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留
泰州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225300
摘 要:班级管理工作是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学校各项事务的基础。高职院校的班主任,应该高度重视班级管理问题,结合当下高职院校改革转型方向,以及具体班级情况,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德育是当前高职院校班级管理的一部分,本文探究了告知班级管理过程中自主性德育培养策略。
关键词:自主性、德育、高职、班级管理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是面向每位学生,促进每位学生自主发展,培养学生自信与学习积极性,自主性德育可以促进学生们主动参与,有利于学生自我约束管理、自我教育,实现学生个体良性发展,最终提升班级整体管理效果。
1、当前高职院校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生源参差不齐
高职院校的招生范围较广,生源地不同,来自全国各个地区的学生来到校园学习。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也较大,学生们的学习与成长经历不同,生源中有普通高中毕业生,也有中职院校等对口院校学生。学生们的德育基础也不同,参差不齐的生源也对老师的班级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挑战。
1.2、信息时代带来巨大挑战
我们正处于现代信息化社会,高职院校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大量接触到网络等,由于网络不具备自我过滤功能。高职院校学生还未形成完善的思想与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面对大量信息的冲击,会因为大量消极信息产生消极情绪,会因为不良信息腐蚀心灵。高职院校班主任在面临网络影响时往往束手无策。影响了班级管理效率。
2、如何在高职班级管理中实施“自主性德育”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充分应用“自主性德育”思想。班主任充分尊重、爱护学生,相互交流沟通,平等合作,可以让学生们感受到班级主人翁身份,从而共同为维护良好的班级环境、气氛而努力,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生活的热爱,积累起学习自信。促进学生自我挂历,自我提升,为步入社会打好基础。那么具体应该如何实施呢?
2.1、利用感恩教育,提升学生感悟
高职院校班级的学生大多来源于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学习经历与生活习惯,在刚刚进入高职院校学习时,学生们之间存在难以融入集体的现象。班级同学之间比较陌生,加之高职院校学生还处于青春期,很难融入集体。老师可以通过组织感恩教育主题班会,让学生们从感恩父母、同学、老师的活动中体会父母的艰辛、老师的付出、同学间的友谊,进而意识到不同情感的珍贵,学会珍惜亲情、友情、师生情之余,树立起责任感,注重日常生活中自主反省、感悟。
比如说,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老师可以通过班会表扬,树立榜样作用,让学生们学习在日常生活中向他人及时伸出援手,培养学生成为有爱心、社会公德心、责任心的优秀青少年。
2.2、组织多元化班级活动,形成良好班风
良好的班风可以感染所有班级学生,让学生们在耳濡目染中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工作指引者,应该积极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并通过活动过程达到自主性德育目的。老师可以根据德育目标,组织学生们可以自主完成,并能够从活动中感悟成长的活动。
比如说,爱护自然环境,保护地球人人有责。老师可以组织学生们一起走出校园,走进周边社区,去清理公共场所,感恩清洁工人。通过自主参与活动,让学生们了解环境守卫者们的日常工作,体会清洁工人的不易,在感恩的同时,意识到维护环境卫生的重要性。通过活动,能够在日后生活中注重不乱扔垃圾,做好垃圾分类,为创造良好的环境共同努力。通过感恩的活动环节,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关爱他人,感恩对自己带来帮助的人。通过劳动环节,锻炼了学生劳动能力、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对“劳动最光荣”的认知。
活动的背后蕴含着很多道德培养目标与深意,老师应该结合不同德育目标,利用多元化的活动让学生们通过体验活动自主体会德育内容,形成德育观念,长期以往,形成良好的班风。
2.3、明确自主性德育考核评价
考核评价是督促学生学习与提升的有效工具,对于自主性德育而言也可以适用。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不应该只着眼于知识与技能教学,还应该从学生综合素养、德育等内容考量。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离不开一代代积极向上的建设者,高职院校应该将高素质人才培养当做主要目标,在考核评价中纳入德育内容,如学生日常交流沟通能力、学习态度与自信、德育活动参与积极性和效果、日常班级团队活动表现等,通过一系列的德育考核评价,促进学生自主性德育提升,学会认识自身德育存在的不足,反思并改善。
结束语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我国一线技术性人才的重要场所,肩负着培养新时期国家建设者的重大责任。随着高职院校的改革升级,只注重培养学生知识与技能还不够,还应该注重高职院校学生的德育,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高尚道德情操与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王长乐 . 对自主性德育的思考 [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03).
[2]周崇启.选择·定位·追求──谈多元文化与中小学德育改革[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2,01.
[3]李保明.落实四个转变 追求德育高效[J];教学与管理,2004,23.
[4]唐士兰.浅谈高等院校主体性德育教育[J];求实,2004,S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