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磊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职业教育中心,重庆,409900
摘要:在计算机专业中,C语言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亦是该专业中的基础课程。针对中职院校的学生而言,想要学好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还较为困难,且众多学校在此门课程中的教学效果还不够理想。纵观当下,中职院校学生的学习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积极性偏低、教学形式单一等,因此,教师在授课中应当加强对该教学的改革。本文就中职计算机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存在些许问题展开了探析,并做出了针对性的教学改革措施,以期为该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中职学校;计算机;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教学
引言
C语言是迈入计算机编织的基础课程,其具有语言简短、实验性强且语法丰富的特点,正是具备这些特性,而加剧了该课程的重要性。通过对C语言的掌握,能够锻炼学生的编程思维,提高计算机操作能力,而促进其计算机实践能力。尤其对中职学生来说,更侧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其学习的积极性相对偏低,很容易放弃学习的自主性。因此,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应当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带领学生更好地学习C语言,训练他们的逻辑思维,从而提升其学习效果。
一、中职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不高
一般情况下的中职学生,在学习上的自主性都偏低,且基础知识较弱。而有些编程知识会触及到数学和英语知识,这便增强了学习的难度,同时也对中职生的学习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中职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加容易受到打击。此外,还有现下社会的网络影响,手机基本人手一部,这也是分散学生学习注意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教学形式单一化
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多是单一地将书本知识传输于学生,尽管当下信息技术发达,很多教师都采取了多媒体教学,但是教师运用的都是固定的一套课件,并未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教学的真正作用。可见,在中职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形式还是过于单调,缺乏创新,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很难能够引领学生深入到课程的探究中。
(三)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
在近些年的中职院校中,调整了以往的课程结构,即上两周的理论课,再上一周实操课程。这样的安排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降低了他们的实践效果,理论学习和上机演练的间隔较长,早已忘记了上周所学理论知识,难以展现实操的价值。尤其是在C语言的学习中,更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只有通过不断的实操才能促使其牢固掌握相关知识。同时,在实际情况中,即便上机,教师也都将重心放在了考试方面,并未真正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严重制约了他们专业水平的提升。
二、中职学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的探索
(一)课程教学改革
1.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合适的教学手段才能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且能强化他们的学习效果。学习本就是一种枯燥的事情,倘若教师沿用传统的刻板教学模式,更是难以提起学生的兴趣,而降低了其学习的自主性。反之,如果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便能活跃课程氛围,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他们能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首先,在C语言课程中教师可以运用PBL教学法,即以问题为基础来展开授课。该教学模式,更加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全程贯彻知识点的相关问题,且以小组合作形式来进行教学。
这就需要教师在C语言课程中,挖掘编程项目的任务,从阅读程序开始,到找出相关问题,然后选取算法,以此为基础,再进行流程图的制作,一直到编写出整套项目的程序,都交由学生来完成。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展开探讨和交流,而教师则要引领他们掌握新的语法。比如,在学习“运用二维数组输出杨辉三角形”中,教师可以依照该三角形的特征,提出相关问题,如“怎样才能将第0列及对角线的元素展示出来?”等,通过问题来指导学生由浅到深的学习,帮助他们深刻掌握C语言的编程方法。
其次,教师也可以在授课中融入案例教学手段。该教学主要是将生活的实际问题结合教学内容,而做出合理的引导,从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此教学模式转变了以往教学模式的刻板性,传输于理论知识一定的活泼特性,并结合生活案例,促使学生能够更容易理解它们。比如,在关于“程序的循环结构”的知识学习中,老师可以借助日常中九宫格的拼图方式,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此过程中,让他们通过行列的排列与练习,而增强对二维数组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先进的教学模式,对C语言课程进修改革与创新,相较于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更能提高学生们的兴致和动力,且能帮助他们更容易理解这些抽象化的知识点,从而能够强化最终的学习成效。因此,在中职计算机C语言程序设计授课中,教师要选取更为直观、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手段,同时要注重对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培养,并鼓励他们遇到问题时,要积极表达出来,才能获取解决方式,而增强自己的学效果。
2.适当地改革C语言的教学内容
对于C语言的学习,不仅是基于其实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课程,更是计算机等级考核中的关键内容,这对于学习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不可忽视的一门课程。该课程同样也是为后期C++、VB等知识的学习奠定扎实基础的重要内容,因此,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同样,便直接关系到最终的教学效果。针对当下中职教学内容较为匮乏、单调的问题,有必要对其展开适当的改革与优化。教师可以在授课中引入更多的实际例子,帮助学生掌握C语言程序的运用方式,从而强化他们的编写能力。此外,教师也可以适当地融合一些JAVA及操作系统等知识点,以此促进该门课程内容的全面性。
(二)实验教学改革
针对实验教学,教师应当摈弃传统的授课方式,可以先将学生分为3-4个小组,以小组协作的模式展开该部分的教学,以此增强学生们的参与性,共同达成教师提出的任务。通过该教学形式,致力于锻炼学生们的分析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教师也应明确自身的辅助作用,学生一旦遇到问题时,要做出积极地指导和评价,从而加强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比如,在进行“二维数组初始化”知识的授课中,教师可以采取由学生做出输出行及列数值的操作,在操作的过程中,老师要实时观察同学们的情况,以便于能够及时帮助遇到问题的学社工。然后,再让他们对输出二维数组进行探讨和分析,而教师可以适当地给出相应的提示和引导,以此由浅到深地指引学生尝试去对二维数组进行输出,最后老师再给出正确方法,并对其作出总结和梳理。
总结
总之,中职教育是为学生奠定专业技术的重要平台,需要加强自身教学的有效性。C语言程序设计,是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课程,且也是学习后续知识的重要课程,因此,中职院校要注重对该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力争帮助学生打下坚固的基础。基于此,教师应当善用各种教学模式,增强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并锻炼他们的问题分析及解决能力,从而促使其提高对该课程的学习自主性,继而提高最终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高建秋, 张桂英. 浅谈中职计算机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教学[J]. 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 2019, No.117(08):67-67.
[2]崔颖. 基于计算思维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J]. 新课程研究, 2019, No.523(23):87-88.
[3]李月杰. 浅谈中职学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J]. 职业, 2019, 000(013):34-35.
[4]李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 黑河教育,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