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巴诺尔国家湿地公园湖水引流治理试验报告

发表时间:2021/4/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2期   作者:孙伟1 孙万兵2 李仙龙3
[导读] 摘要:由于康巴诺尔国家湿地公园水位逐年上涨,对北岸县城居民设施构成了一定威胁,鸟类的繁殖地湖心岛逐年缩小,抑制了本地独特的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遗鸥的发展,为此采取了根据地形按照原有天然水道进行分流的方法,解决上述问题,为其它地方同类问题提供解决依据。
        1河北省张家口市塞北林场康保分场  076650;2河北省张家口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076650;
        3河北省张家口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076650
        摘要:由于康巴诺尔国家湿地公园水位逐年上涨,对北岸县城居民设施构成了一定威胁,鸟类的繁殖地湖心岛逐年缩小,抑制了本地独特的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遗鸥的发展,为此采取了根据地形按照原有天然水道进行分流的方法,解决上述问题,为其它地方同类问题提供解决依据。
        关键词:国家湿地公园;水位;治理
        康巴诺尔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河北省西北部的坝上高原,北距县城1.3km,总面积372hm2,其中水面面积220 hm2,湖水最深处3.5m,是一处生态系统保护完好的天然高原湖泊湿地,也是一处在河北省湿地公园中距离县城最近的一处湿地公园。由于物种丰富,鸟类众多,呈现出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在河北坝上高原地区具有较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康巴诺尔国家湿地公园是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遗鸥的主要栖息地和繁殖地,2017年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中国遗鸥之乡”称号。由于公园紧邻县城,每天处理净化后的生活用水不断注入康巴诺尔湖,导致湖水水位升高且居高不下,目前湖心岛最高点距离冰面不及15cm,裸露面积仅仅0.29 hm2,不能满足现有遗鸥筑巢繁殖。
        为了扩大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遗鸥在康巴诺尔湖的栖息和繁殖地,使今后遗鸥的生存空间更加优化,为缓解康巴诺尔湖水面日趋上升的压力,长久维持水位平衡,把康巴诺尔湖水通过溢流口导出,并向下游引导分流,是当前十分紧迫的工作。鉴于时间紧迫,在我等几名技术人员多次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我们明确了“平衡水体、根治隐患、保护遗鸥、长久有效”思路,提出了根据地形按照原有天然水道进行分流的建议,经政府主要领导批示抓紧实施。具体情况如下:
        一、湿地公园水体
        康巴诺尔国家湿地公园北靠县城,地貌属坡状平原区,康巴诺尔湖面开阔。根据2020年航拍影像水面面积220 hm2,湖体最深处为3.5m,平均水深2.3m,目前水位为1410.93m。根据相关历史资料2012年前,康巴诺尔湖丰水位1410.3m,枯水位为1408.8m,平水位为1409.3m。
        康巴诺尔湖水源充足,年补入湖中水量共计超过249万m³,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天然降水,采用水文比拟法计算,年平均补给量103.0万m³,1997年最小补给量为89.0万m³,2003年最大补给量为156.0万m³;二是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县城生活用水,每天有0.4万m³的中水汇入湖体,年均补水量146.0万m³;三是湖中心有三个泉眼微量的补入地下水。
        根据计算天然降水与渗漏和蒸发基本持平,康保县善能生物质发电厂每天用水0.2万m³,年均消耗水73.0万m³。每年湖体增加水量73万m³,导致湖水水位年上涨约33cm。
        二、采取的方法
        为了控制水流线路,采取了技术及工程措施:
        1、勘测引流。为了准确掌握水流方向,避免湖水对下游农田及其它设施造成破坏和影响,由1名地形勘测专业技术人员,用高精全站仪,将水流区域高程进行全面测量。
        2、机械控制。

由于下游是多年前的季节性河道,多年的土地整理、工程道路建设导致自然河道断断续续受阻,主要阻碍了河道的畅通,主要阻碍及采取的措施包括:一是二秦高速涵洞底部高程较高导致主水道需拉土筑坝防止漫流;二是有农田、养牛场、养羊场,需要用机械提前开挖水道,避开养殖场;三是水流入刘英地淖、保平淖、宗献堂滩等需要机械开通引水道,四是水流入下游部分淖后,防止水溢流,在下游机械立埂挡水。
        3、观测湖心岛、东大岛。用无人机观察比对放水前后湖心岛、东大岛变化情况,计算面积。
        三、排水经过
        根据外业勘察的流水线路,按照由高到低天然地形疏通水道,尽量遵循自然分流的原则进行。
        第一次引流。2020年5月份第一次试引流,湖水由南子湖溢出,流经二秦高速涵洞,到达宗献堂南滩兆辰农业东侧,流程长6.5km,连续放水10d,使康巴诺尔湖水位下降了20cm。通过本次试放水观察,继续往下游引水需测量确定下游泄水区域和疏通水道高程等工作。主要原因是二秦高速涵洞口较高,水流缓慢抬高了水位,导致康保镇西二十顷入村小路水淹,国储林浸泡,大面积的光电受到威胁。
        第二次引流。2020年10月下旬,首先在南子湖(面积20 hm2,水最深1.7m)在东侧用沙袋堆砌3m宽出水溢流口,在东西主水道两侧起土埂,张康公路至二秦高速口单侧拉土修筑土坝,长度1.5km,水道宽2.5m,平均深1.5m。水流通过二秦高速涵洞,流经康保镇的刘英地、宗献堂村和张纪镇保平村的部分草地、湿地。为到达刘英地淖开挖水道长150m,宽2m,深度50cm;为到达保平水浇地土路下挖过水路面自由漫流,到保平淖挖水道长1500m,宽2m,最深1.6m疏通,流水结束后恢复原有地貌。流程总长13km,放出湖水约100多万 m3,下游形成了100 hm2湿地水淖。
        四、数据对比
        通过放水,水位明显下降,各项指标均指向正常化。
        1、康巴诺尔湖水位。海拔高度由原来的1411.4m下降至1410.93m,湖水下降了47cm。水位每天最大可下降2.5cm,平均下降2.2cm较合适。
        2、湖心岛面积。湖心岛面积由放水前的0.49 hm2扩大至0.73 hm2,扩大了0.24hm2(2016年湖心岛面积为1 hm2),岛中心距离湖面最高达到0.8m。
        3、东大岛面积。东大岛面积由放水前的1.2 hm2扩大至1.5 hm2,扩大了0.3 hm2。
        4、人工净化湿地。放水后东半部净化池土埂全部显示,西部区域基本冲刷平。
        五、下一步计划
        下一步继续详细记录水位和湖心岛面积变化,关注引导外引水流趋利避害,用科学方法调控康湖水位,为遗鸥栖息和水生态恢复,提供科学数据支撑。
        1、修整湖心岛、东大岛。对两个遗鸥繁殖岛的表面进行处理,尽量使遗鸥的繁殖场所更加适宜。
        2、明春继续放水。明年开春水位会回升一些,及时掌握情况,放水至南子湖及刘英地湖中,每天排出一定水量,形成永续流水格局。
        3、下游处理。为了永久性平衡水位,拟采取三项措施:一是对新子湖溢流口修建建设永久性石头水泥设施,二是对张康公路西靠近公路一侧拉土修筑土坝,同时在高速散流水区域拉土修整土埂导流,改变不整齐现象,三是对宗献堂和刘英地水道口建设可变水闸,适时改变水道方向。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