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教育铸就班魂——激发“问题学生”的潜能

发表时间:2021/4/12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1月第1期   作者:李玉文
[导读] 魏书生说:“班级像一个大家庭,同学们如兄弟姐妹般互相关心着、帮助着,互相鼓舞着、照顾着,一起长大了,成熟了,便离开这个家庭,走向了社会。”
        李玉文
        成都七中育才银杏校区  四川  成都  610066
        魏书生说:“班级像一个大家庭,同学们如兄弟姐妹般互相关心着、帮助着,互相鼓舞着、照顾着,一起长大了,成熟了,便离开这个家庭,走向了社会。”从事教师这一职业以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对于这个工作我已轻车熟路,对于这个环境我已熟之又熟,其间有很多值得回忆的东西。我最大的感受是:你关心学生的一点一滴,其实得到学生的回报是一生一世。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无私的,是高尚的,这是一切教师行为的内在动力。——题记
        
        有人说教育是一幅画,一幅色彩斑斓的画;也有人说教育是一首歌,一首常唱常新的歌;而我觉得教育是一种爱,这种爱不仅要洒向每一个孩子,更要洒向那些特别的“问题”孩子。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不可避免会遇到一些“教不了”的学生。
        两年前因为学校工作需要,我被要求中途接一个班级的班主任工作。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班,班上54名同学,因为各种原因,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滞后,到初一结束的时候,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 “问题班”。班上孩子普遍行为习惯差,学习氛围差,学习成绩差,再加上几个调皮捣蛋的“领军人物”,曾同学、李同学、何同学组成的“捣蛋集团”。这三个头目被同学、老师们笑称“三剑客”,在班级、年级乃至学校都影响极大。班上大部分男生以他们为核心,越裹越紧,上课起哄、捣乱,下课惹事生非,班风学风极差,全班大多数学生不思进取,混天度日,各项指标被年级其他班级远远抛在后面。有少数几个想要静心学习的同学也不甚其扰,苦不堪言。家长无奈,老师头大。接到这样班级的班主任工作,我深感压力山大,而且心情也极度郁闷。
        面对这样的班级,面对捣蛋的“三剑客”,开学初一个星期内,我对班级的管理主要以“威慑”为主,俗语说“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我希望能够用一个资深班主任的权威来扼杀班上的歪风邪气,但是一周以后效果甚微。班上问题层出不穷,尤其是曾同学,几次三番接嘴、无视、挑衅,那种阴阳怪气的腔调终于让我忍无可忍,在教师节这一天,我和他展开了一场“拉锯战”,双方你来我往,唇枪舌剑,剑拔弩张,将近两小时的对抗,最终我以班主任的优势以及请家长协助教育的威压勉强胜出。任教多年以来,这是我过得最不愉快也是永生难忘的一个教师节。
        事后,在辗转难眠的静夜里,我开始冷静思索,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怎样才能收复这匹“野马”的心?怎样才能通过转化“问题学生”来转化“问题班级”? 接下来的几天里,我多次找班上同学谈心、交流,与原来班主任及学科老师沟通,并对曾同学做了一次深入的家访,从侧面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之后我与曾同学进行了一次心平气和的长谈。


        通过系列调查与长谈后我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从心底接受他们了吗?对“问题学生”,我理解他们的脆弱与无助了吗?对同学们所存在的问题我够宽容吗?对自己的学生我够关爱吗?在自己的教育过程中,我的方式方法有多少是实效的、科学的呢?想到这里我感到无比汗颜,自责,无地自容。痛定思痛,我决定改变教育策略,从以下几方面优化班级管理策略。
一、充分尊重,人格平等。
        从某种程度上说,问题学生因为不同程度的自卑外显出的是极度的自尊。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在心灵上都受到过或多或少的创伤。因此,对于问题学生和问题班级的孩子们,就更加需要真诚的关心他们,尊重他们。于是在第二周的班会课上,我向同学们敞开心扉,真诚的向他们致歉。我的坦诚相见,不但没有损伤我作为教师的尊严,相反的,它在我们师生间搭起了一座互相接纳、理解与沟通的桥梁。接下来,我还专门与曾同学及班上典型问题同学相继进行了几次长谈,并互相取得了理解与尊重,并在班级管理策略上做了一些必要的调整。
二、创新手段,优化方法。
        问题学生自我约束力差,他们犯点小错、违反纪录是在所难免的。当学生出现问题后,尽量不采用强迫命令的方式,而是根据学生个性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如:正面教育、积极疏导;充分利用先进典型事例感染学生;或促膝谈心、或春风细雨、或声情并茂、或暴风骤雨,方法因人而定、因情而定;督促指导,防治结合。
三、关爱宽容 赏识激励
        心中有爱,师生方能共同进退,和谐共生;心中有爱,我们才能彼此信任,荣辱与共;心中有爱,我们才能摒弃成见,大度宽容;心中有爱,我们才能拨云见日,赞美赏识。如果说最初我是刻意的、千方百计的去寻找孩子们的闪光点的话,那么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惊讶的发现原来绝大多数孩子身上都有让我特别感动的地方,如:曾同学、王同学等六位同学堪称“舞林”高手;李同学、范同学是校柔道队的尖子生;刘同学、张同学是有名的体育健将;何同学、薛同学对电脑特别擅长,打字如行云流水;班上最难缠的曾同学竟然是一位体育全能王:校足球队主力球员、校田竞队高手。最难能可贵的是:全班同学集体意识特别强,遇到事情都能同仇敌忾,思想高度统一,只要往好的方面引导,便能发挥集体凝聚力的强大力量。这些发现,让我找到了激发他们自信与自律的“药方 ”:我以“班荣我荣,班耻我耻”为班训;以兴趣为基点;以综合素质评定为杠杆;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平台;充分发挥班干部的力量;尽量让同学们互相监督、自我管理;每周进行小组及个人综合评定,并及时激励、表扬,效果显著。
四、活动载体,铸造班魂。
        找到同学们兴趣点后,我以活动为载体,开展各种性质的活动。从才艺展示、体育竞技、从常规标兵、进步之星,从礼仪模范、服务之星、从科创标兵、体育健将等形式活动。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一年来学生面貌发生了极大改变,相声、街舞表演在学校艺术节中获奖;班级在初三足球联赛中获亚军;校运动会上取得了全校团体总分第一的好成绩,且两人获得了四川省二级运动员荣誉称号。从此由一个 “问题班级”变成了学校优秀班集体。“班荣我荣,班耻我耻”的班训逐渐深入人心,形成为一种信念,一种坚不可摧的力量,这就是班魂!
        这一次难忘的带班经历告诉我: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每一个孩子都有一颗渴求上进的心,他们都渴望被理解、被尊重、被关怀、被赏识。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让我们多给孩子一些赞赏与鼓励,多给孩子的心灵一些爱的阳光,用我们真诚的爱去温暖他们对生活、学习的热情,让他们拥有健全人格、幸福人生。这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