题比较简单,之后便可不断提升难度,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体验过几轮再被淘汰,从而为战队赢得荣誉,增强自身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3.3实施情感激励法
        对小学语文来说,情感教学是师生联系的纽带,有利于保障良好的教学秩序。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当从情感层面出发,与学生尝试建立连接桥梁,从而使双方形成情感依赖,增强相互的好感度,推动达成激励教育目标。以下两种是具体的情感激励方式:第一,小学语文教师投入更多情感,与学生形成良好的关系,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重视,觉得语文课堂不再是冷冰冰的,而是充满温度和人文情怀的。这样,小学生能够真正喜欢上语文教师的授课风格,对于教学内容愿意听也喜欢听。例如,语文教师开展《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的相关内容教学时,有的学生感到十分费解“为什么豌豆落在青苔里面以后走的更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就可以创设情境:分别选取几名学生扮演五粒豌豆、小男孩、小女孩和她的妈妈。最开始五粒豌豆每天过着舒适温暖的生活,它们无限憧憬着未来。有一天豆荚裂开了,五粒豌豆的命运从此被改变,它们同样成为小男孩玩具枪中的子弹,但是由于去向不同,除了地上打滚的两个之外,其余三个分别飞向了水沟、窗台和水笕里,最终不是被鸽子吃了,就是被泡发了,只有落在窗台上的豌豆成功存活,并让小女孩和她的妈妈感受到生命的顽强。借助上述情境,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活跃,小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与教师的前进脚步一致,进而产生更强的情感依赖。第二,小学语文教师利用教材文章所饱含的情感,实现激励学生的目的。语文教材中涵盖了许多富有力量的词句,能够鼓舞学生。例如,语文教师在教授《不懂就要问》课文时,可以着重让学生思考孙中山提问的原因,以便提升他们表达疑问的勇气和胆量,激励学生向教师提问,以此真正掌握语文知识的重点和难点。
        3.4利用批评教育实现负激励
        具体来说,负激励就是采用批评教育的形式,实现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效果。例如,小学生背诵课文,如果没有在特定的时间内完成,语文教师需要对其施加惩罚,以激励他们下次加快速度。与正激励不同的是,运用负激励可能会带来一定负面影响,这就需要语文教师适当把控,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其应有价值。
        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有效整合正激励和负激励的优劣势,创建一套完整的激励制度运用于教学过程中。例如,针对《不懂就要问》的教学,语文教师可以罗列清单,将学生需要掌握和记忆的知识点全部写清楚,同时在旁边标记相应的奖励和惩罚。其中有一项学习任务是学生阅读课文之后找出并写下一个自己存在疑问的知识点,向他人请教,写下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如果这项任务没有完成,除了相应的学习积分必须扣除之外,学生还需增加寻找疑难知识点的数量,由之前的一个变为两个,同时理解之后,自己要站在讲台上为其他同学讲解这两个知识点。有了这项惩罚措施,相信大部分小学生还是可以认真完成语文教师布置的任务。
        惩罚不是负激励教育的最终目的,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正确认识负激励并合理运用,以帮助小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学习目标。
结语
        小学生被认可的愿望十分强烈,而激励教育则与他们的这种心理达成高度契合。在不断激励的过程中,小学生的自信心极大提升,面对语文学习不再退缩。但是,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不重视激励教育,导致学生难以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势和闪光点,甚至部分学生还会排斥和抵触语文学习。所以,教师应当加大关注激励教育,将其融入小学语文教学。
参考文献
[1]郭雪. 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南北桥, 2019(4):79-79.
[2]周静. 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东西南北:教育, 2019(2):0326-0326.
[3]李有学. 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好家长, 2019(47):33-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