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晓玲
浙江省瑞安市毓蒙中学 325200
摘要:初中三年是培养学生良好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关键时期。平时教学中,教师要融合相关教学理念,注重核心素养培养,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根据新课改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习基础知识点,而且要具有英语的核心素养能力。一堂英语阅读课中,教师要确定初中英语阅读理解课堂教学的目标,让学生既要学习必备的英语单词和语法,还要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英语核心素养概念
核心素养对于学生的思维方式提出了要求,对于英语教学来讲,学生一旦拥有一定的核心素养和思维方式,不仅对日常的英语阅读学习有好处,而且对拔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同样受益。因此,教师要在日常的阅读课教学过程中融入核心素养的培养,开发学生思维提高英语阅读课教学效果,运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地融入英语学习中。
二、核心素养下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的策略
1.重视课前预习部分实现学与教的转换
在传统的英语阅读课堂中,大多数都是教师提前布置预习任务,然后在阅读教学时进行抽查,最后进行新课的教学。但运用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却并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态度的培养。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目的就是让学生进行“真”阅读,他们能够提出问题并能够对文章有自己的见解,同时在进行阅读时记录好词好句,不断地积累自己的语言素材。针对此情况,教师应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课前重视预习部分,并在课上实现学与教的转换。在课前,教师可以提出相应问题,让学生在课下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准备。在阅读课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分享,整堂课中,教师不再担任“教”的身份,而是让学生唱主角戏。由于学生与学生之间不存在抵触与隔阂,通过让学生进行分享的方式也可以使课堂氛围更为轻松愉悦。学生有着充分的课前准备,在真正进行分享时能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将自己认为的好词好句分享给班级中的其他同学,从而促进共同进步。
2.利用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之间互动的纽带,借助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可以提高学生阅读学习的学习效率。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为了更好地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教师可以提早给各小组布置好课前学习任务,学生提前搜集与学习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为课堂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在教学 “School life”,这一课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不同学校的情况。课前,教师给各小组的学生布置好学习任务,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任务,分别分工合作搜集与之相关的资料,了解不同国家、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课堂上学生分工合作处理文本信息,整理归纳收集的资料,小组的代表发表自己组的观点。这样的阅读教学,真正放手培养学生的能力。
3.注重学生差异实行因材施教
教育是有差异性的,因此教育要实行因材施教。教师要全方位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具体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情况,之后按照学生的具体情况,给学生制定出具有差异性的教学方式与学习内容,进一步实施因材施教。在具体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原有的英语基础,为他们提供不同难度的阅读任务,保证难度和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相适应,逐渐切合实际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教学中需要十分注意的是,需要把握难度适中,若是太过简单
就会让学生体会不到成就感。
4.运用思维导图提高学生阅读效率
在传统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通常以记笔记的形式将阅读文本的知识点记录下来,这种文字形式虽然条理清晰,但是通篇全部都是文字,使阅读学习过程变得枯燥,会给学生的记忆带来压力,产生记忆疲劳感,导致学生丧失对英语阅读的兴趣。而且,纯文字的学习笔记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去书写,常常出现课堂阅读教学已经结束,学生的笔记还没有记完的现象,大大降低了学生的英语阅读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改善这一教学弊端,在学生阅读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记笔记,不仅可以有效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还能巩固学生的英语知识基础,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和理解,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应该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改变以前的教学模式,按照新课改的要求,着重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更好地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考虑问题能力、判断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具有一定的责任感,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文化品质、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参考文献
[1]王娟秀.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策略的运用[J].好家长,2020(17):52.
[2]张鹤清.浅析初中英语阅读理解技巧及解题方法[J].校园英语,2020(09):202.
[3]王玮玮.如何加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9(1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