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低年级科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4/1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下)1期   作者:谭理
[导读]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传统教学受到了冲击

        谭理
        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兴宾区桥巩镇中心小学    546100
        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传统教学受到了冲击,越来越多的教师在寻求创新,渴望教学新突破。课堂教学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缺一不可。以前教师在科学课上,只是站在讲台上通过语言向学生传递知识,学生坐在座位上听讲,双方没有互动,课堂氛围十分沉闷,学生的注意力也容易分散。新课程要求由教师单一的讲授变为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课堂体验,还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增强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科学教学;有效性;策略
引言: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与发展,对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目标,教师在传授课本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注意去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学生而言,光是学会知识还不够,应该有意识地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从而更好的保障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的结合起来,并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与技巧。
一、巧妙创设教学情境,促进课堂参与
        情境教学法在新的教育时期拥有着重要的教学价值,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领学生的课堂参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实现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必须重视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立足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爱好,创设有趣、内容形式、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
        例如:在《动物的繁殖》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贴近生活,创设问题情境:同学们,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都见过小鸡孵出了鸡蛋,小狗生出了小狗,那么同学们可以总结一下动物的繁殖方式吗?这时教师让学生展开小组讨论,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学生积极地融入问题的讨论中来,敞开心扉、积极讨论,有助于学生在不断的交流中提高科学认知,并能在小组讨论中活跃课堂气氛,实现学生在积极的课堂参与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再如,在《我们知道的动物》的学习中,教师创设游戏情境:同学们想必大家都知道很多动物,那么同学们喜欢哪种动物呢?这个时候小学生一听到动物这个喜欢的事物,便来了劲头儿,在课堂上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教师接着说,那么同学们能不能在课堂上表演一下你所喜欢的这个动物的标志性动作呢?这时有的学生模仿大猩猩,有的学生模仿小猪哼哼,有的学生模仿大象的长鼻子,科学课堂在学生的表演中活跃起来了,学生的兴致也到了顶峰,也感受到了科学课堂的趣味性。在愉快积极的氛围中,课堂顺利进行着,有利于实现有效性的提升。


二、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教师在教学中若一直给学生讲解知识,也会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主动改变自身落后的教学理念,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如此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要指导学生突破教材的限制学习课外的知识,还要重视对日常科学知识的训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利用课后的时间给学生布置具有发散性的科学问题,以此让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探究意识。此外,还应于课堂结束后主动给其写下课堂上的疑惑,达到提高学生表达能力与写作能力的作用,还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如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解知识时,很多学生提出的问题大都比较简单,且学生也没有形成良好的语言组织能力,需要教师主动调整与修改学生提出的问题,主动改变学生提问的方式,让其更好地掌握科学知识。此外,教师要分析学生提出的问题,准确判断学生的学习效率,尽可能提出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联系生活,发挥主动,知识内化
        生活与科学本身就是密切相关的,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将更多的生活元素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学习观念和态度,而且当学生利用所学习的知识解决了生活问题之后,学习的自信心、自豪感也会有所增加,自然能够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教学《测量气温》这一节内容时,教师为了让学生对课本有关测量气温的理论知识有深入的理解,并且能够对气温计有更好的认识,在教学完课本的理论知识之后,就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作业。让学生利用周六、周日的时间,去测量一下一天中温度的变化情况,并记录下来,之后通过自己测量的情况来总结一天当中什么时候温度高,什么时候温度低,有怎样的规律,并给出相应的外出着衣计划。可以说,布置这样一个生活化作业,不仅提高了学生参与作业的主动性,而且实现了知识的内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看到了科学和生活的联系,体会到了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快乐,有助于学生增加学习的自信心,最终收获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结束语
        提高小学科学的有效性教学水平,可以提高老师的专业水平。以及学生学习的兴趣,让每个学生都能从中获得有用的知识。科学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而且还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总之,老师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应该发挥科学这门课程的特点,让学生学会探索,学习自己不知道的知识,引导学生主积极探索,从探索中发现科学的真理。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知识水平,还能让学生在未来生活中不断探索新知识。
参考文献
[1]公成.浅析小学低年级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学周刊,2020(13):19-20.
[2]韩晓平.提高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9(09):84.
[3]施茂鑫.如何提高小学科学低年级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上),2018(08):1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