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创新班级管理模式的有效途径

发表时间:2021/4/1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下)1期   作者:罗俊科
[导读] 在小学阶段,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小学生正处在朦胧的成长期

        罗俊科
        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兴宾区平阳镇学校  546122
        摘要:在小学阶段,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小学生正处在朦胧的成长期,对许多未知事物都抱有强烈的好奇心。然而在学生感兴趣的新鲜事物中很可能会有一些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因素,这就需要班主任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管理办法去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班级管理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相比与家长的相处时间,学生在校的时间显得颇长,所以小学班主任的管理经验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了促进作用,因此班主任必须不断丰富和创新班级管理模式。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创新途径
        在小学的学习过程中班主任这个角色起到了关键作用,班主任是学生日常接触最多的老师,也是学校连接家长的重要桥梁,如何扮演好班主任这个角色是本文论述的重点之一。从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和实践为切入点,从不同层面深度分析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方面应做到的工作,这对教育工作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小学班主任创新班级管理模式的意义
        (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班级管理对于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具有指导性的意义。在解决学生遇到的各种难题时,班主任可运用班级管理的方法对学生的思想观念加以纠正。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总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小事发生口角争执,气急之下也会做出一些反常的举动,有时学生在情急之下会认为打架是解决双方矛盾的唯一途径,如果不加以纠正,时间久了学生的思想就会出现偏差。班主任及时发现后应用正确的管理办法把学生的思想拉回正道,这对于学生以后的成长非常重要。学生接受学校教育,不仅仅是读书识字,更重要的是学会礼义廉耻。
        (二)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创新和实践能在最大程度上解决学生成长遇到的各种难题。小学阶段的学习是学生未来踏入社会的一个基础,一旦基础不牢,根基不稳,学生未来踏入社会便有可能遇到各种困难。班主任应在小学生成长阶段充当指明灯、引路人的作用。当下社会倡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而传统的应试教育却将这一倡议推向了极端,分数成为衡量学生好坏的一个重要标杆。对于很多教师来说,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划分好坏的唯一标准,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不闻不问、冷言冷语是当下教育环境的悲哀。对于学生而言,教师的不认可和批评都可能成为他成长路上的阴霾,班主任应当运用正确的管理办法处理学生学习和生活,这对于学生日后的成长和全面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三)增进师生之间的情谊
        创新班级管理方法可以使学生对班主任产生一种信赖感,这种信赖感的形成对于师生来说是好事。学生在成长中必然会经历逆反的阶段,这个阶段学生的行为会与平常大不相同,如果班主任没有和学生形成一种可靠的信赖关系,班主任对学生的指导都会被学生视为一种束缚和挑战,纵使班主任是出于好意想纠正学生不正确的行为和思想,但是学生心里会自然地形成一种屏障。

如果学生父母平常工作很忙,在家也很少与孩子沟通的话,这样学生会产生一种莫名的孤独感,对身边的事物变得毫不在乎。时间一长,学生的心理状态就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若是班主任用创新的班级管理方法,并且与学生形成一种信赖的关系,那么班主任在学生出现问题时稍加引导,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二、小学班主任创新班级管理模式的有效途径
        (一)利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目前多媒体已经成为教学的主要工具,学生面对枯燥乏味的课本可能没有学习下去的兴趣,但多媒体则可以轻松地改善这一点。代课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把课本的内容以生动、形象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眼前,各种有趣的音频和视频吸引着学生,让他们全程注意力集中。班主任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把一些正确的学习方法呈现给学生。另外,班主任在向学生传达一些规章条例时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结合视频和卡通图画的形式,将规章条例巧妙地传达给学生,减少学生的抵触心理。
        (二)以家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当家长把学生送到学校的那一刻起,学校就要对学生负起责任。学校对学生负责任的形式很简单,通过班主任管理学生在校发生的各种问题。班主任是学校联系家长的重要桥梁,学生在校的各种行为都要受到班主任的监督,班主任是学生在小学阶段成长的关键人物。班主任在管理学生时,通常会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人生观,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影响最大的依然是父母。当学生回到家里时,父母的实际行动才是影响学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父母用错误的行为影响学生,那么这种意识就会存在于学生的大脑之中,久而久之,有时学生明知道这样做是错误的,但是身体会不由自主地做出错误的行为。这样就会影响学生在学校受到的教育。因此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中应当多和学生家长沟通,向家长传达正确的价值观,让家长用实际行动去感染学生,以家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样做才能在根本上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和思想观念。
        (三)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
        除了学校中的学习外,一些家长还会给孩子报辅导班,这样综合来看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学习上,很少有时间去接触一些新事物,更别提在思想道德上的学习。因此,班主任应当与各科代课教师协商减少学生的课后作业。小学生更重要的是培养习惯和思想,过多的作业只会成为学生学习路上的阻碍。合理的减少学生的学习压力可以使班主任在管理上有更多选择的空间。管理的前提是得到学生的认同,如果没有统一的思想,班主任在管理学生日常行为时经常会出现问题,所以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对于学生后期的学习和生活会是不小的助力。
        三、结语
        班级管理方法的创新和实践都是以学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运用正确的方法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对于学生未来的成长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当下的教育形式要求班主任充分重视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各种难题,及时与学生沟通解决,和学生建立信赖关系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在后期的学习工作中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祝虹,陆黎丽.浅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J].中华少年,2020(10):269.
[2]张婧.浅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及实践[J].新校园(中旬刊),2020(2):1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