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林业造林方法在实际营林造林工作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4/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2期   作者:赵莉
[导读] 摘要:为了保障森林资源的有效覆盖率处于稳定增长的趋势,相关人员需要完善有关森林资源管理方面的有效工作,按照所处林区的实际发展状况采取恰当的造林措施。
        清河林业局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为了保障森林资源的有效覆盖率处于稳定增长的趋势,相关人员需要完善有关森林资源管理方面的有效工作,按照所处林区的实际发展状况采取恰当的造林措施。环境问题的解决使林业工作林业可持续发展得到保障,因此要在实际的造林营林工作中采取正确的林业造林方法并展开研究。.
        关键词:林业造林;造林营林;林业资源
        引言
        林业资源是自然生态系统中重要一员,是地球最为珍贵和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也是人类在地球上持续生存的根基和伙伴。同时林业资源也是较为脆弱的自然资源,极易受到各种各种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或者破坏。随着全球气候的逐渐变暖和世界范围内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林业资源在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突出作用更加凸显。林业资源保持良好的状态而不被破坏,林业资源能够实现永久可持续的生长,不仅关系着一个国家的水源的纯洁、气候的适宜、环境的优化以及各种自然次生灾害的减少或避免,更能确保国家稳定的工农业生产、坚定的经济建设发展和安全的国防建设以及日常生活必需的自给自足。林业资源依赖于每一棵树木的良好生长。因此,重视营林造林对于提高我国林业资源的总体面积和成林率,是一种根本上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1 目前我国林业造林工作的基本状态
        可以肯定地讲,我国林业资源整体发展状况是好的,而且从长远发展来看,未来二十年我国林业资源还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范围。从去年国家权威部门公布的数据可知,我国林业资源总体覆盖面积增速喜人,过去五年内我国每年增长的森林面积平均为两百多万公顷,这种发展态势不仅有效满足了我国经济建设和人民日常生活的需求,更在客观上保证了我国林业资源未来发展的雄厚基础和广阔空间。另一方面,我国的造林速度也逐年加快,林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升级改造也日渐科学化正规化。总体来看,我国的林业资源具备可持续化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2 现阶段造林营林工作的显著问题
        2.1错误造林造成的破坏
        有部分企业和部门对林业建设的重视程度过低,使得林业资源遭到肆意破坏,想要弥补的时候却发现为时已晚。林木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在林业资源受到大幅度破坏的时候对社会经济会发展产生较大的阻碍,在此基础上,部分企业都只是单纯重视短期经济效益,不在乎林业经济的长期发展,导致营林造林工作对林业资源造成了破坏,阻碍了生态环境的正向发展。这表明在实际的营林造林过程中要重视方法的使用,其对于林业资源的发展推动作用效果明显。
        2.2我国林业资源区域化分布不合理、不科学、不平均
        越是林业资源较匮乏的地域,不重视林业资源、不合理开发、不合理利用林业资源的问题越突出,林业资源的破坏程度也越明显。随着这几年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这些地域的林业资源甚至出现了不增反而减少的问题,值得格外关注。
        2.3相关资源匮乏
        就现阶段的森林资源发展状况来看,正是因为森林资源短缺使得现阶段的木材供应无法满足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若不能实现林木资源的稳定增长,会导致我国林业经济的未来发展受到严重影响。正因如此,要在实际的造林活动中适当加大投入,使用合理的造林方法种植林木,保证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
        3 造林营林工作中应用科学化现代化造林方法的思考和建议
        3.1对于造林树种进行合理的选择
        现阶段的林业工作质量如果要得以有效的提升,那么关键前提就在于进行造林树种的合理选择,确保造林树种能够迅速适应当地土壤与当地气候。这是由于,不同造林区域之间具有明显的环境差异性,因此如果现有的造林树种无法融入林业区域环境,则会造成林木树种的迅速死亡,带来程度比较明显的林业效益损失。

具体在选择各类不同的造林树种时,应当结合现有的林业区域特征来进行灵活的选择。
        3.2重视树种的选择
        在林业造林的实际应用中选择树种是一项重要内容。在造林区域种树要做到因地制宜,在不同的地区内选择不同树种进行种植,从而进一步提高树种的出苗率和成活率。采用树种的种植方法要保障树种质量,使林木质量得到优化升级,保障林木质量高、产量丰富。为进一步改善林木种植地区的土壤环境,要充分重视阔叶林的种植工作,从而扩大其种植面积。阔叶树落叶层可以促使土壤长期保持持久的湿润状态,若是落叶腐烂的话便可以增加土壤肥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促使土壤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同时充分发挥景观塑造的作用,以保障林木的疾病抵抗能力能得到加强,从而保障林木的质量。
        3.3创造良好的营林造林综合效益
        正确运用造林手段与造林技术可以达到提升林业综合效益的目标,对于当地的水土保持以及空气环境净化也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林业技术人员对于现有的造林技术手段予以灵活的选择,从而有效保证了森林总体面积的不断扩大,确保林木树种对于毒害气体与物质能够进行充分吸附,对于当地的整体空气质量予以净化。例如,黑龙山林场内部目前已经栽培了多种森林树种,其中多数的亚热带树种都可以达到较好的水土保持以及空气净化效果。从营林造林的综合效益角度来讲,提升当地造林综合效益的关键在于保护当地生态,并且对于潜在的水土流失风险予以有效避免。在目前的营林造林具体实践中,营林造林的综合效益不仅体现在经济效益的层面,同时更加应当体现在造林工作的生态效益与环境效益。与原有的造林技术手段相比,经过创新后的造林技术方式更加侧重于林业生态价值,通过更新现有的造林技术手段来实现良好的林业生态效益。同时,营林造林工作的有序开展也可以达到推进林业地区经济发展的效果,体现了造林技术手段更新的价值与意义,突破原有的营林造林技术手段局限。
        3.4做好养护管理工作
        在林木成活之后便进入了养护管理阶段,在栽种树木中有一句俗语“三分栽种,七分管理养护”,这句话体现了养护和管理的重要作用,养护与管理本身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在这其中显现出养护管理的重要作用。在进行养护工作的时候要保障林区的经济效益,选择造林方法时管理好工作人员并进行规划,将为林业服务作为基本工作理念。在此基础上保障林区的正常发展,结合国家可持续发展基本策略,为进一步顺应时代发展需要结合时代发展的基本要求,以积极的态度调整林业结构,并加大对新型技术的引进,从整体上提高林区质量。同时,做好养护管理工作需要能实现促进林业生态经济效益、调整林业结构的基本目标,从而进一步加快林业产业的快速发展。另外,要在林业生态效益提升的基础上提高劳动再生产能力,进一步维护好生态环境。优化升级林业结构能进一步调整传统林业结构,从而提高林业产业自身竞争力,以开发林业新产品能力。在选择树种和培育的同时优化栽植、嫁接等多项技术,并对树种进行优化配置,进一步提高造林效率 。
        3.5合理运用封山育林与人工造林技术
        对于造林困难、不易成活贫瘠的荒山及不可及的小班进行全面封育,促其天然生长,提高郁闭度,增强生态防护效能。在周边明显处如主要山口、沟口、河流交叉点、主要交通路口等树立永久性标牌,立牌公示,重要部位可设围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林区进行管理工作时,结合林业区域的真实状况来进行造林手段的合理选择,体现良好的营林造林综合效益,促进各地林业体系的逐步健全与完善。
        参考文献:
        [1] 张羽飞 . 林业造林方法在实际造林营林工作中的应用 : 以辽宁省朝阳市为例 [J]. 南方农机 ,2019,50(7):233.
        [2] 李洪奎 . 林业造林方法在实际造林营林工作中的应用 [J]. 南方农机 ,2019,50(22):66.
        [3] 赖建冈.探究现代林业造林方法及营林生产管理[J].花卉,2018,20:12-13.
        [4] 李洪奎 . 林业造林方法在实际造林营林工作中的应用 [J]. 南方农机 ,2019,50(22):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