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在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研究

发表时间:2021/4/1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下)1期   作者:姚文武
[导读] 初中班主任的日常管理工作内容和形式都比较多样化

        姚文武
        广西柳州市柳江区百朋中学
        摘要:初中班主任的日常管理工作内容和形式都比较多样化,面对着生活在信息时代的学生们,一成不变的管理方式难以让学生们信服,管理效果自然就难以提高。面对这种情况,班主任不妨尝试将德育教育与管理工作结合起来。本文分析了为什么要融入德育教育,然后总结了几点措施。
        关键词:德育教育;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
        引言:
        班主任应该认识到,自己所开展的管理工作对学生起着引导作用,因此,将德育教育和管理工作结合起来,是践行素质教育的有效措施。有效的德育教育能够让学生健全身心,形成健康的三观。同时,德育教育对改善初中生的各种心理问题也有很好的效果。
        一、为何要在管理工作中融入德育教育
        初中生处于生长的关键时期,他们接触的信息变多,对事物开始有自己的认识和思考,有时就会与班主任和家长的教导产生些许矛盾,从而导致他们产生一些心理问题,比如太过自我或者敏感等[1]。因此,班主任可以在管理工作中融入德育教育,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三观,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一)可以让学生快乐成长
        在初中这个关键时期,学生的心理状况也比较特殊,这就要求班主任采取针对性的方式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注重发掘学生的心理特点,将德育教育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展现,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有益的影响。德育教育可以让学生熟悉一些常用的法律知识,对自己的民族、国家有全面的认识,增强自己的民族自豪感。同时,德育教育可以扩展学生视野,让他们的心智更加活跃,提高他们的自律意识,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提升自己上。特别是对于一些问题比较严重的学生,德育教育中包含的种种事例,可以让他们认识到不及时解决问题的严重后果,从而努力提高自己,帮助自己健康成长。
        (二)可以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
        不少学生每天都能接触到电子设备,诸如电脑、电视和智能手机,让他们获得了丰富的信息。初中生年龄尚小,缺少对信息的筛选和辨别能力,因此叛逆问题在初中生群体中非常常见。不良信息导致学生形成了不良思想,进而做出一些不良行为,比如沉迷游戏、吸烟喝酒、打架斗殴等,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成长[2]。如果在管理学生的同时开展德育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辨别能力,引导他们选择性地接受和吸收信息。


        二、提高德育教育效果的几点对策
        (一)发挥榜样作用,开展针对性教育
        班主任是各项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班主任的言行举止都被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对他们产生了影响,尤其是班主任的理念和思想,是学生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启蒙。可以说,班主任的良好行为会产生一种“不令而行”的效果。初中生差异化的思想和观念刚刚开始形成,因此具有良好的可塑性。班主任不妨充分发挥自己的榜样和引导作用,切实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并且能够确保各项班级管理活动的有效落实。同时,班主任也要注重提升自己,做到与时俱进,多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需求,建立一套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教育体系。
        对于初中生来说,辨别能力不强是导致他们养成不健康心理和行为习惯的主要原因。外界不良风气的侵蚀,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压力,都会导致他们的心理状态不稳定。班主任要注意多观察,尽早发现学生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沟通和疏导[3]。班主任也要了解不同学生的成长环境,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班主任发现一名平时成绩不错的学生近一段时间成绩显著下滑,经过谈话得知在家中父母经常吵架导致其心情抑郁,班主任就应该以朋友的角色和学生谈话,告知其应该主动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思想指导,帮助学生恢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状态。
        (二)人性化是开展德育教育的关键
        在日常开展班级管理活动中,班主任应该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尊重每个学生的身心特点,着重发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一定要多鼓励、多督促,减少传统口头说教的管理方式,让学生在班级管理活动中也能够感受到人文关怀。同时,班主任要一改传统居高临下的姿态,多和学生以平等的地位沟通交流,来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班级氛围,相信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很大帮助。
        (三)理论联系实际,扩展德育内容
        对于活泼好动的初中生来说,让他们参加实践活动来接受德育教育,效果比口头教育要更好。班主任应该定期组织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时间活动,比如定期到大街上打扫卫生,每个月到野外种植一棵小树,经常到养老院和爷爷奶奶聊聊天。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活动,实际上发挥着培养学生思想觉悟的重要作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不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认清学生此阶段的身心特点,了解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作用,并通过人性化的管理方式、针对性的教育工作以及付诸实践的教育活动等方式,切实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左志林. 基于德育的初中班主任管理的改革途径[J]. 山海经:教育前沿, 2020(4):0223-0223.
[2]徐纪胜. 德育教育对初中班级管理的影响思考[J]. 中华少年, 2019(28).
[3]方芳. 浅谈如何通过德育,提升初中班级管理[J]. 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 2018, 000(012):2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