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能训练的开展策略

发表时间:2021/4/1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下)1期   作者:梁雨
[导读] 体能是指人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开展工作或进行运动中表现出来的克服疲劳的能力

        梁雨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平南县大安镇第二初级中学        537307
        摘要:体能是指人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开展工作或进行运动中表现出来的克服疲劳的能力,也可以透过这一素质来检测人体体质的强弱。在日常的体育教学活动中,大多数学生对体能项目不是很喜欢,甚至达到了厌烦的地步,使得教学活动难以顺利开展。为了突破这一教学局限,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体能的重要性,进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能训练中,有效增添体育课程的教学活力,推动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重要的支撑。
        关键词:初中体育;体能训练;开展策略
        一、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能训练存在的问题
        1、学生缺乏参与度
        相较于较高强度的体育训练,学生更喜欢温和的训练方式。部分初中学生不仅处于高强度的学习状态,而且处在叛逆时期,强加较高强度的体能训练会引起学生反感,导致加入现代体能训练不被学生接受,甚至起到与预期目的相反的效果。由于学生处在信息化时代,网络游戏对于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相较于体能训练,学生更喜欢待在室内进行网络电子竞技游戏。因此将现代体能训练应用到体育教学中,首要面对的就是学生的认可程度,如果教师让现代体能训练模式得到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认可,这对于初中体育教学模式接下来的进行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学校对体能训练关注度不高
        部分初中学校只注重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学习成绩三方面,而对于学生的身体素质却并不注重,缺乏初中学生需要体能训练的意识,使得在初中阶段,从学校到教师、家长乃至学生本身都难以认识到身体素质的重要性。现代体能训练模式除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外,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磨练学生的意志,为学生铸造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念,同时利一学的体能训练方式能够帮助学生缓解学习压力,将学习过程中以及生活中积压的负能量释放出来,从而获得更为健康的心理和生理状态,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而学校本身对体能训练的认识程度不足就导致教师在开展学生体能训练时很难得到足够的人力、物力和精神方面的支持,这使得体育教师将现代体能训练融入实际教学产生一定的阻碍。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能训练的开展策略
        1、增强学生意志锻炼
        在初中体育教学课堂上,教师要在教会学生一些体育技能的过程中先采用科学的方法帮助学生转变学习观念,在思想教育的基础上为后续的教学活动做好铺垫,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枯燥的体能训练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培养学生坚定的体育意志,把握好体能项目的进度,让教学活动更加合理有序。


        例如,在上课前的十分钟,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围绕操场完成三圈的热身训练,而在这一过程中就可以发现一部分同学由于太久没有锻炼而出现身体吃不消的情况,这时候学生就会用“散步”的形式完成这一阶段性的任务,甚至有些同学直接停下来,不管这个任务是否能够完成。这时候,教师就要鼓励学生克服自身的弱点,在动力不足的情况下先用慢跑代替走,这样坚持半圈就可以更好地化解学生体力不支的情况,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锻炼其坚定的意志,培养学生乐于进取的精神。而且,教师还要针对中长跑的特点引导学生主动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提高自己的体能,在这项运动中得到更多的放松,让学生在其中实现自我超越的目标,不畏惧各种困难和挑战,组织学生开展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活动,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除此之外,在带领学生训练长跑的过程中,体育教师也要以身作则,一同参与到学生的跑步训练中,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呼吸方法,学会控制自己的跑步节奏。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敬佩教师,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完成体育课程的学习任务,帮助教师严谨治学,为提高学生的体能奠定基础。
        2、完善体能训练模式
        为了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上能够提升自己的体能,教师就要把握好科学的教学方法,为学生传授更专业的运动技能,教会学生不断摸索适合自己的运动方法,从而制订科学的运动训练计划,以此来增强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让体能训练活动取得更突出的效果,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重要的物质支撑。
        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体能训练意识之后,教师就要带领学生做一些不一样的训练,在这其中为学生讲解更多的体能训练细节,帮助学生更好地避免在运动中受伤。第一,在每次开展体能训练之前,教师都在带领学生完成相关的热身准备工作,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让学生能够保持更加兴奋的状态,有效让肌肉得到拉伸,克服各种运动器官的惰性。第二,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运动姿势,在体能跑训练中要引导学生掌握脚着地的方法以及摆臂的自然放松,要确保学生在科学的动作之下提升运动空间,减少意外事故的可能性。第三,学生在运动过程中的服饰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训练的效果,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在运动的过程中尽量少穿一些衣服,禁止佩戴一些尖锐的小饰品,运动后要及时穿上衣服,避免感冒,而且鞋子也要选择一些鞋底比较软的,鞋带要适中,避免出现脚磨破等问题。当学生掌握一些运动的基础知识之后,教师就要带领学生在训练方式上进行突破,如每周安排学生完成2-3次越野跑,利用每天早上的时间让学生完成20分钟的定时跑,在间接性的训练中让学生的速度体能更强。而且,教师还要在多样化的练习中让学生感受到不一样的乐趣,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让学生长期坚持下去,抽出充足的时间参与体育运动,此外,教师还要适当地提升训练力度,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多从他人的教学模式上学习借鉴,多从学生的个性特点出发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在分析学生运动基础的情况下做好学生档案记录,观察学生在每次训练活动中得到的提升,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受到尊重,在运动中让自己的心态更好,身体素质更高,进一步努力朝着更加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推动初中体育教学活动更好地满足人才培养的目标,有效挖掘更多具有运动潜能的人才,让学生真正做到扬长避短,获得更多的学习自信。
        三、结语
        因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当前初中体育教育与体育课教学的初衷存在一些差距,对于学生的身体健康所能起到的效果十分渺小,而过于粗暴的体育利月训练容易伤及学生身体,因此,现代体能训练的应用能够让学生更加轻易的通过体育测试,亦能够真正完成体育课的教学目的,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和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教书源.加强初中体育训练,强化学生体能素质[J].速读(下旬),2018,(9):256.
[2]陈金梅.关于初中体育课堂体能训练的策略实践[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8,000 (005):P.54-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