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角度的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探究

发表时间:2021/4/1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下)1期   作者:谢杭远
[导读] 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当下,小学体育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的基础体能素质具有促进作用

        谢杭远
        (杭州市星洲小学,浙江 杭州310000)
        摘要: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当下,小学体育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的基础体能素质具有促进作用。小学体育教师要根据小学生体育学习特点和身体素质水平创新性的改进体育教学方式,使小学生在体育学习中不仅可以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还可以培养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使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创新体育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在小学阶段身心健康成长。
        关键词:创新角度;小学体育;教学方法
        一、体育教学创新重要性
        创新教育一定要注重智力的开发,在创新教育中,教师重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发学生的智力,促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从而迸发出极大的学习热情,能够处于主动学习的最佳状态。智力就是人的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智力是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总和。在教学中,教师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可以丰富小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通过不断创新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学习带来的压力,达到劳逸结合的效果,有效提升学习效率。由于对体育课程的不重视,导致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通过教学创新可以有效提升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锻炼学生身体的同时能够帮助学生缓解文化知识带来的学习压力,使学 生能够身心健康发展。
        二、小学体育教学方法现状分析
        (一)授课形式不恰当
        从小学体育课程的调查中表明,部分小学体育教学方法一般集中在理论层面,缺乏多元化的评比竞赛活动,使得教学内容过于单一。而且在对小学生的测评活动中,学生对授课方式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看法,但是提出的建议教师并未采纳,这就表明授课安排上并未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差异,教学工作局限在单一的框架内。
        (二)课时安排不合理
        结合教学大纲而言,学生对体育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是学校体育课时安排不合理,加上体育教学形式单一,导致学生对体育这门学科的兴趣逐渐降低,主要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没有将学生的真实情况考虑在内。例如选择武术课的学生,他们对搏斗项目比较感兴趣,但是教师仍以太极拳这种比较古老的教学模式为主,缺乏创新的教学模式,难以吸引学生
的注意力。
        (三)教学方法缺少互动
        小学生处于自我性格发展的初始阶段,所以在一些行为特点上具有潜在的好奇心理,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实施将学生的兴趣作为出发点,而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更多考虑的是学生的个人安全,并未脱离传统规则的束缚,过分制约学生的某些行为,无法体现学生在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也导致课堂教学活动缺乏互动性,不利于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创新小学体育教学方法
        (一)游戏教学法,采用合作式教学模式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愈加明显,为了给学生创建一个健康、和谐的体育氛围,教师就可以将游戏教学法充分落实到小学体育教学中,取得一个寓教于乐的效果。因此,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采用角色扮演的游戏活动,在互动过程中保证学生对体育知识有更为清楚的认知,角色扮演的过程中,不仅要对角色类型有更为深刻的认知,还应该仔细去察觉和体验学生的心理状态,在比较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周围的人和事,从而调整心态,主动去适应社会环境。
        教师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需要切实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对教学方式积极有效的进行创新,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体育学习的方法。

例如,在进行接力跑教学时,教师可以首先与三名同学进行示范,演示正确的接棒动作等,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到该体育项目的核心内容和技巧。学生通过教师的演示与同学进行合作学习,研究出小组内成员在每个阶段的具体安排、接棒方式、接棒动作等,讨论完成后在展开跑步训练,使体育项目能够有效实行。利用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正确学习到相关知识点,增强学生对体育运动项目的理解程度,同时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有效提升教学效率。
        (二)情境教学法,激发体育锻炼兴趣
        随着新课程改的推进,情境教学法则是将教学的内容和目标进行有效整合,让学生尽情投入其中,激发他们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这样也能顺利完成各项体育锻炼,并获得一些愉悦的体验,所以教师要认识到生活情境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存在的现实意义。例如在冬天的“丢沙包”活动,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让学生课下收集一些材料来制作沙包,将注意力都集中在日常的生活中。有的学生会利用沙子来制作; 也有的学生会选择采用大米来制作,生活会赋予学生许多的素材,这样在体育课堂上,利用课余时间来制作沙包,并且结合生活情境来开展相应的教学工作。
        小学体育教学一定要注重体育教学的规范性和严谨性。小学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要把动作的规范、锻炼频率等专业理论知识完整的教给学生,使学生更加高效的进行体育学习。同时教师也要注重使用创新性的教法,如设置图片、视频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体育理论知识,使他们以更为直观、有趣的方式掌握相关的运动技巧,以便有效提高教学的趣味性,辅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不断强化自身的学习效果,进而切实增强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促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运动和锻炼。
        (三)建立合理学生评价体系,实施鼓励教育
        在小学教学中,积极对评价体系进行创新,这样不仅能够唤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提升体育综合素质,也可以使体育教师进行自我完善,为小学体育教学的良好发展奠定基础。例如,在期末考评时,不仅仅需要学生进行跳高、跳远等运动型考试,也需要准备一张试卷,将教师平时在体育课程中讲解的相关体育运动技巧、体育运动发展历史等进行考评。通过简单的试卷评价,并结合体育运动能力的测试,使学生更加熟练的掌握体育相关知识,提升学生的体育运动热情,帮助学生从思想上接受体育学习的重要性,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鼓励教育,帮助小学生树立体育学习与锻炼的自信心,使他们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种学习和锻炼活动中。比如,当学生们在日常学习活动中取得了一定的进步时,体育教师就要及时给予表扬,肯定他们前期的付出和努力,并鼓励其他同学向其学习,或是当学生在体育锻炼中表现出了顽强的毅力时,教师也要针对他们的精神进行鼓励,通过语言鼓励、眼神肯定和一些简单的肢体动作来激励学生,使他们克服困难、不断进取,由此不断强化他们的自信心,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促进他们健康发展的同时也提高了小学体育教学质量。
         四、结束语
        在当前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下,小学体育教学中创新性教学方法的探索对小学生的未来发展是十分有意义的,不仅能够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还可以使其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进而推动其全面发展。因此,小学体育教师不仅要重视理论教学,定期开展趣味性体育活动,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尽可能多地使用先进的体育教学工具,还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鼓励性教育,从而不断唤醒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自信,以便在这一系列创新性体育教学方法的实施下,使学生的体育精神得到培养,身体素质得到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也会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刘美丽.素质教育视域下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创新策略探析[J].新智慧,2021.01
[2].郑丽平.基于创新角度的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探究[J].考试周刊,2021.02-01 ???
[3].张陆萍.创新教育理念下的小学体育教学[J].新智慧,2020.12 ???
[4].张明.新课改视角下小学体育教学创新研究[J].文理导航,2020.11
[5].李木林.小学体育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学苑教育,2020.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