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祥健
云南省宣威市教师进修学校 655400
摘要:班主任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要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主要目标。因此,班主任在初中阶段的管理教学之中,首先要对教学管理的工作进行分析,并且从具体的班级情况出发,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环境。班级管理工作不同于普通教学,它具有复杂性的特点,班级管理工作的效果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水平以及学习效率,影响整个班级的学风建设。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初中班主任如何进行有效的班级管理探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有效;班级管理
引言
班级不仅是学校基本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班主任作为班级中的“大家长”,发挥着组织者和引导者的重要作用,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以往的初中班级管理过于刚性,管理模式也十分单一,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对此,在当前教育改革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必须及时地更新管理理念,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新管理模式,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初中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重要性
初中阶段是学生各方面能力形成与提高的关键时期。由于学生的身心发育不成熟,心理变化较大,因此,他们很容易被不良信息与行为所影响,误入歧途。如今,社会已进入互联网时代,现在的初中生基本会使用智能电子设备来学习与消遣。但由于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加之学生分辨能力不足,对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与兴趣,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就会对他们的人格发育、价值观初步形成等产生影响。班主任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领者,有责任去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道路,通过高质量的班级管理工作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心态,树立正确的“三观”,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有效的帮助。
二、强化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和理解
初中生的思想正趋于成熟,部分学生已经产生叛逆心理,此阶段的班级管理工作,班主任必须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与理解,与学生之间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有效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班主任要真正成为学生的朋友,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了解,也让学生了解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内容和意义,从而使学生更加理解班主任,实现班级管理质量的提升。同时,对于一些成绩相对较差、缺乏良好习惯的学生,班主任不能挖苦、责骂甚至体罚,因为这样会呈现出适得其反的效果,并且严重地挫伤学生的自尊心。班主任需要私下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并对学生进行循循善诱,帮助学生解决问题,逐渐改进。交流过程中,班主任要注意自己的语气和态度,使学生处于放松的状态向班主任表达内心想法。这样不仅能够缩短师生间的距离,还能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
(二)加强沟通与家校合作,形成“三方合力”
对学生而言,父母是影响他们的第一任老师,所以家庭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班主任要努力构建学校与家长之间沟通的桥梁,通过召开家长会和定期家访,教师应当注重与家长的联系与合作,将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反馈给家长,这样家长就能够有针对性的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方式不能局限于家长会,还要借助现代通信工具,例如微信,视频电话等。只有双方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才能更加高效的共同管理学生。与此同时,班主任还要加强与各任课教师的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上课状态,对于出现问题的学生及时进行疏导,并将学生提出的教学意见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提高课堂效率。只有形成教育的合力,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达到一致的目标。
(三)树立好自身榜样,发挥表率作用
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使得他们对事物的看法会存在一定的差别。由于初中生心智发育不成熟,他们对事物的是非功过判断十分简单。因此,班主任就可以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做好表率作用,言传身教,用自己的人格魅力与专业知识去影响学生。这样,学生自然就会接受与服从班主任的管理。这可以大大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班主任要做到自己不想去做或做不到的事情,就不应该强求别人去做。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一定要身体力行,要做到认真负责、积极主动,使学生可以在自身的影响下养成良好的习惯,学会正确地待人处事。
(四)融合德育理念
在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每个班主任的重要任务。其中,德育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这就需要初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有效地融合德育,真正做到“立德树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为此,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可积极开展各项德育活动,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德育意识。比如,班主任可借助每周的班会开展德育,设计相应的主题活动,为学生出示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班主任还可以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到社区、公园、广场等地进行公益活动,观察社会中存在的不良行为等,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还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德育素养。
结束语
如今班级管理的方式在不断地推陈出新,教育教学观念也在不断优化,在课堂教学得到优化,教学内容得到提升的同时,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方式,综合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各个方面的影响因素,这样既能够增加课堂中师生互动的次数,又可以推动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进而提高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薛宇轩,张晗.探讨初中班主任如何进行有效的班级管理[J].祖国,2019(23):105-106.
[2]张建英.初中班主任如何进行有效的班级管理[J].读写算,2019(31):50.
[3]杨春霞.初中班主任如何进行有效的班级管理[J].新课程(中),2019(06):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