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路径探索——基于需要层次理论

发表时间:2021/4/12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1月第1期   作者:刘艳灿
[导读]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赋予了新的要求和使命。
        刘艳灿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 528100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赋予了新的要求和使命。学生管理工作需要学生个人和高校管理者共同努力做好。从需要层次理论五个维度考量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发现学生对学校管理、教育和服务方面存在需求。立足需要层次理论,满足学生基本生活需求,增强学生安全感,打造和谐校园,提高尊重能力,赋权自我实现可能。
        关键词:新时代;学生管理;路径探索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家、社会对高校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和希望,高校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度出发,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把立德树人融入到大学生管理中去。高校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重要力量,能否成为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对高校管理者提出挑战。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成长于新时代,其个人观念、思维特点、性格人格等受到新形势多元价值的影响,其中不乏消极、享乐主义侵蚀,如何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时代学生,也需要高校管理者进行引导和矫正。
        一、高校学生管理和需要层次理论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指出:规范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行为,维护普通高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保障学生合法权益,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学生管理是指学校针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活动进行计划、调整和控制,并有组织、有计划地指导学生,目的是希望学生能够更加全面的发展,并最终成为新时代的接班人。[1]
        需要层次理论是由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该理论把人的需要分为五种不同的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生理需要指的是人们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如饮食、睡眠、出行、住宿等;安全的需要指的是人们能最大程度的避免危险,包括安全的环境、人身财产安全、心理安全等;归属的需要指的是个体在社会关系中的归属及其与他人的感情关系,个体希望被接纳;尊重的需要指的是自尊和受的别人的尊重,主要体现在个人在社会中的受重视度;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从而实现自己的梦想。[2]一般而言,低层次的需要满足后就会产生满足高一级层次需要的愿望和动力,但这时低级层次的需要依然存在,只是被高一层次需要所抑制,从而低级层次的需要产生行为的动力减小。[3]
        高校学生管理与需要层次理论的本质都是追求人的发展,促进人的进步,二者有着深刻的内涵联系,因此从需要层次理论五个维度可以创新高校学生管理研究。
        二、需要层次理论维度下高校管理考量
        (一)满足学生基本生活需求
        高校管理工作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那么就要求学校管理者要着眼学生的需要,需要是学生的根本性质。[4]学生在学校的衣、食、住、行是学生的最基本需求,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基础。需要是人的一切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需要可以为行为提供不竭的动力。但一些高校在学生餐饮与住宿方面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漏洞与疏忽。如很多高校并不注意餐饮的影响价值、缺乏对学校餐厅的有效管理、学校后勤保障人员工作失位、餐厅后厨的脏乱差导致了很多问题的发生,还有食堂饭菜价格偏高、饭菜量不足、饭菜的营养不均衡都会导致学生在餐饮的问题上得不到满足;其次在学生住宿方面,学校公寓管理是高校学生管理中的重要工作,公寓管理中的问题主要包括:一是公寓中硬件设施不够完善导致学生住宿条件难以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求;二是学校公寓精神文明建设欠缺,导致脏、乱、差的现象影响学生的住宿环境。
        最基本需求的满足,是开始开展其他运动的基础。当高校不能更好的满足学生的基本需求时,学生就要从学习中分配一些精力去自我满足,导致学生生理需求缺失,进而对学校产生不满意感,影响到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另一方面,当学生基本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学生难以上升高一层次的需求,当基本需求没有满足时,人们会产生一种紧张心理情绪,进而降低内在的驱动力,[5]学生缺乏进步和发展的意愿,与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标相违背。
        (二)增强学生安全感
        大学生作为时代的“宠儿”,其自身安全成为全社会关注的对象。大学生的安全需要既包括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也包括思想安全和隐私安全。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以及整个社会科技进步、某些暴力行业的利益驱使,大学生的安全现状面临巨大挑战:如某些专业容易出现一些“校园霸凌”现象、学生容易遭受校园网贷、校内校外诈骗、自身财物丢失、学校基建存在风险:偷工减料、公共区域建筑常年未翻修检查等情况。

另一方面,是学生的思想安全,大学生正处于求知能力和接受能力较强的时期,乐于接受新事物新信息,但是缺乏分辨能力,再加上信息快速传播的时代,多元价值的侵蚀,导致大学生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同时,学生的隐私安全也引发担忧,涉世未深的大学生,自我防范意识不够,尤其是女生最容易成为被攻击的目标,网络很有可能泄露个人信息,隐私或是通过网上银行丢失钱财。
        安全需要是学生进行其他活动的保障。加强学生安全意识教育,在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教育活动:可以通过讲座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以增强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提高学生的分辨不良信息能力;学校教务部门组织开设安全知识相关的课程,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日常生活安全常识,学会急救常识和危机自救知识;学生的心理安全也值得注意,大学生走进校园,离开了父母的保护,在心理上出现安全缺失。学校老师要及时关注学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组织较多活动缓解学生的不安全感。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引导学生互相帮助,形成良好的互帮互助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团,找到志同道合的同学,培养参与活动的兴趣。       
(三)打造和谐校园
        归属于爱的需要是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强调的更高层次的需要,在集体环境中的归属以及爱与被爱,决定着需求满足程度。校园是大学生生存的最基本环境,打造接纳、包容、 融合的校园环境,对大学生培养爱与被爱能力至关重要。对于相当部分大学生来说,进入大学,初到陌生的环境,如何调整自己,更好地适应、融入大学生活中去,找到熟悉地归属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归属感是由内心产生,并逐渐被接受的一种过程,需要时间和爱地共同作用。从刚进大学时对学校某些方面的陌生和害怕,到对新的生活学习环境的熟悉,同学之间的互相了解,直到最终基本形成稳定的归属感。
        在环境因素中,最重要的是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良好的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能够促使学生尽快、尽早融入环境,成为环境的一员。“在和谐师生关系的良好环境中,学生更愿意积极向上,也更容易培养出各种优良品质”。[6]另一方面,辅导员可以通过营造有趣、户外、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通过组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促使新生融入校园文化,并在校园中展示自我、认可自我、发展自我。
        (四)提高学生尊重的能力
        尊重需要是人的高级需要,包括尊重别人和被别人尊重,是希望自己有稳定巩固的地位,得到别人的高度评价。从发展心理学看,大学生的年龄阶段,其内心的被认可、被尊重需求愈发强烈,尊重每位学生,不仅可以满足学生被尊重的需要,而且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尊重不是轻易能得到,需要高校管理者科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参加实践活动,了解自己,接受自己,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优劣势做出客观真实的评价,处理好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发现自己对于他人的存在价值。自尊自重但绝不自大,也不退宿畏惧。通过帮助他人、提高学业、参加活动获得认可等方式,展示自己,增强自信心,满足被人尊重和自我尊重的需要;另外,高校管理者要重点关注 “问题学生”群体,不要给他们贴标签,要像正常学生一样对待,甚至要多加一点爱,这也是尊重的一种表现,但实际作为管理对象的特殊群体,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尊重。“问题学生”并非天生就是“问题学生”,千万不能用有色眼镜来看他们,而是要尊重他们的人格。[7]
  (五)赋权学生自我实现的能力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的需要层次中最高的需要,指的是实现个人价值、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社会关系中的每个人都希望能够实现自我,但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很多人并未达到此种需求。大学生在大学阶段对此种需求不强烈,但是作为教育者、管理者和服务者,应该提前培养学生这种能力。
        一是鼓励、支持大学生“四自”管理模式。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是大学生“四自”管理的四个方面,将每一位学生纳入“四自”管理体系之中,是锻炼学生自主能力、体现学生自身价值的一种有效形式。为了有效地促进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管理者需要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四自”系统,并制定出相应的规章制度作保证。
         二是结合学生个性特点,发挥学生个性特长
        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潜能,为了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潜能和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在大学生管理中,应努力为每一位学生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舞台,使其聪明才智能充分发挥出来。为此,学生管理者需要要有一双慧眼,善于发现每位学生的优点和长处;还要为学生实现自我积极搭建各种平台,给他们提供不断展示自我的机会。
 
参考文献
[1]杨斐.大学生参与高校学生管理研究—以武昌工学院为例[D].湖北:武昌工学院,2018.
[2] 梁广兰,李娟.需要层次理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刍议[J].教育观察,2020.
[3]李忠军,王占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66.
[4]董静.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法制与社会,2020,(12).
[5]杨芷英.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
[6]郗蕴超,罗树明,周颖.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看高校德育工作的有效实现途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5):47-49.
[7]金盛华.社会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